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港
镇江港位于长江三角洲暨江苏省中部的镇江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十字交汇处,上距南京87公里,下距长江入海口279公里,铁路有京沪干线,公路有 312 、104 国道,宁沪高速公路穿越,沿江有金山、大港、扬中三处汽车轮渡沟通苏南、苏北公路网;航空东距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70 公里 ,西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90 公里 ,均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是中国长江主枢纽港之一。
镇江港由高资港区、龙门港区、谏壁港区、大港港区、扬中港区、高桥港区、新民洲港区等7个港区组成。2003年6月16日,镇江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镇江港务管理局实行政企分开,下放镇江市管理, 6月29日,镇江市港务管理局、镇江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运作。
镇江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是长江沿线能源原材料物资海进江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内外贸物资江海转运的重要港口,是镇江市发展临江产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依托。
历史沿革
从东汉末年“孙权缮治京口区”建立军港起,镇江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六朝时,镇江港作为长江下游的军事港口而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朝,南北大运河开通,地处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的镇江港成为江南太湖流域漕粮贡物运输的咽喉所在。
南宋以后,特别到明清时期,镇江港又发展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运河沿线商品中转的重要口岸。
清咸丰八年(1858年),镇江港列为对外通商口岸。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镇江港正式设关开埠。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江苏省设立招商局镇江分局,管辖范围上自江宁区、下至狼山,并设南京办事处,镇江港出现了繁忙景象。英、法、日的一些大洋行、油行和公司也相继在镇江市建造码头。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随着中国航运业的兴起,鸿安、福运、镇通、扬子等19家轮船公司纷纷在镇江港建造码头,使港口有了一定的近代规模,镇江港一度成为长江上仅次于上海市、武汉的第三大商埠。
清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元年(1912年),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相继通车,沿海航运兴起,河势发生演变,使镇江港码头逐渐淤废东移,港口日衰。
民国7年(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为镇江港构划出“东方大港”的美好图景。
抗日战争时期,镇江市一度沦陷,港口又造成极大的破坏,镇江港遂一落千丈。
抗日战争胜利后,镇江港曾有过短暂的复苏,但随着中国国民党发动内战,其军队强行占用码头,征用船舶,禁止民用轮船对港口的使用,使港口再次遭到严重的破坏。
1952年,镇江市成立镇江港务管理局,开始对镇江老港区进行恢复性改造。
1970年至1985年,镇江港在谏壁和高资港区先后新建煤炭、成品油、生石灰进出口货主专用码头泊位10个。
1986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镇江港对外籍船舶开放。
1987年3月16日,来自日本的巴拿马共和国籍“大连商人”号轮靠上了大港港区码头,成为镇江港对外开放以后停靠的第一艘外国籍船舶。从此,镇江港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实现了由封闭型港口向开放型港口的转变,镇江港的服务对象也由单纯的中国国内航运市场转向了中国国内和国外两个航运市场。
1989年至1992年,镇江港继续扩建大港港区第二期工程,又建2.5万吨级泊位4个,5千吨级泊位2个,2千吨级江船泊位1个。
1993年,镇江港成为中国43个主枢纽港之一,历史最高排名第19位。
1996至2000年,“九五”期间,镇江港重点对大港港区实施技术改造。
2000年底,镇江老港区港务局货运生产码头基本拆除,龙门港区(东区)开工建设老港搬迁还建工程。
2004年,中国确定镇江港为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镇江港由过去的内河港口提升到了沿海国际港口。
地理位置
镇江港位于长江三角洲暨江苏省中部的镇江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十字交汇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2度13分,东经119度26分30秒。上距南京87千米,下距长江入海口279千米。
镇江港直接经济腹地:镇江市及江苏省京杭运河沿岸的常州、扬州市(含泰州市)、淮安市(含宿迁市)、盐城市(西部)地区。
镇江港间接经济腹地:淮河,丹金漕河地区及长江沿岸各省(长江流域是下游各港的共同中转腹地)和铁路通达的苏皖赣地区、西南川黔铁路地区。
1.19o26′30"E,32o13′00"N
2.潮差:最大潮差2.10米,最小潮差1.0米
3.航道吃水限制:9.5米。
4.引水服务:引水员工作时间:24小时;引水开始地点:宝山引水站。
5.日落后能否进港航行:不允许。
6.拖轮:2X1670HP3X980HP2X428HP
7.起重船:15公吨。
8.供应服务:燃油、淡水、食品。
9.高频无线电话:频道:111623;工作时间:24小时。
10.港口库场情况:仓库面积14500平方米,堆场面积124000平方米。
11.主要进出口货物:进口:木材、矿沙、煤、废铜;出口:棉花、粮食、杂货。
锚地情况
名称位置
水深(米)锚地底质可锚泊船舶吨位
罗成舟锚地119°41'53"E,32°16'41"N
119°42'05"E,32°16'37"N
119°42'16"E,32°17'26"N
119°42'28"E,32°17'21"N
12-16泥沙25000DWT
码头泊位情况
装卸区泊位长度(米)水度(米)允许船舶长度性质岸吊
第一装卸区2605.580杂货2X1.5T
3806100客运
460680煤1X3T
560680黄沙1X3T
大港118211200煤、矿砂4X10T
218011200木材
318011200杂货2X5T
418011200杂货
建壁18011100成品油120T/HR
211011140成品油240T/HR
浮筒1-228011185
2-328011185
码头分布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
大港分公司是镇江港务集团下属最大的生产经营单位,位于镇江经济开发区大港外贸港区,拥有优良的深水岸线,进港主航道常年水深-11米,深水航道宽1200米,5万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航,港区铁路专用线连接沪宁铁路干线,通港公路直达宁沪高速公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具有江河海、铁公水联合运输的独特优势。
