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
陈显(1064年-1147年),字德明,号南庄公,原籍汴梁光州固始县,宋举进士,仕户部尚书,宋宣和四年(1122年),因金寇扰攘,迁居保昌(南雄市)珠玑巷沙水村。享年八十三岁 。夫人贾氏受朝廷封一品诰命夫人。
人物经历
陈显少通经书,于赵顼元丰七年(1084年)考中解元,1085年考中进士。铨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
族谱记载
沙圩村提供的族谱资料记载了陈显和宋徽宗赵的一段轶事:徽宗皇帝曾经御赐“擎天宝砚”一方给陈显,并御赐五言诗刻于砚的背面:“驷马功勋载,名留御礼乡;体存仁者寿,日有自传扬。石眼明星朗,池心洗日光;文房一铁砚,中正外端方。”诗句显然表明,宋徽宗对于陈显的品格颇为嘉许。
授赐
宋徽宗于崇宁元年(1102年)壬午正月初一日早朝,赐陈显砚台一方,并御题五言律诗一首:
驷马功勋戴,名留御礼乡。
体全仁者寿,日有自傅扬。
石眼明星朗,池心洗日光。
文房一铁砚,中正外端方。
家庭
原东晋建国大将军陈玄德(后人在清代康熙因避讳“康熙帝”而改为“元德”)的十九世孙,其父是陈晚福,其祖父是陈融。
夫人贾氏受朝廷封一品诰命夫人。有三子,其中三子陈景宏。陈景宏子陈伸(陈显孙),吏部尚书。陈伸子陈德刚(陈显曾孙),工部尚书。陈德刚子陈著(陈显4世孙),宝祐四年(1256)进士,南宋诗人学者。陈著子陈泌(陈显5世孙),宋元政治人物、学者。陈泌子陈𣐕(陈显6世孙),明初政治人物、史学家。
遗迹
“陈尚书祠”位于番禺区市桥街沙圩西大街,该祠为奉祀沙圩陈氏始祖陈显而建,又被称为“宝砚堂”,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距今已经有453年的历史。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354.7平方米。门前有一广场,占地面积1672平方米。村中老居民告诉记者,原来聂氏宗祠东西两侧都有旗杆夹,一共6个,可惜现在旗杆夹都已不存。头门东西两侧有青云巷直通后花园,上方的石横匾,分别阳刻着两个遒劲的楷体字,东为“擎天”,西为“洗日”。
参考资料
【讲古】番禺姓氏源流,想知道你的姓氏从哪里来?(三).广州番禺发布.2024-09-13
《岭南宝砚堂张槎莲塘陈氏源流考证》.搜狐网.2024-09-13
宋代尚书祠藏身番禺古村.佛山市博物馆.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