算盘子根
算盘子根,属于中药材的一种,来源于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其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形态特征
算盘子,别称柑橘草、蝉子树、西瓜树、果合草、血泡木等,是一种直立灌木,高度可达1-5米,多分枝。其小枝灰褐色,叶片纸质或近革质,形状多样,通常为长圆形、长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花朵较小,雌雄同株或异株,簇生于叶腋内。果实扁球状,成熟时带有红色。花期为4月至8月,果期为7月至11月。
分布范围
算盘子根主要生长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山坡灌丛中。
栖息环境
算盘子根喜欢生长在山坡灌丛环境中。
用途
算盘子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慢性咽炎、咳嗽、牙痛、细菌性痢疾、带下病、经痛、闭经、风湿病、跌打损伤和小便淋痛等症状。
鉴别
算盘子根的外观为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浅棕色,周边灰棕色,质地坚硬。气味微弱,味道苦涩。
药理作用
算盘子根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类、黄酮等,这些成分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传统医学记载
算盘子根在传统医学中有广泛的记载,被认为具有清利湿热、舒筋活络、消肿拔毒的作用。此外,它还能行血活血、散寒解毒、破瘀止痛,适用于头痛、淋症、淋巴结结核、咳嗽、胸胀等多种病症。
人工栽培
算盘子根的人工栽培技术已经发展起来,这有助于提高其产量并确保其品质。
相关配伍
1. 治疗感冒及伤寒:算盘子根30克,生姜1.5克,食盐1.5克。将以上材料加水煮沸后饮用。(《岭南草药志》)
2. 治疗休息痢:山馒头树根120克。用水一大碗,煎至一杯,空腹服用。(《岭南草药志》)
3. 治疗传染性肝炎:算盘子根、柘树各30克,黄花远志根15克。加水煎煮后服用。(《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每次使用15-30克。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炮制方法
1. 原药材采集后,去除杂质,清洗干净,可以新鲜使用或晾干备用。
2. 炒算盘子根:将算盘子根放入加热的锅中,用文火炒至焦黄色,取出冷却即可。
别名
算盘子根还有多个别名,包括算盘子、柿子椒、算盘珠、八瓣橘、大果榕、水蛋黄炒南瓜、红橘仔、地金瓜、血木瓜粉、果合草、血泡木等。
功效
算盘子根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解毒消肿。
主治
算盘子根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牙痛、湿热泻痢、黄疸、淋浊、带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腰痛、疝气、经痛、闭经、跌打损伤、痈肿、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等疾病。
相关论述
1. 《岭南草药志》记载:“清利湿热,舒筋活络,消肿拔毒。”
2. 《湖南药物志》提到:“行血活血,散寒解毒,破瘀止痛。主治头颈痛,淋症,瘰疬,咳嗽,胸胀。”
附注
算盘子根在蕲州镇地区民间应用极为普遍,无论是民间医生、药农还是普通居民都喜爱使用其单方或验方来治疗痢疾,疗效显著。
参考资料
算盘子根.中医世家.2024-11-09
算盘子根.中医参考.2024-11-09
算盘子根.医学百科.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