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年
郭松年(1876年—1950年),又名郭椿森,武宣桐岭雅岗人,日本政法大学毕业,历任广西督军署秘书长、广东督军少将参谋长、民国第二次国会成员、参议院议员。
郭松年19岁中秀才,1903年,郭松年协助知县王鼎昌将该县仙城书院改为仙城小学,郭松年被推为该小学校长。1905年,郭松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之一。1911年10月30日,蔡锷以郭松年在独立运动中有功,乃委其为昭通府府长。1915年春,陆荣廷委任郭松年为督军署秘书长。1917年4月,陆荣廷为了敷衍孙中山指令,调时任广西督军署秘书长郭松年为广东省督军署参谋长,协助广东督军莫荣新主政广东。1919年2月,北洋政府与南方的护法军政府各派代表10人,在上海召开和平会议,郭松年是南方十代表之一。1920年8月,粤桂战争爆发,桂军败绩,陆荣廷把全部的战败责任推到郭松年的身上,密令莫荣新将其逮捕。郭松年在好友莫荣新的帮助下,离开广州市逃往上海。1922年10月,郭松年趁赴京之机(郭此时尚为国会议员),与北洋政府的一些政要及各方面人士频繁接触,为陆荣廷的重返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方活动。1932年夏,郭松年回家乡定居,并为其父操办出殡事宜。郭松年回归故里后,1934年曾协助时任县长朱昌奎修《武宣县志》。1950年冬,郭松年因与土匪暴乱有关,被处决。
郭松年庄园位于广西武宣县桐岭镇雅岗村,始建于民国9年(1920年),解放后土改时被没收归公,长年当粮仓使用。1989年落实政策归郭家亲戚管理。2004年,来宾市政府将郭松年庄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郭松年庄园入选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郭松年,又名郭椿森,1876生于今之广西武宣县桐岭镇雅岗村的一个书香之家。郭松年少时聪明好学,很受塾师郭尚坚的看中,曾言他前途无量。郭松年曾应童子试考中秀才。后来他的父亲于是将他转送至同县在厢里(今三里镇)台村的一所名叫“水月宫”的私塾就读。郭松年自到此间就读后,开始热心于新学,无意于科举。1902年,桂平市知府张祖祺在浔州(今桂平市创办浔阳公学,郭松年离开水月宫前往该校,后于师范班肄业。次年毕业回里后,郭松年开始四处奔走于县内各地,宣传废科举办新学,并协助知县王鼎昌将该县仙城书院改为仙城小学,郭松年被推为该小学校长,这是武宣办新学之始。然而当时风气初开,各方面反对新学之声争议颇大郭松年积极奔走,在社会上,他找一些有抵触情绪的人谈心,做说服工作,以减少办学的压力;在校内,他除了担任校长外,还和老师们一起上课,领同样的薪金。最后,终于把老师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学校越办越好,为武宣办新学树立了典范。
1905年夏,郭松年东渡日本,攻读法律。留学期间,郭松年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之一。1907年,郭松年从日本学成回国,被委为广西法政讲习所教习。1909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政冯金鉴推荐、巡抚张鸣岐批准,郭松年成为广西当年送京的三贡生之一,后经钦点为拔贡。同年冬,郭松年以直州判分发云南省,被委为法政学堂教务长。
从政经历
初涉政坛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驻云南新军协统蔡锷欲宣布云南独立,响应武昌义军,郭松年奉蔡锷之命,成功说服部下统带罗佩金和唐继尧二人支持革命。1911年10月30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被众拥为都督,而蔡锷以郭松年在独立运动中有功,乃委其为昭通府府长。随后,蔡锷欲派郭松年回广西壮族自治区,策动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共同出师北伐,支援武汉市义军,不过最后未能成行。于是,蔡锷决定兴师讨伐,任命郭松年为粮台督办。郭松年才刚拟定赴任,临时接到友人覃炳崧的来电,表示自广西独立后,各地纷纷响应,先后宣布独立。惟浔州知府贺源清与武宣知县与民军为敌。覃炳崧为了使家乡人民免遭兵灾,他决定亲赴县城,劝知县宣布赞成独立。郭松年深受感动,决定立即回乡,与覃炳崧一道,为家乡人民的和平事业奔走。于是,郭松年向蔡锷缴印辞回。
