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侗语

侗语

侗语(Dong Language)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中国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的20多个县。使用人口约140万。分南、北两个方言,以贵州锦屏县南部侗、苗、汉族杂居区为分界线。南、北方言又主要以语音差异为依据,各分3个土语。1958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概述

侗语在东亚语言的比较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侗语声调名列侗族闻名中外的三大文化瑰宝(鼓楼、风雨桥、大歌和声调)之列,其声调之多,演变之大,为世界有声调语言所罕见,是世界上声调最多的语言。

侗语分南北两个方言。

南部方言: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锦屏(启蒙)、从江县镇远县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县。

北部方言:贵州的天柱县、三穗、剑河县锦屏县(大同)玉屏侗族自治县铜仁市),湖南的新晃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等县。

贵州的黎平县侗族人口约36万人,是使用侗语人数最多的地区。

语音

①声调有分化。南部方言第二、三土语有6个舒声调和4个促声调;北部方言第一、二土语和南部方言第一土语有9个舒声调(全清阴平L、次清音平P、阳平C,全清阴上S、次清阴上T、阳上X,全清阴去V、次清阴去K,阳去H)和6个促声调(全阴短入L、次阴短入P、阳短入C,全阴长入S、次阴长入T、阳长入X)。阴调类(第1、3、5、7、9调)的送气声母字各分出一个新调值,这在侗语中占优势;北部方言第三土语有7个舒声调(仅第1调有分化)和4个促声调。

②浊塞音声母已消失,同语支水语、毛南语的声母mb、 nd、b、妱d分别与侗语的p、t、m、l相对应。

③声母,特别是塞音声母都分不送气和送气两套,并有少数腭化和唇化声母。送气声母的音节是有一定的声调。

④韵母趋于简化。北部方言有6个元音:a、e、i、o、u、?#91;,其中?#91;是短元音;南部方言元音分长短:第一土语有短元音(短а)和?#91;;第二土语a、i、u、o都分长短;第三土语融水话有短的奃、?#91;、o。元音分长短的现象虽有消失的趋势,但促声韵不是两个调而是4至6个调,与原来的元音长短有关。可做韵尾的元音和辅音有-i、 -u、-m、-n、-n、-p、-t、-k(或-妱)8个。北部一些地区辅音韵尾有失落或合并的现象。

⑤现代汉语借词使侗语增加了几个新的声韵母,如z、c、f。

语法

①以虚词和词序为主要语法手段。

②量词可单独修饰名词,也可受数词、形容词、代词、动词、词组的修饰;可以在句子里做主语或宾语,如naen55(个)ja453(红) nai33(这) lai55(好)。“这个红的好”,tung24(遇) sam35(三) mung31(位)tei11(拿)tap24(担)“遇到三个挑担子的。”重叠后表示“每×”。

③名词的修饰语除数量词组在前外,一般在后。数量词组中数词(包括“一”)在量词前。如果名词有几个修饰语,则指示代词在最后,人称代词在形容词后,如ja11(两)嶃ong11(座)jan11(房子)phang35(高)慩iu55(我们)慩a33(那)“我们的那两座高房子”。

④语序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和补语在谓语动词后。补语在宾格后的情况比较常见,如mau33(他)set55(扫)jan11(屋子)sin55(净)“他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嶃au35(你们)jo24(伸)mja11(手) uk24ma35(出来)“你们伸出手来”。处所宾语在两个补语之间。如nong31(弟) mau35(他)tok55(掉)lui35(下)nya55(河)pai55(去)“他弟弟掉下河去”。

⑤形容词谓语后可带名词补语,有的还可再被副词修饰,如 kwang55(亮)maen55(天)la31(了)“天亮了”,nyaeng11(真) ja453(红) na24(脸)奃11(真)“脸红得很”。

⑥“是”或“有”有时可以不用,所以表示范围或否定的副词也就直接在名词、代词前,如嶃et13(都)[慩a嬜24(是)]怱?#91;n11(人)kaem55(侗)“都(是)侗族”。p?#91;n24(只)[me11(有)]nya11(你)lai55(好)。“只(有)你好”。

