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司马晃

司马晃

司马晃(?―296年),字子明,河内温县(今温县)人,司马懿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第五子,义阳成王司马望之弟,晋朝宗室、官员。司马晃初仕曹魏,历任黄门侍郎东莞市知府等职,封爵西安市男。泰始元年(265年),西晋政权建立,司马晃受封下邳王。次年前往封国。此后历任长水校尉、南中郎将等职,任职期间颇有政绩,得到司马炎下诏褒奖,泰始九年(273年),升任使持节、都督宁益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兼任益州刺史。因病未赴任,改任尚书。太康四年(283年),担任尚书右仆射、镇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衷司马衷即位,司马晃入京任车骑将军杨骏被杀时,司马晃负责屯守东掖门,永平元年(291年),担任尚书令司空,元康六年(296年),司马晃去世,追赠太傅、谥号献王。

人物生平

受封王爵

司马晃,字子明,河内温县(今温县)人,是司马懿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的第五子。司马晃在曹魏时,初封武始亭侯,官拜黄门侍郎。后改封西安市男,出任东莞市知府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晃的堂侄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晋朝政权,封司马晃为下邳王,食邑五千一百七十六户。泰始二年(266年),司马晃前往所封国。

宗室称赞

司马晃孝顺友善,贞正廉洁,谦虚恭敬对待贤士,很得宗室的称赞。后来担任长水校尉、南中郎将

泰始九年(273年),晋武帝下诏书说:“南中郎将、下邳王司马晃清廉贞正,办事开明廉洁,才能周遍政理,有文武的策谋见识。任命司马晃为使持节、都督宁益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兼任益州刺史。”司马晃因有病没有出任,于是改任尚书。

太康四年(283年)正月,司马晃升任为尚书右仆射。同年七月,司马晃出任镇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

去世追赠

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即位后,司马晃入京担任车骑将军,加任散骑常侍。将要诛杀杨骏时,让司马晃领护军,屯守东掖门。

永平元年(291年)三月,司马晃改任尚书令。后升任司空,加任侍中,尚书令的职务依旧。

元康六年(296年)正月,司马晃去世,谥号献王,朝廷追赠他为太傅。

人物评价

司马炎:“南中郎将、邳州市王晃清亮中正,体行明洁,才周政理,有文武策识。”

房玄龄等《晋书》:“晃孝友贞廉,谦虚下士,甚得宗室之称。”

参考资料

卷三十七 列传第七.国学导航.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