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秀山机场

秀山机场

秀山机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军用飞机,位于中国西部重庆武陵山区深处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机场占地91万平方米,征用良田1375亩的军用备战飞机场,是渝、湘、黔三省市边区十多万土家、苗、瑶、汉各族群众肩挑背磨、流血流汗,辛勤修建而成。从一九四○年二月开工到一九四二年五月完工,历时两年多,为全民抗战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机场概况

秀山机场是重庆市的一个机场,位于秀山县城西门外,建于民国31年(1942年),秀山有老机场和新机场之分。民国28年(1939年)长沙会战开始,湘西芷江机场面临日军西进的威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在秀山修建飞机场,作为怀化芷江机场的备用机场。机场选址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西门外,占地1370多亩,航空委员会为此协调四川省政府成立“征工事务管理处”、“秀山机场工程处”等机构,负责民工征集、资金拨付、施工及技术管理等职责。初期征工11000人,其中:秀山5000人,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各2000人,自民国29年(1940年)2月5日(一说3月5日)开始夜以。继日地施工,次年又突击赶修,新征民工18500人,并征集邻近的湖南凤凰县花垣县和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等县民工数万人,最多时达3万余人。最终在民国31年(1942年)5月建成秀山机场。土石方53.2万立方米,征良田1375亩,机场面积91万平方米,场面长为1300米,两端宽为400—1000米,并修整出各型飞机使用的长1000米、宽250米南北向地坪一段,移交空军第9总站118分站管理。

建设历程

建设初期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是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一个交通枢纽边陲重镇。

这里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境内丘陵平坝较多,素有小成都平原美称。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进士出身的秀山知县张广楠为县署大门题对联一付:此邦亦号成都市,四方云山开沃野;胜地旧名高秀,一江春水绕边城。

急建机场 委员长亲自督办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先迁武汉市,再迁重庆市日寇大举进犯内地,湘西芷江机场临近前线,处于战争威胁之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修建飞机场,以备适时将怀化芷江机场转移秀山。

重庆航空委员会为此协调四川省政府成立“征工事务管理处”、“秀山机场工程处”等机构,负责民工征集、资金拨付、施工及技术管理等职责。

初期征工人数11000人,其中:秀山5000人,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各2000人,四个县各设一个民工大队部,于一九四○年二月开工。机场全面动工前,鉴于路途遥远、民工征送困难、设备简陋落后、粮食医药缺乏等,各县分呈疾苦,秀山县长沈天如等12人联名于一九四○年三月函“请航委府顺秀山民情,停止另建机场”。

航空委员会当即着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复批:“建字第9133号公函收悉,查秀山机场工程已于二月五日开工,所有地价等费用均汇发秀山机场工程处,饬会同县政府及地方公正士绅妥为发放在案,未便终止,特此复照。兼主席蒋中正”。

美军援助

援助中国抗战的美军B—25战略轰炸机机组

撼天动地 机场施工热火朝天

此后,各县以国防要工为重,急速征工督修,恐遭渎职负国之罪。机场施工,夜以继日,民工劳苦,撼天动地。第二年突击赶修,新征民工18500人。在赶修中,还征集邻近的湖南凤凰、保靖县、永绥(今花垣县)、吉首市和贵州松桃、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等县民工数万人。参加修建的民工最多时达3万余人。

机场施工,全凭民工使蛮劲,一锄一锄地挖,一挑一挑地运,一篓一篓地背。整个施工现场,人山人海,黑鸦鸦的一片,从早到晚,挖高填低,肩挑背磨,显示移山填海的恢宏气魄和山寨群众的刚强朴实。

他们在各县带队工头和护场兵士监管下,自八百公尺外取土以作填方,身体最强者,日运二十余次,均行八十华里,终日往返,来回奔波,移运泥沙土石一千多万方。

苦累交加 民工生活苦不堪言

然而,民工生活、住宿条件极差,数万民工挤住在临时工棚,地面潮湿、四壁通风,盖草稀薄、衣襟烂褛,雨天漏雨、寒天刺骨。尤其是外县民工,背井离乡,抛别妻儿,两年不准回家,日久月长,苦累交加。夏暑烈日,衣衫汗臭疮满身;冬寒霜雪,蓑衣草鞋难保暖。

民工生活补贴被层层克扣,缺粮少油,缺医少药。吃的是苞谷稀饭,一坨自贡石头盐在稀饭里浪一浪,或是咬一口生辣椒舔一下盐巴喝一口稀饭下肚。他们终年在风霜雨雪中劳作,也无医疗和药品,以致民工病饿而亡数以百计。

原住麻土坡陈显杨老人回忆说:“我家原有三间瓦房,修飞机场那年,屋头住黔江区一个小分队,有民工30多人,楼上楼下都扎(住)满了。我亲眼看见他们吃的是苞谷汤汤,无油无盐,天天出工,劳累过度。又痢疾流行,无医无药。更凄惨的是病死后将脚脚手手捆绑起来,用担棒棒抬出去埋在梅江河边。两年多完工后,一起回去的只有十多人了。”

抗战斗争

美国军队机组人员在重庆休整

同仇敌忾 军用飞机场落成山区

通过边区各县数万各族民工群众艰苦劳作,一九四二年五月,秀山飞机场竣工。共作土石方53.2万立方米,征用良田1375亩,机场总面积91万平方米,并修整出备型机使用的场面,长1000米、宽250米南北向地坪一段,移交空军第九总站118分站养场管理。

秀山飞机场交付空军站管理使用后,为西南大后方的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机场曾先后降落各型飞机二十架次。其中一次是我战斗机在对日机空战后,飞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无油迫降;一次是盟军飞机由芷江侗族自治县起飞去云南省,因气候恶劣,美国飞行员迷迭航线迫降;一次是五架B51型战斗机降落加油维修,飞行员是中国人。队长王庆义对空军站人员说:“我们刚从南昌市前线打仗回来,这次打下了日军飞机十多架。”第二天飞机加油后,他们飞离秀山又去执行战斗任务了。

后记

秀山机场工程基本完工后,交空军第九总站118分站养场管理。抗战期间,先后降落军用飞机约20余架(次)。抗战胜利后,空军站搬迁,仅留4人看守器材。

1949午11月7日秀山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机场。

1954年2月13日,西南军区空军白市驿中心机场致函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遵照上级指示,为保证航空安全,凡对旧有飞机场必须进行一次调查整理,以便飞机发生故障时,作迫降之用。贵港市城沿之新、旧两飞机场,划归我场管理,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未作专人前来调查,为此,请贵县协助代为办理此事,并附调查表式2份(略)。又1952年11月23日,贵县来函关于1951年前所划长、宽3000公尺之地皮2块问题,经上级指示,除原有机场之地面需保留外,其余不属机场之地皮,仍归贵县处理。对原有机场之地面,请嘱群众妥为爱护,产禁入内放牧、任意开恳挖沟及其他建筑,以防飞机迫降着陆时翻跃⑤”

196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7822部队奉命驻秀,接管机场,并开恳耕种建为部队农场,以后又经多次换防。

参考资料

秀山抗战军用机场修建始末 认领 .维普资讯.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