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里台镇

八里台镇

八里台镇,隶属天津市津南区,地处天津市区东南部、津南区西南部,东与北闸口镇小站镇接壤,西与西青区相接,南隔马厂减河滨海新区大港街道、中塘镇相望,北与辛庄镇为邻,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0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八里台镇户籍人口62132人。 

1984年,改为八里台乡。1992年12月,改为八里台镇。2001年10月,双闸镇并入八里台镇。截至2020年6月,八里台镇辖9个社区、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泰达工业园区科达一路9号。

历史沿革

八里台镇隶属于天津市津南区

从八里台地区迄今发现是文物古迹来看,八里台镇巨葛庄一带在东周后期、战国初期就有人居住,距今已有快三千年的历史。因此,相传有“先有巨葛庄,后有天津卫”一说。那时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在碧波浩瀚的大海里撒网捕鱼,贫瘠赤卤的荒滩变成了阡陌纵横的沃野,荒凉冷漠的海岸变成了村舍相望的村落。

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年)归属于燕国;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隶属于上谷郡;到汉朝时期(前207-220年)则属渤海郡彰武县

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属沧州乾符县;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属沧州市清池县

元朝时期(公元1206-1368年)属海津镇。明朝(公元1368-1644年)属河间府静海区。及至清朝乾隆(公元1736年)年间由静海县划归天津县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属天津县第五区,

1948年属于天津县第四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天津县第六区。

1953年属天津县津西青区

1958年属天津县西郊区。

1959年属河西区,划归小站公社、置八里台管理区。

1961年,属天津市津南区设八里台公社。

1968年,八里台人民公社委员会成立。

1984年8月12日,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八里台人民公社更名为八里台乡政府。

1992年12月31日,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八里台乡更名为八里台镇。

2001年10月16日双闸镇并入八里台镇。

2007年八里台镇启动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改革开放,招商引资,以全新的、充满魅力的形象为外界所瞩目。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八里台镇辖9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八里台镇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2.03米。 

气候

八里台镇属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多年平均气温11℃,1月平均气温-4.5℃。生长期年平均216天,无霜期年平均216天,最长达221天,最短为211天。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8天,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8月最多。 

自然灾害

八里台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虫灾、风灾、2008年中国雪灾、地震等。 

自然资源

八里台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地热水、石油等。 

人口民族

2016年末,八里台镇辖区总人口52339人。 

截至2019年末,八里台镇户籍人口62132人。 

经济

2006年,预计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64亿元,年均递增15%;完成税收8699万元,年均递增22%;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5亿元,同比增长25%,是2001年的近三倍。工业园区进驻项目已达100个,全镇规模企业、骨干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400元。

2007年全镇完成地区国民生产总值9.6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5%;实现税收1.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6.36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81%;人均纯收入达到9449元,同比增长10%。

200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6亿元,完成区下达任务的103%,同比增长31.3%;财政收入1.93亿元,完成区40%任务的114.3%,同比增长59.9%;固定资产投入22亿元,同比增长246%;农民人均纯收入10400元,同比增长10%。

2014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8亿元,同比增长4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5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89.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0%。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区前列。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80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同比增长5%;财政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3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28元,同比增长9%。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区前列。

综述

2016年,八里台镇财政收入(税收)7.16亿元,同比下降48%。实现镇级财政收入1.89亿元,预算支出1.89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6.55亿元,同比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64元,同比增长10%。 

截至2019年末,八里台镇有610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32个。 

农业

2016年,八里台镇有耕地面积4.1万亩。

2016年,八里台镇总种植面积3.39万亩(其中部分土地有两季产量),其中粮食种植3.07万亩,品种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小麦等;棉花种植2400亩;瓜类种植面积100亩;葡萄种植面积485亩。完成总产量1.45万吨,其中粮食1.25万吨、棉花600吨、瓜类800吨、葡萄630吨。

2016年,八里台镇肉类总产量1.26万吨,其中生猪出栏77425头、猪肉产量6580吨,鸡肉产量6000吨,肉牛出栏105头、牛肉产量20吨,肉羊出栏1770头、羊肉产量50吨。蛋鸡存栏590吨,鸡蛋产量59万千克,产值47.12万元;奶牛饲养量170头,牛奶产量850吨,产值85万元;畜牧业共完成总产值近3亿元。

2016年,八里台镇的水产养殖业完成总养殖面积1387.8公顷,产量12391吨,其中包括鲢2634吨、鲤鱼2302吨、草鱼550吨、鲫鱼1932吨、南美白对虾4973吨,实现总产值超2亿元,实现畜牧业总利润近7000万元。 

交通

八里台镇有G25、S51、S107、S319、X461过境。

社会

文化事业

2016年末,八里台镇有各村农家书屋可供借阅图书1500册以上。各村居建立电子报栏(屏)。全年放映露天电影36场。开展镇级文化活动57次(场),戏曲活动14场,村级文体活动16场。举办大型文化节2次,公益性展览2次,公益性培训31次。新扩建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2处。创办特色旅游文化节。南义村举办”葡萄文化节”旅游活动,西小站村举办稻耕主题旅游文化活动”稻香节”。 

教育事业

2016年末,八里台镇有小学2所,中学2所。 

科技事业

2016年,八里台镇科研资金投入4626万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06家,累计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67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36家;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 

社会保障

2016年,八里台镇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2213人,参保率100%。新增未整合村老年人生活补助75人,发放金额44745元,未整合村享受生活补助老年人30091人,共发放金额422万元。城乡参保1349人,退休450人,城职参保100人,退休98人。发放低保救助金645.6万元,发放困难儿童基本生活费397600元,为因病、因灾致贫的困难户申请临时救助金25000元,为低保、特困家庭中患三种大病(白血病、肾移植、尿毒症)的22户困难户发放救助金11万元,为低保、五保、特困户发放春节饺子费、年底一次性补助、定额取暖补贴和免费电量补助730473元。新增办理低保对象78户。共办理残疾人证325个,为全镇173户困难残疾人发放慰问金合计6万元,为37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39万余元和救助物品。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218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51630元。春节期间共为全镇262户低保,特困五保户及719户边缘户发放春节慰问金668400元,为22户困难户家庭发放慰问金13200元。共筹集善款223.5万元。发放优抚对象临时救助1人(3000元)。完成伤残军人疗养工作,发放义务兵优待金39人共70200元。发放60周岁老年退役士兵生活补贴176人共205240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95人共123.1万元。新增就业2826人。福利培训指标720人,技能培训459人,创业培训180人。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八里台镇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