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英文:Rongshui Miao Autonomous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下辖县,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东临融安县,南连柳城县县,西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接壤,北靠从江县,面积463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常住人口41.53万人。融水苗族自治县辖7个镇、13个乡(含2个民族乡)。人民政府驻融水镇拱城街17号。
融水县境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西部和西南部为中山地区,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低山地区,南端为丘陵岩溶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融水县境古为百越地。唐武德六年(623年),改义熙县为融水县(此为融水得名之始)。清朝,融县名称不变,属柳州府。1949年11月22日,柳北人民解放总队开进融水镇,占领县府,宣告融县解放。1955年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5年改称融水苗族自治县。2002年1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
县城融水镇交通方便,融江河水运北连融安、三江可达贵州省,南经柳州、梧州通广州,支柳铁路连通湖南、湖北两省,公路四通八达。融水苗族自治县有种植业、林业等基础产业,拥有新兴产业绿色生态工业、食物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融水紫黑糯米入选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十三五以来,共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示范园、示范点271个。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38.94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44%、27.23%和56.33%。
融水是著名的中国排笙斗马文化之乡、中国百节民俗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截至2020年,融水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总计195个,国家级1项,自治区级24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1%,有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龙沟原始森林度假区、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素有“杉木王国”“毛竹之乡”之称。全县有12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个,如:龙女沟景区、民族体育公园景区、老君洞景区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7个。先后荣获“中国百节民俗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旅游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名字来源
因河流得名。因唐武德六年(623年),改义熙县为融水县,古语“融”有清澈、明亮之意,“江”与“水”互通;治地设在一条清澈、明亮的江河右岸,故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融水县境古为百越地。
秦至南北朝
秦属桂林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潭中县地,属郁林郡。三国(孙吴)至南北朝刘宋时期为潭中县,先后属桂林郡、郁林郡。
南齐建元三年(公元481年)置齐熙县,兼置齐熙郡,郡县治所均在今融水镇。南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在今县城水东置东宁州。
隋唐至宋元
隋初撤销齐熙郡。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东宁州改为融州,齐熙县改为义熙县。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撤融州,将义熙县并入始安郡。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撤融州,将义熙县并入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设融州,辖义熙、武阳、黄水、安修四县。武德六年(623年),改义熙县为融水县(此为融水得名之始)。天宝(742年)改融水县为融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融州。
宋至道三年(997年)为融州融水郡,崇宁初置清远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为黔南路帅府。大观三年(1110年)为下都督府。嘉定元年(1208年)郡守李兴时在真仙岩前建“真仙书院”,又名“兴文书院”
元朝置安抚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融州路总管府。二十二年(1285年)降为散州。
明清
明至元十四年(1277年)融州安抚使图谋叛变。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融州路总管府。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于融州、庆远等地招募大批少数民族壮丁,赴上浪、忠州等处驻扎防守,耕种田地。大德九年(1305年)融州大旱,继而发生灾荒。次年三月,柳州府给饥民拨粮救济。
明泰定元年(1324年)融州、靖州、柳州市、庆远等瑶民纷纷揭竿造反。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融水县并入融州。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称融县),属柳州府。洪武十九年(1386年)桂林卫指挥韦韩观出征,镇压揭竿造反的融县少数民族。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融县少数民族造反,官府出兵镇压。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大旱,饥民死亡过半,数千人逃散他乡,城北繁华之地沦为废圩,次年未复。知县应,开仓救济灾民,招集灾民还乡。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融县城,新城为砖石结构,城墙长485丈,高2丈余,建有城垛490个。
清顺治五年(1648年)疫病大流行。同年七月,清流镇杨胜、苏际盛率“兄弟会”数百余众,3次攻打县城告败,第4次攻打始占领县城。会众捣县署,杀死豪绅李若栋、欧球、刘伟、雷兆元、王元瑞。清廷得报,派大军镇压,苏、杨阵亡,举事失败。
清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储起伦创建义学玉融书院。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路顺德主的《融县志》出版。
清咸丰九年(1859年)九月,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回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由永宁州入融县,先驻清流镇(今融安县潭头大良一带)稍息10余日,取道和睦、永乐向融县县城进军,途经古鼎村,路顺德率团练阻击。石达开传令不与为敌,暂停前进,在永乐至古鼎的乡道旁安营扎寨。(营盘今尚存完好)10余日后进驻融县城。
清朝,融县名称不变,属柳州府。
中华民国
民国时期,仍称融县,先后隶属柳州府(1912年)、柳江道(1913年)、柳江区行政督察委员会(1926年)、柳州民团区(1930年)、柳州行政监督区(1934年)、第四行政区(1940年)、第二行政区(1942年)、第十五行政区(1949年)。
民国元年(1912年)融县公署成立,地方公推水东村人王钟骥担任知事。县公署设知事兼司法1人,下设总务、财政、教育3科及承审员、典狱员。同年,成立自治局,全县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区,下设分局,自治局调查全县人口为2.15万户,12.92万人。
民国14年(1925年)秋,广西政府成立,颁令将县分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为县长,省派王逊志任第一任县长。
民国38年(1949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委决定在融县永乐乡溪滨寨召开广西各地区党的领导人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49年11月21日, 慑于解放大军逼近县城,中国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及特编人员180余 人,于当晚仓惶渡过融江朝东起方向逃窜。11月22日,柳北人民解放总队开进融水镇,占领县府,宣告融县解放。
1949年至1952年7月融县属柳州专区。1951年7月,融县人民政府从融水镇迁至长安镇。1952年9月成立融安县县。
1952年11月,以原融县中区为主,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划出今中寨、杆洞、三防、汪洞、滚贝;从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出今大浪、白云、红水、拱洞,成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属宜山专区。
1953年,贵州从江县大年、安里2乡划入,合设大年区;融安县和睦、永乐2乡划入,合设和睦区。195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58年,融安县芙蓉、巷口2乡并入和睦区。
