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
王艮(1368年—1402年),字敬止,号止斋,吉水县水南镇带元村人。1398年,江西省乡试第一名,为解元。1400年,殿试策对获进士一甲第二名,为榜眼,授翰林院修撰。那年,胡广为状元,王艮为榜眼,李贯为探花,三人全是吉安县人,足见当时吉安文风之鼎盛。
人物生平
洪武元年(1368年),王艮出生。王良很小就失去了父亲。少时,在文昌书院学习。
建文元年(1398年),王艮参加乡试中解元,第二年参加会试,取得第二名。
朱允炆建文二年(1400年),王艮参加殿试。他的策对最好,但刘盈嫌他貌丑,成为庚辰科胡广榜进士第二人,授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太祖实录》《类要》《时政记》等。
建文四年(1402年),京城被朱棣的军队攻陷前一天,王艮饮鸩而亡。惠帝闻听王艮为了他服毒而亡,特派礼部侍郎黄观前往前祭。
明福王时,谥王艮文节,清代时,又追谥为忠节。
人物评价
王艮才华横溢,又精通韵律,他曾依“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一百首》,堪称梅花诗中的珍品。
在传统的“王道”思想的形式下,王艮企图通过“教养之道”实现他社会改革的要求。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反对酷虐的刑罚,实现周初式的理想的“王道”社会。而“养之有道,教之有方”则为实现这一理想的根本途径。在经济方面,主张“务本而节用”,即“众皆归农”,“去天下虚无益之费”,另外他还提出均田定制的要求。在文教方面,王艮主张注重道德教育,“先德行而后文艺”,批评科举制度败坏社会风气,提出了以“乡举里选”的选举制度取而代之的设想。同时。他积极从事平民教育,曾提出“愚夫愚妇皆知所以为学”的理想。王艮生平不喜著述,其作品有《格物要旨》、《勉仁方》、《乐学歌》、《大成歌》等,门人弟子辑其语录、年谱等为《王心斋集》。王艮为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其学具有独特风旨,自成一家。他以布衣狂士,“毅然崛起于草莽鱼盐之中,以道统自任,一时天下之士,率然从之,风动宇内,绵绵数百年不绝”。
家族情况
重要争议
关于王艮的逝世,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一个广泛流传的观点是,他在建文三年(1401年)因病去世,这一说法得到了家谱和解缙所写的《墓表》的支持。另一种主要观点则认为,他于建文四年(1402年)为守节而自尽,这一说法在明代的《吉安志》中有所记载。姜清的《姜氏秘史》同时记录了家谱和这两种说法,并更倾向于认同建文三年的说法。然而,《皇明表忠纪》和《明史》都采用了建文四年自尽殉节的说法。四库馆臣推测,家谱的记载可能出于避免灾祸的考量,因此对殉节一事有所避讳。《光绪带源王氏族谱》载,王艮于“建文辛巳九月初七戌时终。”
轶事典故
王艮、刘俨和彭教,这三个村庄位于泷江的南北两岸,彼此相距大约五里路,因此被称为“五里三状元”。
参考资料
王艮.科举辑萃.2021-09-22
王艮_儒家文献资料汇编_国学导航.国学导航.2021-12-23
《明史》为他立传 这位吉水榜眼死因存疑.鄱湖都昌.2024-08-05
【诗文中的吉水】名扬华夏的才子之乡——江西吉水(五里三状元).掌上吉水.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