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雪花盐

雪花盐

雪花盐(英文名:snowflake 苦卤)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雪花状食盐,是海盐的一种。

雪花盐呈斗状或片状,为白色晶体,容重小,用于食用及腌制酸菜等食品。雪花盐和普通食盐比较而言,雪花盐的营养价值更高,长期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雪花盐保留了天然海盐的特性,含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色泽晶莹剔透,具有天然、纯净、低钠、疏松、速溶的特点,产品纯度高,食用时没有苦味。雪花状的片晶导致雪花盐堆积密度小,通常小于900千克每立方米,而普通精盐在1450千克每立方米左右。

名称由来

雪花盐之所以被称之为雪花盐,是因为其似雪花的片晶结构,是对普通盐进行深度加工才能提取出来。

特点

雪花盐呈斗状或片状,为白色晶体,容重小,用于食用及腌制酸菜等食品。雪花盐和普通食盐比较而言,雪花盐的营养价值更高,长期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雪花盐保留了天然海盐的特性,含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除了钠、氯以外,天然的就含有钾、镁、钙等其他微量元素。色泽晶莹剔透,具有天然、纯净、低钠、疏松、速溶的特点,产品纯度高,食用时没有苦味。雪花状的片晶导致雪花盐堆积密度小,通常小于900千克每立方米,而普通精盐在1450千克每立方米左右。

生产工艺

雪花盐虽然属于蒸发结晶的再制盐,但是与井矿盐生产工艺不同,井矿盐采用多效蒸发罐密闭负压蒸发,热效益高,而雪花盐蒸发器是平锅敞口、常压常温蒸发,热效益差,热能消耗较大,能耗费用占成本比重较大,降低雪花盐工厂成本,合理选择热源,降低能耗是关键。

工艺流程

雪花盐常规生产工艺程序:原盐海盐)和自来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加入化盐机内,直接进行搅拌化盐制卤,测量卤水汁浓度,确保卤水饱和,即24.5波美度(°Bé)以上,浓度不到饱和点,可加大盐量调节。因饱和卤水蒸发浓缩过程中,消耗的热能最少。饱和卤水放进储液槽内暂存,随后再由卤泵打入压滤机过滤,过滤后的清液直接自流进滤液槽,至此饱和卤水的第一道净化完成,接着对饱和卤水进行第二道净化,即由滤液泵打入砂滤器进行净化,经过第二道净化后的饱和卤水,再检测浓度和清澈度(能见度),待符合检验要求时,由完成液泵打入纯净卤塔备用,如果饱和度和清澈度不达标或,可再打入砂滤器循环过滤,直至符合标准数值以后,再引卤水汁至蒸发器进行加热蒸发,随着卤水浓度的不断提高,蒸发器卤水表面逐渐形成结晶(也称盐花),盐花沉入蒸发器底部形成盐层,盐层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就可进行人工或机械捞取,捞取上来的湿盐含水量特别大,需要进行静置控淋,控淋就是在蒸发器上面的滤板上进行的,纯净的卤水自然下落到蒸发器里,湿盐爽至合格后,暂存起来,一般用吨袋预装,如果各项指标检验合格,就可运至分装操作间补碘混合,计量包装。

工艺特点

1、工艺简洁,明显分成卤水汁处理、蒸发结晶及捞盐淋卤、加碘后计量包装。这种工艺方式就决定了雪花盐生产产量低,不适合大产能集约化作业,属于半机械化、半手工作业形式。

2、蒸发效率低,常温常压,能量损失大,热能消耗占成本比重较大。

3、计量包装也不适合机械化作业,一般还是手工计量包装为主,研其原因:一是大批量机械化计量包装,破坏了晶体的雪花状态,二是雪花盐流动性差,机械化包装产能太低,包斤难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市场概况

国际上对雪花盐认可程度较高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在中国国外,很多雪花盐用于面食生产,因其能够迅速渗透到食物组织结构中而形成食物的独特风味。具有顶级食材美称的“盐之花”实则是快速集聚的氯化钠,这种精致的片状晶体凝结为中空的倒金字塔形状的小盐粒,通常是直接撒上菜品表面,如鹅肝石刁柏、牛排、海鱼等等,甚至用于甜品中作为风味调节剂。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的食品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低盐”的薄片空心盐——Alberger,这种盐粒具有空心结构的锥形晶体,表面积大,可以快速溶解,少量使用就能在舌头上迅速产生强大的咸味刺激,减少了食品中食盐的用量。中国食盐处于国家专营阶段,消费者对雪花盐的认知度较低,只有部分一线城市尚处在开发、推广阶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