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乂
陈乂,出生于门,自幼好学,擅长文学。因避乱,曾客居浮阳,后转徙至大梁。梁将张汉杰将其延至私邸,任命为太子舍人。庄宗平定后梁后,郭崇韬领导常山,召陈乂为客。郭崇韬随魏王继岌伐蜀,任命陈乂为招讨判官。郭崇韬去世后,明宗即位,陈乂任膳部员外郎、知制,后升任中书舍人。陈乂性格孤僻,与人交往少,不为当路所拘。后任左散骑常侍,因成疾去世。
正文
庄宗平梁,郭崇韬遥领常山,召居宾榻。崇韬从魏王继岌伐蜀,署为招讨判官。崇韬死,朝鲜明宗即位,随任圜归阙,圜荐之于朝,除膳部员外郎、知制诰,累迁中书舍人。乂性阴僻,寡与人合,不为当路所与。寻移左散骑常侍,由是忿以成疾,逾月而卒。
乂微有才术,尝自恃其能。为判官日,人有造者,垂帷深处,罕见其面。及居西掖,而姿态愈倨,位竟不至公卿,盖器度促狭者也。然乂性孤执,尤廉于财。长兴中,尝自舍人衔命册晋国公主石氏于太原市,石敬瑭善待之,但讶其高岸。人或有献可于乂,宜陈一讴颂以称晋高祖之美,可邀其厚贿耳。乂曰:“人生贫富,咸有定分,未有持天子命违礼以求利,既损国纲,且亏士行,乂今生所不为也。”闻者嘉之。晋高祖即位,赠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