1955年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属宜山专区。1958年后属柳州市。1965年改称融水苗族自治县(属柳州地区)。
2002年1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
2022年融水苗族自治县70年县庆。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融水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融江中游西岸,东临融安县,南连柳城县,西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自治县接壤,北靠从江县。县城融水镇位于东经109°14′,北纬25度°04′,行政区域面积4638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跨度88千米,南北最长101千米。
气候
融水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其特点为春秋两季干旱少雨,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多年平均温度为19.4℃,最冷月平均气温5℃,最热月平均气温33℃。年平均日照数为1616.9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为322天,春季开始于3月上旬,时间60—70天;夏季开始于5月中旬,时间150—155天;秋季开始于10月中旬,时间65—70天;冬季开始于12月下旬,时间为65—70天。雨季平均持续日期为4月上旬到8月下旬,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94.6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462.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
地质
地层
县内出露地层有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分布广泛,占全县总面积74%以上。
四堡群主要出露于元宝山和三防花岗石体之间及其周围,即红水、安太、洞头、良寨、杆洞大部分地区,小部分出露于中寨、安陲、滚贝、三防、四荣等地,主要岩性为黑云母、白云母变粒岩、夹片岩、总厚度约7米;震旦系主要分布在丹洲群之外围,从老到新分下统和上统,下统又可分三组:长安组、富禄组、南沱组,上统分二组,于四荣南团和永乐犀牛岭一带,陡山沱组、老堡组;寒武系分布在县境东南部的四荣古勇、融水白沙黄牛岭一带,分清溪、边溪两个组;泥盆系分布在县境南部融水至永乐一带,分下、中、上三统:下泥盆统郁江组、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泥盆统融水组;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和睦、北高、洛西一带:(由老到新)分岩关、大塘两个阶。
构造
融水县构造位置,属于华南准地台西南端,处于桂北台窿和桂中台陷两个二级构造单位的接合部位,大至以古盆一小源一新国一带为界,以北属桂北台窿的九万大山穹褶带,以南属桂中——桂东台陷的桂中凹陷中的罗城褶皱带,褶皱强烈断裂发育。
断裂发育为:北北东走向、倾向西。其次为北西西走向的一组,北北东向的断裂大部分具有长期复杂的发展历史,在广西运动期间,呈现强烈的挤压状态,构成县境特有的叠瓦式构造,主要大断裂有:四堡断裂、平洞岭断裂、池洞区域性断裂、拉马区域性断裂。
地形地貌
融水县县境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而西南最低,中西部和西南部为中山地区,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7座,其中摩天岭海拔1938米,县境最高点元宝山海拔2081米。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低山地区。南端为丘陵岩溶区,该地区较为平缓,被称之为县内平原。
中山山地海拔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为600米至800米,亦有高出1000以上。其特点是坡陡谷深,峰峦起伏,切割深谷地窄,坡度一般在25°—40°之间;低山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一般300—60米,切割较浅,坡度较缓,一般25°—35°,谷地开阔;丘陵以高丘为主,海拔500米以下,比高50—150米,切割轻微,起伏中等,坡度较缓(5°—25°),土层深厚,丘陵面积39631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66%。阶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离河床10米至几十米,其特点是起伏和缓,轻微切割,坡度1°—10°,海拔200米以上;平原主要是峰林谷地和山前平地、沿江平地等,分布于山前、河流沿岸和溶岩地区。
土壤
根据1980至1982年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土壤共分6个土类,14个亚类、45个土属、105个土种。
自然土有红壤、黄红壤、黄壤、灌丛草甸土等。红壤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和丘陵地带,黄红壤分布于海拔500—800米的山地;黄壤主要出现于海拔800—1500米的中山地带,分布于安太、洞头、滚贝、杆洞乡及三防镇、汪洞乡的南部;灌丛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元宝山、摩天岭、阿扣山、九万大山、归脑山等中山地区,海拔1500米以上。
旱地土壤有耕型红壤、耕型黄壤、河流冲积土、耕型褐色石灰土等。耕型红壤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中丘地带;耕型黄壤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山地;河流冲积土分布于融水乡、和睦镇沿融江河两岸;耕型棕色石灰土分布于永乐乡石灰岩地区。
水稻土有淹育型水稻土、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性水稻土、碳酸盐渍水稻土等。水稻土主要分布于融水乡、融水镇、永乐乡、和睦镇的峰林谷地、山前坡地、河流阶地、丘陵坡地,山内主要分布于坡地和夹谷。从分布的地势条件看,有梯田、冲田、垌田、坪田等。
水文水利
水文
融水县境内河流属都柳江水系,过境河流为融江。境内有贝江、英洞河、大年河、田寨河等河流。境内汇水面积3843.9平方千米,占全县干流、支流的82.4%,其中以贝江干流最长,支流最多,其干流长146千米,融江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东缘,经大浪、融水、和睦等地过境,河段全长65千米,年平均过境流量194亿立方米,汇水面积1762平方千米。年径流量65.2亿立方米,占柳州地区的22.9%。每平方千米产水量128.8立方米,80%流量在4—9月。
融江
古名融江,上接都柳江,从本县大浪乡入境,经融安县城、融安县浮石镇流至融水镇,再经和睦镇流入柳城县汇进柳江。境内长68千米。融江流域面积21585平方千米,水位118.76米,最低水位105.19米。
旧称背江,发源于九万大山,汇集数十条支流,自西偏北向东南经汪洞、三防、中寨、四荣等乡镇,在县城北7.5千米处汇入融江。主流长度146千米。贝江流域面积166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3.3立方米每秒,水位115.10米,最大流量579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127米,最小流量7.6立方米每秒,最低水位114.38米。落差162米,水力资源蕴藏量12.6万千瓦,占全县总蕴藏量的89.4%,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11.65万千瓦,占全县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的47%。
英洞河
英洞河位于县境西北部,发源于汪洞乡境内阿扣山南麓,流经大蒙、大平、八岗、平寨、英洞等地流进贵州省境内。县境内主流长度36千米,年径流量1.44亿立方米。
水利
全县河流水能蕴藏量达54.65万千瓦,规划总装机容量为50.1万千瓦(不含元宝山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9.96亿千瓦·时。
广西壮族自治区落久水利枢纽工程
广西落久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融水镇新安村长赖屯贝江河上,是柳江防洪控制性工程重要工程之一,纳入国家“十三·五”期间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列。其建设任务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性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53.5米,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均为161米。总库容3.46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4.2万千瓦,年发电量1.417亿千瓦时,灌溉渠首设计流量6.52立方米每秒,向融水县城供水设计流量0.87立方米每秒。工程总工期40个月,初设批复总投资26.88亿元,已于2020年建成并投入运行。
自然资源
融水县县境内多山,地质构造复杂,岭壑交错,县内有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元宝山自然保护区、泗涧山大鲵自然保护区、滚贝—老山水源林保护区。融水县境内已发现矿种40种,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元宝山周边、摩天岭西侧、融水至洛西三大区块。土壤主要为红壤和黄壤,旱地土壤多为红壤棕泥土。常见植被有:华西箭竹、冷杉属、松、孟宗竹、桐木、椎木等树种和野牡丹、杜鹃花、芭芒草等植物。境内河网密布,蕴藏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良好,盛产木材。
土地资源
