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书法广场
厦门书法广场以“书厦门市胸怀,展大海豪情”为设计主题,“以天为纸、以海为墨”书法广场 为设计手法。内设文房四宝、遗墨拾芳等景观及便于休憩的笔架廊,着重展示我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及厦门当代书法家的作品。“厦门书法广场”是于2005年10月修建至2006年底完工。
意义所在
厦门书法广场位于风景如画的环岛路上。书法广场为环岛路增添了一道新地人文亮点,书法广场呈"凹"字型沿海岸线展开,紧扣书法主题,以"以天为纸,以海为墨"的理念,特别注重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书法为主题的广场,集全国古今名家书法为一处,今后这里不仅供大家休闲漫步,还是大家欣赏书法,进行书法交流普及文房四宝知识,了解书法典故的好场所。
广场以“书鹭岛胸怀,展大海豪情”为主题、以“以天为纸、以海为墨”为设计手法。广场功能区域依自然地形地貌划分“三片八区”,主要内容有传世书法经典再现、厦门市名家作品展示、文房四宝知识普及、书法典故等,利用亭、廊、花架、观景平台等景观载体,打造出一道独特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的艺术风景线,既满足书法家聚会、交流、展示作品和拍摄的需求,又可以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主要设施
书法广场位于厦门环岛路曾垵路段外侧,场地呈“凹”字形沿岸线展开,中段为沙滩,两边为原有环岛路滨海绿地,全长约500米,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一个用石头和鹅卵石铺成的巨大“寿”字格外醒目,每个石头则刻有“涛”字,原来这是设计者故意省去三点水,以海“水”与“寿”汇成“涛”字。
历史传说
“米颠拜石”故事雕刻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他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玩石如醉如痴,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入州,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颠拜石”一直传为美谈。
美食
厦门美食的核心是海鲜四宝:蟹、虾、鱼、贝,以闽南风味为主体,兼有台湾、潮汕风味,在闽菜传承的基础上,博采各路菜系之长,摒弃粗糙油腻,取清鲜香醇,用蒸、炒、煎、炸、焖、炖、、?等技法,注重色、香、味、形、质五要素,创造性地发展了鲜、淡、嫩、醇、微辣的特色,制作出几百上千道美味佳肴,在历届全国烹大赛中屡屡折桂,得到全国烹饪界的高度赞扬。
二十年来,海鲜四宝得到大发展,获得全国金奖的就有:“干炸盖”、“绿带鑚包”、“翡翠皇上皇”、“西施浣纱”、“彩蝶蟠龙”、“龙舟竞渡”、“加力鱼炖白菜”、“黄花鸳鸯”、“鹅戏南极洲水”、“爆炒香螺”、“沙茶鲜带子”、“龙子心相印”、“鱼翅”、“春明鑚合”、“鲜鲍鹅掌”、“虎溪夜月”等等,在京城倾倒了全国评委和美食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厦门市素菜,原为传统的做法,以豆制品做成鸡、鱼、肚、脚等象形食品。六十年代初,南普陀素斋师傅摒弃象形观念,创造性地素料素做、素菜素名,既讲色香味,又具神形器,把素菜做成美观优雅的大餐,品尝素菜不仅调节胃口,又是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如今,南普陀素菜经过近40年的历程,特别是近二十的发展,已成为享誉全国名噪东南亚的高级菜肴了,它已能制作几百道佳肴,可以10天内不重复,已是厦门美食的一张灿烂的名片。
药膳也是随特区建设的进程而产生的,它不再是街巷小摊的“当归牛肉”,也不仅仅是冬令食补的“四物正番鸭”了,而是有全套菜谱的药膳。鹭江宾馆的仿古药膳色香味俱佳,且碟、罐等器皿全系紫砂特制,专菜专用,高雅大方,一席药膳无疑是一次艺术的大餐,令人回味无穷。
购物指南
厦门市主要的商业街有中山路、鼓浪屿龙头路、厦禾路、白鹭洲购物游乐城及湖滨中路等传统的购物地点。厦大一条街、思北到大同路、禾祥西路有些特色小店,比较适合年轻人,值得花时间去淘。
一定要买些鼓浪屿馅饼,这是一种用精白面粉制成,里面裹有各种馅料,口感香甜酥细、湿润冰凉、口味繁多,有红豆、绿豆,还有草莓、菠萝、椰子等水果口味,而且价格也不贵,大的8元/盒、小的6元/盒,是自己品尝和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其中汪记馅饼是比较好的一种;此外,南普陀寺的素饼也是非常有名的。购买海鲜干货和茶叶要到霞奚路去,买的时候要砍价,一般照原价的4折砍。
民俗节庆
厦门市地处闽南,闽南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很多独具特点的习俗,逢年过节时这些传统习俗便体现得尤为浓烈。除了农历春节、元宵节闹元宵、踩街、闹花灯、舞龙舞狮这些我国传统的节庆仪式外,厦门还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节扫墓踏青(闽南地区的扫墓活动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慎终追远的文化心理),端午节吃粽子和抓鸭子,八月十五中秋节搏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