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体篮子鱼
暗体篮子鱼,学名Siganus punctatissimus,是篮子鱼科篮子鱼属的一种鱼类。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南部、斐济、印度尼西亚、澳洲、菲律宾、马来西亚、帕劳、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海域,以及中国台湾的东沙群岛。栖息深度12-30米,体长可达35公分,主要栖息在珊瑚礁或潟湖,以藻类为食。各鳍鳍棘尖锐且具毒腺,刺到使人感到剧痛。
形态特征
暗体篮子鱼体呈椭圆形,体较高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0~2.2倍。头小,吻尖突,但不形成吻管。眼大,侧位。口小,前下位;下颌短于上颌,几被上颌所包;上下颌具细齿1列。体被小圆鳞,颊部前部具鳞,喉部中线具鳞;侧线上鳞列数17~21。背鳍单一,棘与软条之间无明显缺刻;尾柄较粗,尾鳍深叉形。头及体侧呈紫褐色;头及体侧满布许多细小型蓝白色圆斑;鳃盖后上方有一大约眼径宽之污斑。尾鳍黄褐色而具黑色缘。体长可达35公分。
生活习性
暗体篮子鱼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澈的舄湖或位在水道的礁区。幼鱼聚集成群,成鱼则成对生活。以底藻为食。白天在水层中觅食,夜间则至底层休息。
渔业利用
暗体篮子鱼以手钓、拖网与围网均可捕获,全年皆产,但数量较少。一般以煮汤、烧烤较适宜,是一种可作为食用鱼的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