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伍姓湖

伍姓湖

伍姓湖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中条山北麓,紧邻山西省永济市,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约5.9公里,是山西省最大的天然淡水内陆湖,也是华北半干旱地区罕见的一处大型天然淡水湖泊。

伍姓湖湿地于2011年被确定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控制区总面积40.2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深1.8-2.5米;有农用地2.36万亩、建设用地约1.3万亩、未利用土地3400亩。它也是运城盆地内水河、姚遥渠、弯弯河及中条山沿山排洪沟道的调蓄湖。

2017年4月,永济市编制了《伍姓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总体规划》,先后投资1.6亿元,着手伍姓湖的修复治理工作。2021年11月25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通过《运城市伍姓湖保护条例》,加强对伍姓湖的保护和利用。

命名由来

伍姓湖古称“张泽”、“晋兴泽”、“张扬池”,是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水经注》记载,张扬池分东西两陂,伍姓湖一带称西陂,东陂数十里即与解州硝池滩相接,西陂以临伍姓村因湖旁有五姓(虞、姚、陈、胡、田)居之,故而名为伍姓湖。

历史变迁

伍姓湖是涑水河、姚渠及其支流水系的汇集点。涑水河发源于县中条山区的横岭,流经闻喜县夏县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姚暹渠发源于夏县王峪口,是一条人工修筑的保护盐池的排洪渠。1959年,湖水水位最高时,容积达4555.6万立方米,水面面积达40平方千米,水深达4米。20世纪60年代,上游涑水河和山峪兴建多座水库,70年代周边地区大面积开采地下水,导致伍姓湖水面干涸,几近荒滩。后来,尊村引黄工程建成,实施大面积黄灌,加之降水量增多和人工治理,伍姓湖内复又蓄水。“十二五”期间,永济市投资6亿元对其进行了重点治理,伍姓湖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和现状。

位置境域

伍姓湖紧邻永济市东翼,位于城市规划区内,是永济的“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以伍姓湖水面为中心的控制区西接市区东外环路,东到涑水河与姚暹渠交叉入湖口,南临中条山下运风旅游路,北至运风高速路以北约0.5公里处,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控制面积38平方公里。伍姓湖湿地范围总面积4147.5公顷,水域面积1295公顷。

地理特征

气候

全年受季风活动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地区干冷气流控制,盛行西北季风,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和雷阵雨。

地形地貌

伍姓湖湿地控制区总面积40.2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深1.8-2.5米;有农用地2.36万亩、建设用地约1.3万亩、未利用土地3400亩。

生物

动物

伍姓湖有哺乳纲6目18科30余种,鸟纲15目40科200余种,爬行纲3目5科10余种,两栖动物1目2科3种。其中鸟类资源最为丰富,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猫头鹰灰鹤黄脚三趾鹑鸳鸯雀鹰等10余种;中日保护候鸟草鹭黑雁赤麻鸭雨燕科家燕太平鸟等30余种。

植物

伍姓湖浅水区和沼泽地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马蔺、蒿类及个别珍贵的野生植物。

开发与保护

20世纪70年代初永济发电厂建成后,电厂的煤灰就排放在伍姓湖湖边,形成了一座煤灰山。进入21世纪后,永济市对煤灰山进行了治理,平整后用壤土进行了覆盖。2017年,伍姓湖启动了生态修复保护治理一期工程,先后投资1.5亿元,高标准完成了湿地大门、650米引道、16.2公里生物多样性巡护路和护坡、管涵及东西两座桥梁建设;攻克土地盐碱难关,栽植乔木26种1.1万余株,灌木17种5000余株,花草地被33种38万平米。同时,修建围栏20公里,对湿地实行封闭式管理,逐渐恢复原本生态;拆除湿地内破旧违建20余处3000余平米,移除废弃电杆300余根,清除各种垃圾4000余方;实施伍姓湖入湖口水生态治理人工湿地项目,日处理规模为2万立方米。上游涑水河污水经湿地处理后,既能改善涑水河水质又能为伍姓湖补水。

2019年,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来到伍姓湖栖息。随着伍姓湖修复和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其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湖水COD平均值由150降为82,氨氮含量(1.8)和总磷(0.4)也有所下降,水质明显改善。

2021年11月25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通过《运城市伍姓湖保护条例》,加强对伍姓湖的保护和利用。

景观

楼台望月

“楼台望月”刻有王崇古《戊寅中秋同诸友泛五姓湖夜宿延祚寺》诗一首,造型艺术,即取自王崇古诗境。造型下面的房子是延寺,即“白莲一望能超悟”。白莲上是月亮,透过象征月亮的圆框可看到伍姓湖湖面。伍姓湖的月亮倒影是一大奇观,每月十五、十六夜,人们可在这里观望月亮的倒影。因伍姓湖水波不兴,水面上的月亮倒影又大又圆,十分幽雅壮观。

书院怀古

“书院怀古”这一景点的设立是为纪念张淑渠创建书院、为永济市教育作出的历史贡献。圆代表月亮,即怀古,屋檐代表书院。上书清代永济县令张淑渠的诗《奉陪郡守严陵周公泛五姓湖》。

相关文化

《永济县志·五姓湖》载:“湖傍昔多楼台,居人环境,每夏荷花尽发,澜若霞景,杂以绿萍红蓼,渔人师,水沙鹭,疑乃间作,风浴相翔,致为胜观。”

《水经注·涑水》载:“涑水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扬池……西陂既张扬泽也,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时有盈耗也。”

明朝蒲州杨博有诗《伍姓湖歌》:“晓披五老峰上云,晚钓伍姓湖中鲤。忽逢渔父三五人,问是伍姓谁家子?自云无姓亦无名,接辈相传常钓此。”

毛泽东《讲堂录》:“读《游五姓湖记》,则见篇中人物,皆一时之豪;吾人读其文,恍惚与之交矣。游者岂徒观览山水而已哉,当识得其名人钜子贤士大夫,所谓友天下之善士也。”

参考资料

探寻中条山下的“江南秘境”.永济市人民政府.2024-02-11

【中国梦·黄河情】“遇见”伍姓湖 何须赴江南.大众网.2024-02-11

运城市伍姓湖保护条例.运城市人大常委会.2024-02-10

伍姓湖沧桑之变.搜狐网.2024-02-10

青年毛泽东的伍姓湖情结.运城新闻网.2024-02-10

“伍姓湖”今昔(下).运城新闻网.2024-02-11

图说永济.永济市人民政府.2024-02-10

“伍姓湖”今昔(上).运城新闻网.2024-02-10

自然地理环境.运城市人民政府.2024-02-11

【这里是永济】解读古虞乡八景.腾讯网.202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