2022年4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布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耕地46981.21公顷(704718.15亩)、园地7775.39公顷(116630.85亩)、林地368904.34公顷(5533565.10亩)、草地6275.96公顷(94139.40亩)、湿地526.74公顷(7901.10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787.42公顷(101811.30亩)、交通运输用地5271.20公顷(79068.0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749.61公顷(161244.15亩)。
矿产资源
融水县境内已发现矿种40种,主要有钨、锡、铜、铅、高岭土、蛇纹矿、硅石等。矿产地约190个,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元宝山周边、摩天岭西侧、融水至洛西三大区块。
主要矿产锡查明的金属量为75717.9吨,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3.7%;铜查明的金属量为37540.79吨,约占广西10.55%;锌保有的金属量为45022.15吨;查明的金属量约为241850.9吨,约占广西29%;蛇纹岩查明的金属量约为10920.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名列第十位。
林业资源
根据2016年度县域森林资源主要数据更新结果,全县土地总面积464383.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66929.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9.01%;有林地面积342798.5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836.19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9.01%。
自2000年以来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66286.56公顷,年平均完成人工造林4000多公顷。
水资源
融水全县降雨量充沛,地表植被好,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5.2亿立方米,占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3.5%,枯水年可利用水量为35.6亿立方米,居柳州地区首位。地表径流在全年中分配不均匀,多集中于4—9月,其间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80%以上。
融江自北向南流经县东缘,多年平均过境径流量194亿立方米。境内有汇流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13条,主要河流在境内的汇水面积为3843.9平方千米,占全县干流,支流总汇水面积的82.4%,加上其所属的小支流,河网密布,遍及全县。山外丘陵区河流一般比较平缓,且岸高水低,灌溉、发电利用难度大。山区河流多急滩跌水,天然落差大,如贝江干流河段坡降10%。
生物多样性
植物
融水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有维管植物303科、1232属、333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元宝山冷杉、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和伯乐树4种,属二级保护的有金毛狗、粗齿桫椤、、小黑桫椤,华南五针松(原变种)、福建柏、鹅掌楸、樟、闽楠、任豆、野大豆、花榈木、半荷风、红椿木、马尾树、喜树和香果树等17种。
动物
野生动物有309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蟒蛇、熊猴和金钱豹4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大鲵、小天鹅、林麝、水鹿、细痣疣螈、虎纹蛙、白鹇、红腹锦鸡、熊瞎子、灵猫科、苏门铃等45种。其中在元宝山发现的刘氏髭蟾、镇海林蛙、蓝翅叶鹎、棕褐短翅蝗莺4种为广西新记录种;有昆虫769种,分属152科,其中特有种30种,珍稀种类19种。
生物保护区
融水县内有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元宝山自然保护区、泗涧山大自然保护区、滚贝—老山水源林保护区,共4个保护区。其中九万大山、元宝山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自治区级泗涧山大鲵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隶属融水县水产畜牧局主管),3个保护区总面积为39817.5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6%。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桂北黔南,核心区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汪洞乡一带,总面积约1204平方公里。根据统计,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229科968属2735种, 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22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合柱金莲木3种,二级保护有粗齿桫椤、华南五针松(原变种)、福建柏等19种,有海南粗榧、短萼黄連及兰科等珍稀濒危植物98种。脊椎动物有5纲35目96科256属401种,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9种,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96种。有鼋、蟒蛇、熊猴、金钱豹、林麝等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猕猴、藏酋猴、鳞甲目等4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昆虫有22目178科837属1285种,属九万山特有的有罗城玛蚱、融水波蚱等33种,中国新记录种有疏棘丽叶蝉、阿里山猛蚁等5种,广西新记录种有玳眼蝶、台湾环蝶等8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宽尾凤蝶和双犀金龟2种。
自然灾害
影响融水全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其中,影响频率较大的是气象灾害中的低温阴雨、倒春寒、干旱、洪涝。
融水地处融江中游,河流上游各支流以及发源于九万大山,滚贝老山、元宝山等的各支流多处于暴雨中心区和暴雨边缘区,暴雨的连续出现常引起山洪瀑发,河道漫溢,造成洪涝灾害。2020年7月11日受连日强降雨影响,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江出现超警戒水位,当日16时,融江融水水文站水位达到111.87米,超过警戒水位5.27米,县城内民族市场、芦笙广场、老街等多处低洼路段被淹。融水苗族自治县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行政区划
融水苗族自治县辖7个镇,13个乡(含2个民族乡)。人民政府驻融水镇拱城街1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融水县户籍总人口52.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7人;年末常住人口41.5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9.35%,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118人,出生率7.86‰;死亡人口3221人,死亡率6.14‰;人口自然增长率1.72‰。
民族
融水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自治县,有苗、瑶、侗、壮、汉、水等二十一个民族。其中苗族分布在安太、杆洞、滚贝、洞头、良寨、大年、拱洞、红水、白云、香粉、安陲、四荣等乡。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1832人,占27.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0613人,占72.89%,其中苗族人口为166957人,占40.4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085人,下降2.68%;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3476人,增长4.69%;苗族人口增加11081人,增长7.11%。
语言
融水苗族自治县目前还在使用的语言共有9种, 有苗语、壮语、瑶语、侗语、大良话 (土拐话) 、客家话、桂柳话, 其中桂柳话成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地域通行语。
桂柳话于明代传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西南官话桂柳片,特点是:声母有21个。韵母37个,开、合、齐、撮四呼的格局形成,阳声韵[—m]尾转化为[—n]尾。声调5个,调类比汉语多一个入声调。
经济
综述
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基础产业有种植业、林业,拥有新兴产业绿色生态工业、食物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2022年,融水县共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示范园、示范点271个,把和睦工业园区、康田返乡创业园及六洞工业园打造成现代综合性工业园区,实施自治区、柳州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38项。2016—2018年,县域经济发展连续三年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38.9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2.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8.26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44%、27.23%和56.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3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0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7元。
