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位于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寿星中路11号,始建于1924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所“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原名为“融县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11月融县划分为融安县和大苗山自治县两个县,原校名即改为“大苗山中学”;1966年“大苗山自治县”改名“融水苗族自治县”,学校即更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简称融水中学。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此成立了柳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学校成为当时柳北地区的革命活动中心和革命摇篮,有着光荣革命传统。2011年1月成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占地面积85.5亩,建筑面积约12779平方米。设有教室60个,学生公寓宿舍5栋;理化生实验室共11个,达一类标准;计算机房2个,有130台电脑;图书馆1栋,藏书达19万册;体育设施完善,设有生态操场1个,篮球场6个,300米环形塑胶跑道1个,羽毛球场4个,室内篮球馆1个。截至2023年10月,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0多人,教职工260人,专任教师248人。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百佳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柳州市文明单位、柳州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奖”先进集体、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柳州市“十二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课堂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24年(民国十三年)3月,融县县立初级中学校建立。

1951年,融县县立初级中学试加招高中一年级一个班,由于条件尚 未成熟,办了一年即奉令停办。

1952年11月,融县分为融安县与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两个县,原校名随即改为“大苗山中学”。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征用粟家园归学校所有。

1956年,经上级批准,大苗山中学正式招高中班。

1966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改名“融水苗族自治县”,“大苗山中学”也跟着改名为“融水县中学”(以下简称“融中”)。

1960年,学校试办“融水镇幼儿园——附属小学——大苗山中学”“一条龙”学校,只办了一年即告停止,幼儿园撤回原址,附小留在原仙山书院旧址,改建为融水镇第二小学。

1970年,融中搬到融水苗族自治县示范农场办学。

1971年,实行教育革命,大办高中专业班,融中开设了革命文艺写作、农林业科技、农村常用数学、农业机械、农村常用电学、农业化学、农村医疗卫生和畜牧兽医等八个专业班。

1978年,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局确定融中为重点中学。

1980年,陆续搬回融中旧址。

1985年,学校停止招收初中班。

2003年,融水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原镇二小的校园、校舍划归融中。

2004年,学校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题项目试验学校”。

2006年,学校获国家级“课题实验优秀学校”。

2008年,学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

2009年,学校获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师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2010年,学校被评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百佳学校”及课堂教学“”先进单位“。

2011年1月,学校成为第十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3年3月,学校成为八桂课改联盟理事长单位,并正式加盟全国高中课改联盟联合体。

教育教学

办学规模

截至2013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85.5亩,有5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00多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3年3月,学校建筑面积约12779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区 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设有教室70个,学生公寓宿舍4栋;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共11个,达一类标准;正在建的计算机房2个,有140台电脑;新建图书馆1栋,藏书达19万册;体育设施完善,设有生态操场1个,篮球场9个,300米环形塑胶跑道1个,羽毛球场4个,排球场6个;室内篮球馆1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13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30人,201位任课教师,其中研究生16人,高级教师38人,中级以上教师125人。有融水苗族自治县高中学科带头人6人。

融水县高中学科带头人:

教育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5年,学校艺术专业统考、校考中,专业本科上线超过80人,其中美术59人参加考试,有57人专业上本科线,上线率97%;音乐舞蹈各11人专业上本科线,上线率100%;播音主持5人参加考试,有3人上本科线,上线率60%。

2014年,学校高考一本上线69人,二本以上上线420人,三本以上上线738人。其中,考取600分以上的考生有8人,最高分为649分。

2013年,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首次超过900人。其中,一本上线71人,二本以上上线457人,三本以上上线917人,本科上线率为75%。艺术生参加区术科高考78人,上本科线75人,上线率达96.2% 。

2012年,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首次超过700人。其中,一本上线53人,二本以上上线353人,三本以上上线761人。考取600分以上的考生有2人,最高分为641分。

• 素质成绩

2016年3月,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三届中学生乒乓球比赛 中,学校包揽高中男子组、女子组第一名。

2016年1月,学校学生男子足球队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二届学生足球赛中夺得第一名。

2015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学校韦继宇同学获得46公斤级第一名,骆泽宁同学获得46公斤级第二名,吴赵方舟同学获得54公斤级第5名。

教师成绩

2015年12月,在中华传统第25次研讨会暨年会上,学校执研 的“广西融水苗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获得百佳课题,黄伟川老师获说课比赛特等奖;董建年、覃凤珍、郑莉莉、覃云姣、潘樱花等五位老师分别获论文一、二、三等奖

2015年1月,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学校教师获得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奖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等奖2人,广西三等奖4人。

2012年10月,学校男子篮球、女子气排球队参加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系统“园丁杯”比赛,获第八名。

学校荣誉

2003-2010年,学校连续8年获柳州市高考工作二等奖。

2003年,学校被评为广西普通高中一级学校。

2003、2004年,学校获柳州市素质教育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

2004至2006学年度,学校获柳州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称号。

2009年,学校获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师徳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学校文化

学校标识

• 校徽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如右图所示:

释义:校徽图案由规整的几何图形组成,严格规范,体现学校管理科学,治学严谨。整个校徽以紫色为主色调,寓意学校师生的胆识和勇气,象征学校高贵的气质、紫气满园、事业辉煌。图形选择了具有苗族文化特色的“芦笙”和“苗族纹样”作为创意原型加以设计,彰显了地域性民族文化特色。

校徽中心主图部分,盛开的杜鹃花属即为校花,其中大小两把芦笙相对连接寓意师生教学相长,情谊深厚。大写的字母“R”和“Z”即为融中的缩写,简洁,亲切。“1924”为学校创建时间。芦笙交汇的枢纽点如环绕的卫星在传统元素中点缀出现代科技气息,寓意学校走内涵和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还要不断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 校训

立德树人,自强不息

• 校歌

《融中校歌》

词:谭勇

融江融江浩浩荡荡,汹涌的浪潮奔向前方。

融中学子继承革命传统,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

学好本领意志强,生在苗山志在八方。

改革创新明方向,扬起风帆收获希望。

德艺双馨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茁壮成长。

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扬起风帆收获希望。

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扬起风帆收获希望。

融江融江浩浩荡荡,奔腾的浪花灿烂开放。

融中学子展望美好未来,崇高的力学不可阻挡

参考资料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4-03

【以青春的名义展示】 融水八大优秀青年教师棒棒哒!.搜狐.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