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埃略特·卡特

埃略特·卡特

埃略特·库克·卡特(Elliott Cook Carter, Jr.),1908年12月11日出生于纽约,2012年11月5日逝世,是美国20世纪及21世纪初的一位作曲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音乐类型,包括室内乐、管弦乐和歌剧等。

到了20世纪40年代,卡特开始探索新的音乐风格,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曲手法。他的音乐作品以复杂的节奏和对音乐结构的深入探索而著称。

人物经历

埃略特·卡特在纽约出生,自幼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在哈佛大学接受教育,并于1932年毕业。随后,卡特前往法国深造,师从著名作曲家和教育家娜迪亚·布朗热。在法国学习期间,卡特受到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回国后,他在多所学校担任教职。

主要作品

卡特的早期作品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例如他的芭蕾舞《风中奇缘》(Pocahontas)。他的其他重要作品包括《二重协奏曲》《管弦乐队协奏曲》和《第五四重奏》等。

艾略特·卡特的《五首弦乐四重奏》是美国作曲家丰富作品的里程碑。茱莉亚弦乐四重奏是第一个将埃略特·卡特的《五首弦乐四重奏》录制成唱片的组合。乐队的成员不仅仅是卡特的演绎着,他们将卡特的第二和第三弦乐四重奏分别在1990年和1991年首次以公开演出的形式展现于世,并且是卡特在曼哈顿的邻居兼茱莉亚学院的同事。

他们的表演展现了他们横跨了半个世纪的友谊。在许多方面,音乐体现了个性和四方人员演奏风格。

曲目清单

艺术变迁

向新风格的转向,在《钢琴奏鸣曲》(1945-6年)里已一望而知。虽然借鉴阿隆·科普兰奏鸣曲(1939-41年),但卡特所作大体高出一筹,或且标志其在美国音乐进一步的发展中已取代科普兰的位置。极富节奏活力的段落,尤其是光彩夺目的第二乐章赋格曲,仍然体现出爵士乐的影响。对中世纪、东方和非洲音乐的探索,催生其第一四重奏(1950-1年)。除了其独具一格、闻所未闻的无调性手法,卡特还将“复合节奏”(例如一位乐手拉三个音而同时另一位拉两个音)发挥到极致,四位乐手的节奏组合居然达到三个音对七个音对十五个音再对二十一个音。他还相应地引入“音律调节”技法,按以上节奏比率不断变更音乐的基本节拍。

获得荣誉

卡特的音乐创作在其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比如第一和第二弦乐四重奏分别在1960年和1973年获得了普利策奖。他的音乐风格和探索对后来的美国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卡特的作品不仅在古典音乐领域受到推崇,甚至在其他音乐流派中也有所体现。他的音乐创作生涯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直至逝世前仍然活跃在音乐创作领域。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