第一产业
融水县第一产业以种植业、林业为主。2022年,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80.66万亩,产值16.72亿元,新引进生态香杉产业链节点项目45个,总投资4.8亿元。预计全县规上林木加工产业产值完成46亿元,增长16%。
2022年,深入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完成新造林面积0.79万亩,低产林改造面积1.21万亩,打造100亩以上示范基地16个。截至2021年底,全县油茶林面积达19.77万亩,年产油籽4876吨。现有油茶深加工企业1家,油茶加工作坊14家,年产茶油697吨,产值达8364万元,油茶产业惠及农户1.8万户。
2021年,确定杉、地方特色品种(猪)、鱼、优质稻、食用菌、中药材、地方特色品种(鸡)为五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及两项自选产业为县级“5+2”特色产业;2022年融水紫黑糯米入选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3个品牌入选第五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
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7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2.64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1.2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7千公顷,油料产量0.2 万吨;甘蔗种植面积5.06千公顷,甘蔗产量31.3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82千公顷、蔬菜产量18.29万吨;果园面积3.22千公顷,水果产量6.74万吨;茶园面积2.41千公顷,茶叶产量928吨。全年肉类总产量3.0万吨,水产品产量0.92万吨。
第二产业
融水县的第二产业发展特色绿色生态工业、食品加工。2022年新增工业供地641.8亩,完成标准厂房建设25.84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6家,工业集中区完成总产值65亿元,增长18%。2022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亿元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4.81亿元。
2022年,成功申报认定广西融水农业科技园区,中福食品螺蛳粉及食品加工销售等项目建成投产,四荣风电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抽水蓄能、储能站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完成工业投资16亿元,增长48.9%。
202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71.0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8亿元,下降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3%。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四大支柱行业完成产值61.57亿元,增长3.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0%。
第三产业
融水县第三产业有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商贸服务业,并且以旅游业为主。2022年,文旅项目完成投资5.102亿元,双龙沟民族文化旅游等3个项目竣工,西洞景区至丹江桥段绿道工程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获评首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2020广西十大最美县域”;融水镇新国村荣获2020年“广西十大最美乡村”。
2022年实现新引进项目37个,总投资达58.49亿元,新引进项目实现开工34个,新建和续建招商项目到位资金33.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01万美元,是全市唯一超额完成外资任务的县。
预计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67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78.43亿元,新增规上(限上)三产企业25家,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7亿元,增长0.6%。
工业集中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工业集中区是紧紧围绕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提出的“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工业主导,打造五大基地,建设生态融水”战略目标而建设,是我县唯一的工业园区。融水县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3.94平方千米,其中已开发面积3.69平方千米,规划为“一区三园”模式,即:康田返乡创业园、和睦新型材料工业园及六洞工业园。2011年5月16日,自治区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正式确认我县工业集中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秋季学期,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22所,其中中心小学26所、村完小19所、教学点95个,初级中学12所,普通高中2所,中职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6所(公办园29所,民办园37所)。在校学生:小学35265人,初中19457人,高中7577人,中等职业学校1364人。学前毛入学率92.51%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84%;高中毛入学率 92.1%。全县在编在岗教职工4631人。其中:中职98人,高中514人,初中1326人,小学2238人,特教28人,公办幼儿园404人。
2020年8月,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名单发布,融水苗族自治县排名第60位。
融水中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柳州市县级重点高中。学校位于融水镇寿星中路11号,创建于1924年3月,至今已有98年历史。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此成立了柳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学校成为柳北地区的革命活动中心。学校秉承“立德树人,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融水苗族自治县投入3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积极推进文体中心(融水文化馆)、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同心广场及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村篮球场、公共文化宣传栏等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建强基层传统文化阵地。截至2023年4月,全县共有传统文化名录项目207个,传统文化传承人211人,自治区级传统文化示范基地2个。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内到馆人次为15万人次,外借册次为7万册次,外借人次为3.5万人次,办理读者卡5000多张,开展各类推广、培训、宣传活动50多次,为239家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出版物。文化馆1个。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249期,服务群众约22.82万人。辅导文艺节目12个参加各级文化活动。博物馆1个。全年接待参观人数达2.85万人次。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6%,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2%。
2022年围绕自治县70周年县庆,举办群众文体系列活动。全年举办民族文化大集市和苗山美民族服饰大赛、民族体育运动会、男子篮球赛、苗山美舞蹈大赛等。
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10月,1987年10月对外开放。新馆址 位于融水县城寿星中路芦笙广场旁会展中心三楼层,馆楼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2010年11月建成对外开馆。有藏品文物1800余件,它是融水苗族自治县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考古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有固定陈列“悠久融州”“民族风情”两大部分”。“悠久融州”展览面积为400余平方米,分石器、陶瓷器、铜器、碑刻书画、光辉岁月等几大单元内容,展出文物200余件。“民族风情”展览面积为800余平方米,分融水苗族、侗族、瑶族、壮族、水族几大单元展出,展出文物500余件。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融水县拥有体育公园一座,其中包括主会场﹙田径场﹚、篮球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气排球馆、露天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2021年完成全民健身工程6套健身器材安装;为8个乡镇新建和维修了8个篮球场,支持乡村文体项目建设;为100个乡镇篮球场配套安装了灯光设施,共投入200万元;做好2021年中央财政资金补助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