1911年11月底,郭松年在返乡途中至梧州市时,恰遇陆荣廷。陆荣廷此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副都督,陆荣廷想派郭松年去广东省面见广东都督陈炯明,陈述广西方面的情况,约定有事互相支援,借此窥探一下广东方面的态度。此时,郭松年考虑到前述浔、武事件已经解决,已不需为此事而回故里,于是答应陆荣廷的要求。郭松年到广东后,不辱使命,得到陈炯明“广西财政有困难时,能给适当帮忙”的允诺。郭松年回来后,陆荣廷嘉其功,任其为广西督军署副秘书长。就在这时,广西组织临时省议会,邑人推举郭松年兼充议员,郭松年坚辞不就。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令独立各省派代表到南京商议政务,广西壮族自治区派3人,郭松年为其中之一。在此次会议上,郭松年陈述本省的军政、民政、财政之况甚详,并提议中央应及早规定大政方针及统一整顿财政之办法,颇受关注。1914年春,郭松年由南宁市回武宣县老家探亲,当时武宣正奉省令整顿田赋。时任县长罗会琛感到此事难度颇大,于是恳请郭松年暂时留县协助工作。郭松年因感于罗会琛的诚意,于是答应罗会琛之请,辞职回县里当一名清赋委员(主任是罗会琛)。1915年春,武宣的田赋整顿工作已基本结束,陆荣廷遂将郭松年依旧调回省里,委任他为督军署秘书长。
一战成名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2月26日,蔡锷在云南省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袁世凯于是乃决定派北洋军从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地夹击云南,广西都督陆荣廷在听从郭松年的计策之后,趁机成功宣布广西独立,并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得了1万多支枪,100多万元的饷银,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桂系的实力。1916年6月6日,陆荣廷因护国有功被继任黎元洪任其为湖南省督军,此时他听从郭松年的建议舍湖南而取广东省。同年10月,广东遂为桂系所有,陆荣廷于是自任广东督军,此时的他,已据有桂、粤两省,拥兵五万,成为西南最大的军阀。从此,陆荣廷之于郭松年更是言听计从,信任有加,而郭松年的“桂系智囊”之称亦从此远近知名。
跻身酷吏
1917年4月,北洋政府任命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于是任命他的亲信陈炳焜接替自己为广东督军。7月,孙中山自上海市南下广州市组织护法军政府,陈炳焜处处与孙中山为难。对此,孙中山要求陆荣廷将陈炳焜撤换。陆荣廷为了敷衍对方,调时任广西督军署秘书长郭松年为广东省督军署参谋长,协助广东督军莫荣新主政广东。郭松年等人掌握了广东的军政大权后,遵照陆荣廷的意旨,除了继续不把那20营的省长亲军交给孙中山外,还诬蔑孙中山派往各地的招兵人员为匪,加以杀害。仅增城区一地,被杀者竟达60多人。1918年1月2日,郭松年派莫正聪(莫荣新之子)率军赴潮汕地区,将孙中山派往那里的招兵人员数人加以逮捕,解回广州市。孙中山致函要求释放,郭松年置之不理,并将此数人枪杀。于是孙中山于1月3日晚令海军炮轰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广东督军署。但炮轰之前,莫荣新已事先得到消息,召集手下商讨对策。众皆主张还击,独郭松年力排众议,主张镇静,不予还击。谓“彼众我寡(当时在广州的桂军不过四五千人,而拥护孙中山的粤军和滇军约1.5万人),还击决无胜算”。莫荣新听取了郭松年的意见,把观音山上的人员和物资都迁到山下,使孙中山的炮击得不到预期效果。炮轰督军署后,在陆荣廷的授意下,郭松年等人作了一些让步,同意把20营的省长亲军交给孙中山。
1918年2月,广东省实力派人物魏邦平、李福林、翟汪等为解决孙中山与桂系的矛盾,曾电请陆荣廷调莫荣新为讨龙军总司令,推荐听命于孙中山的军政府海军部长程璧光为广东督军。广东省议会也通电附和。但这一倡议遭到陆荣廷的坚决反对。为了表示对陆荣廷的忠诚,也为了威慑粤人,同月26日,郭松年指使凶手将程璧光暗杀于珠海市。
兵败逃跑
1919年2月,北洋政府与南方的护法军政府各派代表10人,在上海召开和平会议,郭松年是南方十代表之一。此次会议由于南北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以致会议无果而散。1920年8月,粤桂战争爆发,桂军败绩,陆荣廷以孙中山组援闽军时,松年曾推荐过陈炯明任总司令为由,说他“招了个鬼”,因而把全部的战败责任推到他的身上,密令莫荣新将其逮捕,解回广西问罪。郭松年在好友莫荣新的帮助下,在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陷前两日,离开广州逃往上海。