公司现有一、二期工程7万吨级泊位1座、2.5万吨级泊位6座、5千吨级泊位3座及内河港池1座,码头岸线总延长3175米;拥有各类机械设备217台(套)及配套专用工属具,堆场62.61万平方米、仓库6.87万平方米,在册员工1355人,外来务工人员900余名,散货泊位昼夜生产能力达4万吨以上。公司已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巴西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8个港口建立了贸易运输业务,主要经营货种有铁矿石、煤炭、硫、磷矿、水泥熟料、粮食、化肥、钢铁等30余类,并可提供袋装货套包、灌包和脱包等加工服务,作业满意率居长江沿线一流。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
由国投交通公司和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委托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是目前长江下游最先进的专业集装箱码头之一。
公司位于镇江港大港三期新港区,货源腹地广大,交通条件良好,陆地、水路运输均有着极为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港区公路与宁沪高速公路、上海—霍尔果斯公路、104国道和沿江公路等主要运输干道相连,四通八达,铁路专线直通港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近在咫尺,五峰山长江大桥建成后,港区与苏北的交通联系将更加紧密。
现有专用集装箱泊位2个,长度638米,堆场面积40万平方米,专用仓库1万平方米,年吞吐能力60万标箱,重大件、设备单件可通过350吨,可以向客户提供集装箱装卸、拆拼、仓储、物流以及重大件设备装卸、储运等一系列服务。每周定期的集装箱内外贸航班130航次,每周定期的外贸支线驳船40班,每天作业船舶20艘次。
现有集装箱桥吊三台,最大负荷60吨,同时配备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双箱集装箱吊具,一次可以同时起吊两个标准集装箱;场地轮胎吊6台、正面吊2台、空叉4台、水平运输拖车21辆、拆装箱叉车19辆。同时还拥有先进的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为码头装卸生产的高效运营,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信息化平台。目前,单机平均每小时效率近30个自然箱,最高达到85个自然箱,处于长江码头一流水平。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龙门分公司
龙门港区自然条件优越。港区地势平坦,岸线顺直,水域开阔,港口基本设施齐全。码头水工结构适应3万吨级兼靠5万吨级海轮船型,具有件杂、散货装卸作业能力。码头前沿水深常年保持在-12米以上,3-5万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航。
2004年9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4〕85号文件批复同意镇江港龙门港区码头对外开放。港区现有堆场12.8万平方米,仓库2600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设备齐全:其中10吨门机2台、25吨/33米(40吨/25米)门机2台、装载机15台及配套水平运输机械。另有1525起重船(船)、525浮吊(趸船)各1台,为2000吨江船泊位。
港口拖轮
全回转拖轮6艘"镇港拖3001`镇港拖3002`镇港拖4001镇港拖4002镇港拖4003镇港拖4005
其他公司:谏壁电厂"华源3008"江源1号等
自然条件
镇江港常风向为东风,春夏季多东及东南风,秋冬季多东北及北风,风力一般为3至4级,强风向为西北风,年大于17米/秒风平均为15.6天。
镇江港年平均降水量为1066.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19.7天,大都集中在6至9月份。
镇江港年平均雾日为25.8天,大都发生在冬季,一般是凌晨起雾,上午9时左右消散。
镇江港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历史最高气温40.9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12摄氏度。
水文特征
镇江港每日涨落潮两次,涨潮平均历时3小时25分,落潮平均历时9小时,最大潮差2.32米,枯水期涨潮时有明显逆江流,流速0.5至1米/秒。
镇江港:在七级以上东北风时,风口江面最大浪高1.5米左右。其他风向波浪甚微。
助航信息
航道:市区老港区已演变为长江干流南侧半封闭式港湾,进出港航道位于定易洲8号红浮上游,长4012米,底宽120米,水深4.5米(黄海基准面),可通航3000吨级以下船舶,航道两端设有标位灯桩标1座。涨潮时港池内呈顺时针流向,流速较快。港辖区共有导航标志49个,其中:灯桩6座,立标11座,浮标28只,灯塔2座,通行信号台2处。
锚地:全港有锚地6处,其中高资街道、和畅洲、高桥为无人驳基地;定易洲锚地是营运中心锚地,位于定易洲6~8号红浮联线南侧,长2000米,宽350米,水深4至8米,底质为泥沙,为江船编解队用。青龙山锚地位于青龙山码头下游1公里处,为浮筒式海轮过驳锚地,设有甲级浮筒3只,可同时系泊2.5万吨级海轮2艘过驳作业。落成洲锚地位于落成洲6~7号灯浮联线以北,长1500米,宽350米,水深10到13米,底质为泥沙,是外轮联检待泊锚地。
通过能力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码头核定通过能力为1074万吨,港口通过不断的努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机械设备,加强内部管理,通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00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99万吨,外贸量260万吨,集装箱量2.79万标箱;
200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991万吨,外贸量363万吨,集装箱量3.49万标箱;
2002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80万吨,外贸量457万吨,集装箱量5.2万标箱;
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495万吨,外贸量468万吨,集装箱量6.59万标箱;
200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776万吨,外贸量637万吨,集装箱量7.6万标箱;
200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304万吨,外贸量782万吨,集装箱量9.8万标箱,其中铁矿石中转自然吨突破了1000万吨,位列长江港口之首,码头综合通过能力列长江港口第4位;
200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500万吨,外贸量801万吨,集装箱量13.9万标箱;
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913.8万吨,集装箱量19.1万标箱;
200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208万吨,集装箱量19.2万标箱;
200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218万吨,外贸量1130万吨,集装箱量19.7万标箱。
参考资料
镇江港中国港口官网.港口协会.2024-03-06
镇江港.中国港口.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