主会场﹙田径场﹚
主场馆2007年始建,2012年改建,总投资3050万元。田径场占地面积15531平方米,场内绿化草皮面积4703平方米,前门、主席台、四周椭圆看台突出苗族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内涵。内设足球场,8弯道10直道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跳高,跳远等运动场地。整体造型新颖、雄浑壮观,被人们形象地喻为苗山“鸟巢”, 是自治县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可容纳观众约20000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融水县卫生机构26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计生监督所1个,医疗急救指挥中心1个。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285张,卫生技术人员2391人。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是一所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集医疗、预防、保健、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融水县新农合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2900平方米,截至2022年开放床位300余张,设置9个病区,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5个,职工418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含机关事业)、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01万人、1.98万人、2.21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1.8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人数0.68万人次,享受工伤保险待遇241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81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5.6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98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2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76万人。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5100元提高到6000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从680元提高到770元。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环境事业
空气环境质量
2020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8天,优良率为98.4%,同比提高5.7%;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44微克每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9微克每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
融江河贝江口、木洞断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100%,2020年水质综合评价并列全国第一;辖区内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水环境质量均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
声环境质量
县城各功能区噪声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截止2020年12月,全县共有15个乡镇获得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127个行政村获得区、市级生态村,分别占乡、村总数的75%和64.1%,森林覆盖率高达81.71 %。
交通
综述
县城融水镇距东面接融安县,南面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柳城县两县毗邻,西面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接壤,西北面与从江县交界,东北与北面与三江县相连。距柳州市120千米,交通方便,融江河水运北连融安、三江可达贵州省,南经柳州、梧州市通广州市。焦柳铁路连通湖南省、湖北两省,公路四通八达。
公路
截至2022年,融水县有公路罗城—洞头二级公路(融水段)、省道208富禄至丹洲(融水段)、三柳高速融安出口至龙宝大峡谷(香粉—安陲段)、四荣至香粉二级路、广西0539公路融水段等。全年完成公路客货运周转量24994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0.6%。水路客货运周转量11160万吨千米,下降7.1%。
截至2021年,融水县有1630.46千米农村公路;20个乡镇全部通上水泥路;198个行政村铺上沥青路;水泥路硬化率达100%。
铁路
焦柳铁路过融水县境29千米,北起湖北枝城,终点柳州南站,全长885千米。
融水站,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始建于1979年。离月山站1525千米,离柳州站126千米,隶属南宁铁路局管辖。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不办理罐装危险货物到达。
文化
概述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聚居着苗、瑶、侗等13个民族,非遗项目丰富多彩。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苗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风尚和文化传统,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民俗民风,孕育出民族民间文化,其中,以系列化的坡会群最为出色和壮观。“大苗山苗族系列坡会群”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节日
苗族婚礼习俗
偷亲
偷亲也称“偷婚”,即男女青年互相交往,自由恋爱快成婚时,遭到女方父母强烈反对,男方就采取夜晚把女方偷偷接回家成亲的办法。它是苗族青年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一种方式。
新娘回门
苗家举行婚礼(苗语称“对在”)后,新娘不在郎家过夜,不与新郎同居,而当天要返回娘家。“对在”结束,吃过酒宴,新娘就要返回。男方要挑选寨上男女青年十一至十五人不等的单数伴送新娘返程,并给新娘家送去一定数量的彩礼。送新娘队伍到达娘家寨时,全寨男女老少和附近村寨亲朋好友纷纷到寨头迎接。
斗马
斗马,是苗族群众最喜爱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在融水苗乡盛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斗马是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同胞特别喜好的文娱活动,是全国民族民间独一无二的娱乐活动项目,融水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斗马之乡”。
黑饭节
每年农历四月初六或初七这两天,大部分地方苗家便上山折背一捆或砍挑一担苗名叫“努都弱沙”(即黑饭叶)的灌木枝叶回家,脱叶去枝,碎,充水,搓软,挤出浓黑的叶汁,然后沥取的叶汁水浸泡苗山优质糯米过夜,四月初八早,蒸黑糯饭,过黑饭节。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融水苗族自治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其中自治区保护单位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不可移动文物点111处。
真仙岩石刻
真仙岩石刻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真仙岩上。有碑刻36件,北宋蔡京的《元党籍碑》,司马光书《风火家人卦》,张孝祥书《天下第一真仙之岩》等大幅摩崖及一幅大壁画。地下的宋刻约100余件,有《劝农碑》、赵光义的《御书碑》、赵昀的《敕书碑》、吴道子《人物像碑》《清静经碑》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统计,融水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总计214个,其中,国家级1个(苗族系列坡会群),自治区级30个、市级32个、县级15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17人,其中,国家级1人,自治区级37人,市级34人、县级145人。建设非遗工作平台基地20家,获自治区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个。建成融水传统工艺孵化中心,共有108名广西工艺大师支持融水传统工艺产业发展。
