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甘蓝夜蛾拟瘦姬蜂

甘蓝夜蛾拟瘦姬蜂

甘蓝夜蛾拟瘦姬蜂属于膜翅目姬蜂科的一种昆虫。

形态特征

甘蓝夜蛾拟瘦姬蜂的体长约为16至20毫米,呈现出黄褐色的颜色。其头部带有黄色调,而复眼、单眼座、上颚端齿、翅基片下的第一条纹以及产卵管鞘则呈现黑褐色。整个身体表面光滑,单眼较大且与复眼相连,单眼座显著隆起。复眼在靠近触角窝的位置形成明显的凹陷。上颚弯曲,下端齿位于内部位置;后头脊线明显可见。盾牌上的纵向沟槽较浅,超过了中心位置;小盾片两侧的纵向脊延伸至后方。前翅的小翅室接近三角形形状,小脉位于基脉末端的侧面;后小脉在中央上方的截断处几乎形成了直角。爪子具有梳齿状的结构。腹部扁平,第一节较长,基部两侧的凹陷非常深,气门位于基部三分之一的位置。产卵管鞘长度大约是膜翅厚度的1.5倍。

分布范围

甘蓝夜蛾拟瘦姬蜂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多个省份,包括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等地。

栖息环境

这种昆虫的主要栖息环境包括农田和林区。

寄主与习性

甘蓝夜蛾拟瘦姬蜂是一种单寄生物种,其主要寄主包括东方黏虫、甘蓝夜蛾、棉铃虫烟草夜蛾小地老虎茶黄毒蛾等。这些寄主对多种农作物如棉花、玉米、小麦、甘蓝、烟草和茶叶等造成危害。甘蓝夜蛾拟瘦姬蜂的成虫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当它们寄生于棉铃虫时,通常选择五至六龄期的美国白灯蛾作为目标,将卵产在其体外胸部的一侧。随后,孵化出的幼虫会依附在寄主身上获取营养,直到发育成熟并在尸体附近结茧。形成的蜂茧呈黑色圆筒状,两端略显圆形,长约16毫米,直径约5毫米。甘蓝夜蛾拟瘦姬蜂通过蜂茧过冬,次年四月份开始羽化。在棉田环境中,这种昆虫的活动高峰期一般出现在八月至九月期间。例如,在四川简阳地区,1981年的八月记录到了第三代棉铃虫幼虫被寄生的情况。

参考资料

甘蓝夜蛾春生活习性有哪些?防治方法是什么?_./qfny.3456..2024-11-05

小地老虎的天敌有金星步甲、甘蓝夜蛾拟瘦姬蜂.easylearn..2024-11-05

甘蓝夜蛾-智汇三农.pwsannong..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