⑦南、北方言的语法差异如下:南部方言代词复数第一人称分包括式tau55“咱们”和排除式慩iu55“我们”;北部方言除新晃侗族自治县外,都只有一个慩au35。南部方言的指示代词“那”,用变调的方法来区别远指、中指;北部方言或没有“中指”、“远指”之分,或分“中指”、“远指”而以不同的词表示。北部方言多数地方的量词或部分数词、名词、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音变,这种现象一般不出现于南部方言。哗人称代词修饰名词,南部方言用“名+代”(有时也用“代+‘的’+名”);北部方言是“代+名”或“代+‘的’+名”。如“我的家”:南部方言榕江车江话是jan11(家)jau11(我);北部方言天柱石洞话是 jau22(我)jan22(家)。唠人称代词和数词、量词构成同位词组时,南部方言代词可前可后,而且多用“数+代”,如车江话:sam35(三)嶃au35(你们),或sam35(三)mung31(位)嶃au35(你们),或嶃au35sam35mung31“你们三位”;北部方言只能代词在前,数词量词在后,如石洞话:嶃au11(你们)sam11(三)pu35(位)“你们三位”。啸表示亲属称谓的名词和数词结合时,南部方言不用量词,北部方言除锦屏县外都用。如车江话:pi55(一)慩ai31(哥)ja11(两)nong31(弟)“一兄二弟”;石洞话:ji35(一) wu35(个)慩ai31(哥)ja22(两)pu35(个)nong31(弟)“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北部方言发生音变:ji35pu35〉ji35wu35)。

词汇

①固有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也有少数多音单纯词,以双音的居多。有许多单音节的近义词,如表示各种方式的“打”就有十几个。

②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词根与词根构成的复合词,如名词有“类名+专名”(树+柿→“柿树”)和“中心成分+修饰成分”(狗+追赶→“猎狗”,刀+菜→“菜刀”)等,动词有动宾式(去+丈夫→“出嫁”)和动补式(看+轻→“轻视”)等,形容词有形补式(好+脸→“体面”)和主谓式(口+多→“饶舌”)等;另一种是由词根和附加成分构成的派生词。由单音形容词和后加成分构成的派生形容词有很丰富的表现力。

③南、北方言常用词的差异很小,相同的词达70%左右。北部方言的汉语借词比较多。

④有些词语侗语固有词和汉语借词并存并用,新老借词也有并存并用的现象。

读法

汉字

侗语(song7 jinm6),一种8种声调组成的语言,在西方被称为多声部自然和声的民间语言,历史上分布在整个侗族南部方言区,我们都有学习过汉语,汉语中有4种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4种声,主侗语中有8个声调,分别用1.2.3.4.5.6.7.8代表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短声、轻声、长声、重声8种声调,所以侗族大歌被西方标准译名为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是在中国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大自然音乐。在侗语中有8个声调分别代表:1代表平声,2代表上声,3代表去声,4代表入声,5代表短声,6代表轻声,7代表长声,8代表重声。

侗文

song7 jinm6(侗语),jian2 xi7 jai6 li6 yi7 hang2 8 hang2 sen1 dao7 byin4 li6,geh4 geh5 wai7 gueh2 xi6 gang1 xia2 bying4 li6 song7,wang5 guang3 xi6 xi3 wang4 nan2 li6,liu4 li1 xio2 song4 jia6,song4 jia6 meh2 4 hang2 sen1 dao7,xi5 xi3 bing2 、jia6 、bai8、老挝语1 4 hang2 sen1 dao7,song7 jinm6 huan3 碘化钠3 meh2 8 hang2,xi5 xi3 yong3 1.2.3.4.5.6.7.8 bying4 li6,meh2 bing2、jia6、bai8、lao1、din1、jia1、hai8、jing6 8 hang2 sen1 dao7,geh4 geh6 wai4 gueh2 xi6 gang1 "Kam Grand Choirs, Grand Choeur des Kam" liu8 geh6 中国 li6 jyinm6 xi6 gang1 日元2 jiong2 li6、meh1 s3 wi1 li6、meh1 yan3 li6、xia2 bying4 li6,li1 ga7 jia6. song7 jinm6 meh2 8 hang2 sen1 dao7:1 xi3 bing2,2 xi3 jia6,3 xi3 bai8,4 xi3 老挝语1,5 xi3 din1,6 xi3 jia jia1,7 xi3 hai8,8 xi3 jing6。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