苗族系列坡会群
融水苗族有个风俗:正月初一不吹排笙不出门,初二可吹芦笙不可出村,而从初三到农历十七,则是集体活动娱乐的时间。其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四处赶坡。而到了农历十八,进入了生产阶段,各村寨的芦笙便封存起来直到秋收完毕。这种风俗使得融水苗族春季坡会大都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这段时间,其间接连不断的坡会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成为坡会群。2006年,苗族系列坡会群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拉鼓
拉鼓原是苗族古代祭祀祖先的一项活动,它来源于苗族古代的鼓社,据《融水苗族自治县概况》记载,它产生于苗族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代,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消灾辟邪、祈求风调雨顺和庆祝丰收。拉鼓节是广西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拉鼓,苗语称“希牛”。大节每十三年举行一次,拉一丈三尺长的长鼓或称大鼓;小节每三年举行一次,拉五尺长的短鼓或称小军鼓。不管大节、小节,每次都是三天三夜。2018年被列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芒篙节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安陲乡,有一个独特的民族节日——芒篙节,由于这个节日定期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七日举办,它融苗族芦笙文化与苗族芒篙文化于一体,因而人们亦称它为融水十七坡芦笙节。从当地苗族语言的称谓来分析,“芒”是一种野生的植物,当地苗族称它为卧藤;“篙”意为古老,特指古老神仙,苗语中“芒篙”的完整意思是披着虎卧藤的神仙。这种被神话的神仙,是苗族自然崇拜的一种吉祥物。2016年被列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村落
锦洞村
锦洞村建寨始于明朝景泰(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至1457年3月14日)年间,相传明朝初年时,韦姓先民为了躲避战乱,由湖南省迁徙到雷山县,后迁至锦洞,最先迁入锦洞大屯之地的是韦氏的韦够版、韦够满,苗语发音为“古谷”,后音译为“锦洞”,村名由此而来世居。苗族,是典型苗族村寨,苗族文化浓郁,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苗年节”主要传承地。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尧告村
三百尧告苗寨位于广西北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是杆洞乡尧告村小河村的统称。村寨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是典型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地。村寨共计960多户近5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2%以上。三百尧告苗族拉鼓节神秘而古朴,数百年有序传承,成为苗族传统祭祖祈福文化的“活化石”,以三百尧告苗族拉鼓节为代表的“苗族拉鼓习俗”于2018年12月获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龙令村
龙令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北部,居住着苗、侗、瑶三个民族,自宋代开始设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全村总面积15.943平方千米,全境大部分是山区,背靠的党乌弄,海拔1003米,是广西苗族建村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村落之一。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在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年节坡会、口头文学、娱乐文化,加上居住在高山峻岭,交通闭塞,生活困难,因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较原始的本地区本民族特征。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特产
融水香鸭,俗称土鸭或糯米香鸭,是融水县农村群众长期封闭自繁自养形成的一个地方家禽品种,以耐粗食,体型小,绿壳蛋占50%以上,皮下脂肪少,肌肉丰满、瘦肉率高,肉质细嫩、鲜美、无腥膻味,含有特殊的肉香气息,故名“香鸭”。
融水紫黑香糯
紫黑香糯是融水“四香”之一,在当地被誉为“血糯”,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糙米紫黑色,有顺纹;精米乳白;米饭紫黑,口感软糯有弹性,冷饭不回生。
融水糯米柚
融水糯米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历史悠久,特点是外形美观,果实形状呈梨形短颈状,果顶中心微凹,有明显而大的印圈(俗称“金钱底”)。果皮较光滑,成熟后呈橙黄色。果肉汁胞颗粒饱满,呈蜜黄色,晶莹透亮,化渣,味清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传统服饰
融水“达木”的衣服以黑色为主调而得名(又称黑苗)。境内的苗族服饰大同小异,布料大部份是藏着青色家织土布。
男装简朴,女装华丽,男子上穿真领对襟短衣,下着大挡长裤,头缠青色长巾、头巾两端以绿丝线滚成锯齿形花边,衣扣以多为实,有的多至13颗布扣,女子上穿无领无扣对襟衣,齐腰处各缀上一条彩带交叉于左腰侧,衣襟,衣脚及袖口乡绣有苗锦图案花边。胸部系一块棱形胸围,图案花纹十分精致,下身穿齐膝短裤或加套百褶裙,小腿着腿简,上系约6厘米宽的绿绸带,头上或包蜡染花头巾,或盘发结髻,插上银簪等。
苗族织锦
苗族织锦的制作方法把牵好的轻纱轴搁在织布机上,再用一块光滑的牛骨或竹片按照花纹的需要,挑通一根或数根轻纱,而后引进一根纬线。织锦有宽有窄,用作胜袋,背带芯和被面的织锦,都是彩色丝线织成,花纹、图案新颖,色彩艳丽和谐。
“百鸟衣”
“百鸟衣”做工精细,制作工序繁杂,制作一套要用半年之久。杆洞乡杆洞寨一妇女家藏的“百鸟衣”,集刺绣、织锦、蜡染之大成。苗族妇女还擅长蜡染,他们将白布铺于案上,置蜂蜡或松脂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竹针或蜡刀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花鸟虫鱼。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然后捞出用清水煮沸,漂洗去蜡,蓝底白花或黑底白花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
苗族银饰
苗族银饰均为本民族工匠所作。银饰有银头圈,银冠、银项圈、银手镯、银牌、银链、银羽、银簪、银花等。制作全凭手工操作,工序多,费工大,如制银头圈,要将银拉成略粗头发的银丝,然后集数十根银丝编成多棱银圈。银冠冠架上缀满湘蕾金银花、银雀、银针、银凤蝶总科、银签等饰物。
民间艺术
果哈
果哈是苗族唯一的古老的民间弓弦乐器,因其形似瓢,故苗语称之为果哈(意即瓢琴),是唱古歌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一般以歌师自拉自唱为主。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先选一段长60厘米、直径为15厘米左右的鹅掌柴或泡桐木制成琴身,在其二分之一的一端剜成瓢状,封住薄板作共鸣箱。另一端修成琴柄,在琴柄顶端钻孔安琴钮,用棕绳、牛筋作琴弦,用竹片和综丝制成弓。琴置两弦,演奏时以人的唾液代替脂松香,演奏者时而将弓毛放入口中,让弓毛增加温度,增强与琴弦的磨擦,使之发音。果哈音量微弱,发音低沉,但音色独特,与苗歌语调相当协调,较适合表现安静、深沉情绪,故常为苗族叙事古歌伴奏。
侗族多耶歌
侗族多耶歌是中国侗族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之一。“多耶”,侗语音译,“多”为含有“唱”、“舞”等意义的多义词。“耶”为侗族民歌中集体边唱边舞的品种,“多耶”即“唱耶歌”。又称“踩歌堂”。多耶是在寨和寨之间集体走访中的集体歌舞活动,男女分队,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歌唱的顺序是,先由女方唱三支歌,而后再由男方步女方歌意唱三支歌,这样每三支一套,对唱一二十套后,再唱结尾歌。在多耶活动中所唱所传统民歌,有“祖母耶歌”、“父母耶歌”、“星宿耶歌”、“争取平等耶歌”、“猜谜问答耶歌”等等。
铜鼓是一种流行于苗族地区的敲打乐器,专用于逢年过节敲捶,以增添节日的隆重欢乐气氛,具有上千年的历史。铜鼓用黄铜铸成,一般鼓面直径约四十多公分,身高三十多公分。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耳环。鼓面和鼓身都刻有精细别致的花纹,鼓面花纹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往外以此是三圈形态各异的龙、鸟、兽图案。神秘而庄重,古朴而清新。铜鼓敲捶时,用绳子和木勾将铜鼓悬挂起来,一人用木槌敲击鼓面,一人手执木桶对准鼓底,一敲一堵,以增加共鸣,发出“多呜,多呜——”的响声。
饮食
融水属于以苗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饮食风味上受苗族饮食习俗习惯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以苗族风味为主,并融入其他少数民族风味的独特风格。受气候环境影响,苗胞喜酸好辣,所以大苗山美食多以酸辣为主,以调味见长。苗族人民历来主食糯米,辅以玉蜀黍属,木薯、红薯、芋头等,苗族喜爱饮酒,有唱酒歌、换酒,喊酒之习。喜腌酸。
融水气候适宜,雨水充沛,森林广袤,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生长,为烹提供了食材来源。融水美食擅长烹制山珍野味,家鱼鲜和野生蔬菜,具有鲜嫩回甜,酸辣香鲜的特点,适合融水多民族人民的口味。融水香鸭、腌制鱼肉、重阳酒等都是融水人民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特色美食。