1921年6月,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桂军败。10月,陆荣廷取道越南逃往上海。郭松年听说后,不计前嫌,亲到码头迎接。之后,在陆荣廷居留上海市期间,松年对这位昔日的上司亦尊敬如宾,共商恢复大计。1922年10月,郭松年趁赴京之机(郭此时尚为国会议员),与北洋政府的一些政要及各方面人士频繁接触,为陆荣廷的重返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方活动。10月,北洋政府委陆荣廷为广西善后督办。陆荣廷奉委后,邀郭松年一同回桂襄助办理善后工作。郭松年刚欲成行,他在上海法租界的寓所却遭人袭击,包括其妻在内的7人被杀死,造成一时震惊上海滩的大血案。郭松年为此伤心过度,故一时没有成行。1925年秋,郭松年的父亲在家乡病逝,他考虑到旧桂系刚覆亡不久,于是致电其族人,请将其父的灵柩停放在他的家中,以便日后有机会再回家为其父出殡,并派人将自己的母亲送往上海市,与他一起生活。1928年11月6日,陆荣廷病逝于上海。后新桂系的首领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将陆荣廷的遗体运回南宁市公祭,郭松年受邀回桂参与其事,这是郭松年与新桂系接触之始。
解甲归田
1932年夏,郭松年的母病逝于上海公寓,此时正值“一·二八”淞沪会战不久,上海仍战云未散,郭松年认为此时在上海居住已很不安全,于是回家乡定居,并为其父操办出殡事宜。郭松年回归故里后,1934年曾协助时任县长朱昌奎修《武宣县志》,同时也还挂着新桂系封的“广西政府咨议”这个空衔头。他还以“武宣中学创办人”自诩,经常到该校去听老师授课,向师生训话。1950年冬,郭松年因与土匪暴乱有关,被处决。
个人生活
郭松年父亲郭尚贞乃清同治年间岁贡,后弃文就武,专事在家乡举办团练,因镇压会党起义有功,被赏戴五品花翎。民国后,他跻身革命阵营,历任县参事会会员等职,后升至梧州中关统税局局长,从此广置田产,大兴土水,成为一方望族。
1920年,当郭松年还在广东省任督军参谋长时,郭父便从梧州市请来建筑行家,设计西洋式楼房。主楼立起来后,为保安全,又修建起坚固结实的护楼。整座庄园房屋多达99间,前后施工费时5年,花费白银18万两。庄园建成不久后,郭父便病倒在床,不治而去。当时正在广东忙于战事的郭松年因军务缠身,无法回乡奔丧。直到1934年,卸任后的郭松年回到家乡时,其父亲去世已达10年之久。
个人作品
郭松年当选为上京贡生时,曾写下这样一副门联:姓字虽云登帝榜,功名犹愧在今科。
1925年秋,郭松年的父亲于家乡病逝,此时旧桂系刚覆亡不久,加之郭松年难以捉摸新建立的新桂系政权对他的态度如何,因而不敢贸然奔丧,只致电其族人,请将其父的灵柩停放在他的家中,以便日后有机会再回家为其父出殡;并嘱族人派人将其母送往上海市,与他一起生活。此外,寄回挽联一副,以表其哀思。联曰:病不视,殓不归,孝养全亏,十载空挥游子泪。国已亡,家已破,公私无补,九泉难慰老亲心。
1928年11月6日,陆荣廷病逝于上海,在此追悼会上,郭松年挽联一副:伐北援湘奠粤,我参其谋,言素听,计向从,国难如斯,此日竟挥知己泪;反清护法讨袁,公皆不让,事已去,功尚在,人心不泯,今朝应识济时才。
人物评价
从此,郭松年更是任劳任怨,殚精竭力为陆荣廷出谋划策,效犬马之劳,于旧桂系的稳定、发展和壮大颇多建树。(《文史春秋》评)
后世纪念
郭松年庄园位于武宣县桐岭镇雅岗村,距离武宣县城18公里,离209国道1000米左右。民国9年(1920年)开始雇请外地建筑工匠建设,历时5年,共花白银18万两,建成一座共99间房屋的中西结合庄园。整座建筑呈四方集群状,左右严格对称。设有前庭后院,前庭有半圆形的池塘,在岭南建筑的基础上引进了欧式建筑艺术,中西结合,布局完整,功能齐全。内外墙壁上古松、花草、飞鸟、走兽等浮雕。郭家庄园于解放后土改时被没收归公,长年当粮仓使用。1989年落实政策归郭家亲戚管理。2004年,来宾市政府将郭松年庄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郭松年庄园入选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 10月 7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云端“博览仙城”!武宣古庄园网络展示有奖知识竞答来啦!.澎湃新闻.2024-12-18
武宣郭松年庄园.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