融水滤粉
悠久历史的大苗山土拐汉小吃——滤粉,在今柳州市境内很出名。滤粉很像生榨米粉,由于粉丝是过滤出来的,故称滤粉。滤粉选用好米,现磨现煮。
艾糍粑也叫清明节糍粑,通常于清明节前后采摘刚出芽时的艾草制作,是融水清明节时用来祭祖的食品之一,也是融水一种特有的民间小吃,一个个绿油油的,圆润饱满,散发着艾草特有的清香和糍粑天然的糯香,和着香甜的花生芝麻馅。
猪血肠是融水一道地道的苗族名菜,当地又称“狼棒”。炒过的“狼棒”,形圆,红白相间,色暗黄,略有粘性,拌有辣椒末、大蒜段、生姜丝、酱油等调味,香气扑鼻,味道可口。既能以菜下饭,又可当饭充饥。它的主要原料是猪血和糯米。把糯米灌于肥肠内蒸熟而成,故称灌肠肥,简称灌粑。苗家食用时,把它切成小圆块,入锅加少许油翻煎成两面黄,添些佐料,成上等佳肴,并当作礼品馈赠亲友。
风景名胜
综述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民族风情浓郁,有“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的美誉。山水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大苗山作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按照“秀美融水·风情苗乡”的旅游发展定位,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广西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县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
重要景点
贝江景区柳州旅游风景区之一。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境内。贝江古称脊江,因流过县城背面而得名。全长146千米,穿流于峰峦之间,主要景点有贝江飞虹、苗楼秀色、山湖叠翠、寿星迎宾、将军石、摩天崖、望夫崖、飞云崖、石门峡、石猿岭和竹林胜景等。春到苗寨,沿江两岸野花遍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盛夏炎日,江风拂面,凉意无穷;秋冬时节,红叶漫坡,野果橙黄,气派非凡,是一年四季可游的佳景胜地。
元宝山
元宝山位于广西融水县境中部,总面积4859公顷。平均海拔1500米,山峰峻伟林立,主峰青云峰高2086米,为华南第三高峰。1988年列为区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元宝山有蓝坪峰、元宝峰、青云峰三大主峰,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4%以上。山上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二级保护植物伯乐树、白豆杉,三级保护植物穗花杉、天麻等,有一二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黑颈长尾雉、猕猴、大山羊、林麝、红腹锦鸡等。
老子山
老子山位于广西融水县城西南郊。山势雄伟挺拔,形似一只昂首张嘴的老虎。虎口即寿星岩,旁边是虎耳岩。寿星岩又名揽胜岩。岩洞壁上尚存历代摩崖石刻。在寿星岩口,矗立着一尊6米多高的寿星翁塑像。山上还有鲁班岩、读书岩、牛鼻岩、伏地岩等10多个景致各异的岩洞。1989年6月,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应修成法师之约,亲笔书写了一副对联:“当知心是佛,应以戒为师”给寿星寺,已刻于园通门两侧。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11年参加柳州市旅游名片评选活动荣获“最具影响力 宗教文化景区奖”。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1年8月27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1年1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被平安广西建设协调小组拟推荐为“2019—2020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市、区)”。
2021年12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入选拟推荐命名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2023年2月,融水苗族自治县获得“2022年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4年9月19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入选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排名第47位。
参考资料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11
Aerial view of Rongshui Miao Autonomous County in China's Guangxi.新华网.2023-10-1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融水概况.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行政区划.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区门户网站.2023-09-11
环境与生态质量.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区门户网站.2023-09-11
201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6位码).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23-09-11
柳州统计年鉴2022年.广西柳州市统计局网战.2023-09-11
融水苗族自治县简介.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水苗族自治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1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龙女沟.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民族体育公园.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老君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25
柳州市 融水苗族自治县.8684邮政编码查询.2023-09-12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联系我们.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水电话区号查询.气象网.2023-09-12
融水县成立70年,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中国日报网.2023-09-12
融水旅游概况-秀美融水-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区门户网站.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区门户网站.2023-09-11
融水苗族自治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4
广西各县各时期烈士名单十二——柳州融水县.百家号.2023-09-12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6
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2023-10-20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4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养在深闺”的苗乡插上了文化旅游的翅膀.中国经济网旅游经济.2023-09-24
融水苗族自治县 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览表.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双龙沟原始森林度假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10-1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融水旅游概况.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24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12
融水苗族自治县志.广西数字方志馆.2023-09-12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庆祝成立70周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14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走进融水.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林业发展情况.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水苗族自治县土地志 .万方数据.2023-10-15
融水气温 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全年各月气温统计.天气24小时.2023-09-25
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官方网站.柳州地情网.2023-10-25
融水苗族自治县自然地理.广西县域经济网.2023-09-12
柳州市重大水利项目简介(洋溪、落久水利枢纽).广西柳州市水利局网站.2023-09-12
融水苗族自治县县第三次国土调查 主要数据公报.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1
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3-10-25
广西融水:洪峰过境.印象网.2023-09-13
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 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融水苗族自治县党委书记赴良寨乡开展遍访工作.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龙庆革到洞头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柳州人大.2023-09-13
韦贞强、县委副书记、县长.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3
政协融水苗族自治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十二次会议.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水苗族自治县工业集中区简介.广西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2023-09-26
融政办发〔2022〕16号关于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工业园区 “十四五”建设方案》的通知.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6
融政发〔2023〕1号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政发〔2022〕10号 关于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6
融水苗族自治县工业集中区.招商网络.2023-09-24
全县教育十年发展情况.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1
【百县榜】“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榜单发布:助力校园社会间“最后一公里”.小康杂志社.2023-09-11
融水中学2022年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融水文化馆简介.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2
融水苗族生态博物馆简介.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广西融水县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12
民族体育公园各场馆简介.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水县文体广旅局2021年体育工作总结.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博禾医生.2023-09-12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09-12
重磅:融水又一条高速公路线路图公布,将设置“融水西”互通进出口.搜狐网.2023-09-12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融水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深山铺“玉带” 筑就幸福路.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1978年12月26日 我国第二条交通大干线枝柳铁路通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3-10-19
融水火车站介绍.114票务网.2023-09-12
403 Forbidden.广西文明网.2023-09-12
【非遗传承】广西柳州:苗族坡会 乡土里绽放的民族风.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苗族婚礼习俗.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水苗族婚恋习俗——新娘回门.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苗族斗马习俗.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黑饭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融水县文物保护单位查询.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10-19
融水苗族自治县文物局正式挂牌成立.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9
真仙岩石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10-19
柳州市非遗目录一览表.广西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2023-09-12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少数民族部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2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拉鼓.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芒篙.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正式挂牌!融水锦洞村被命名广西民族特色村寨.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25
柳州尧告:以拉鼓博物馆建设为平台 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人才小高地.人民网.2023-09-25
融水龙令村以“民族团结+”模式打造宜居宜业特色民族村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2023-09-25
恭喜!融水这两个村入选第四批广西传统村落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特产有哪些?.惠农网.2023-09-12
融水紫黑香糯.博雅特产网.2023-09-12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苗族服饰习俗.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9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融水苗族民俗.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10-19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苗族乐器.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9
侗族多耶歌.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9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铜鼓.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9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融水特色美食.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苗族饮食习惯.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25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民族饮食.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2
美味艾糍粑.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猪血肠.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广西融水:大苗山里的生态美地 民族特色助力精准扶贫.央视网.2023-09-11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贝江.融水苗家网.2023-09-11
国家森林公园华南第三高峰-元宝山.融水苗家网.2023-09-11
国家AAA级景区-老子山.融水苗家网.2023-09-11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历史名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2
【献礼70周年县庆·人物访谈篇之五十二】周义才:微光点燃梦想 忠诚守护平安.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19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2023-09-11
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公布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The Paper.2023-09-11
柳州市参评自治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区)有关情况的公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1
关于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推荐命名名单的公示 - 通知公告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站.2023-09-11
广西有9个“天然氧吧”和8个气候宜居城市(县).新华网广西频道.2023-09-11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