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青岛大学药学院

青岛大学药学院

青岛大学药学院前身是194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著名药理学学家徐佐夏教授创建的药理学科。

历史沿革

青岛大学药学院的奠基人为著名药理学家一级教授徐佐夏为原青岛医学院院长兼学科主任,闫应举教授是山东大学医学院(青岛)药理学教研组创建人之一,时任教师6人。在徐佐夏教授的领导下,著译了《简明药理学实习》、《处方学》、《药理学》、《毒理学》等众多书籍,并确定了科研方向为中药药理,最早研究海洋药物河豚毒素等,主持研制了“血压立定片”、“抗哮喘片”等10多种新药;完成了中药甘草松节水苏木枳实、枳壳、海杜果等的药理学研究。

青岛大学医学院药学专业系于2003年成立,以原药理学和化学两个学科为基础联合组建,并于同年开始招收首批四年制本科生。2010年获制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2011年药学院获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六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青岛大学药学系2007年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药学特色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批“十二五”山东省海洋药物创新重点实验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药理学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药理学科曾被批准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现为“十二五”青岛大学重点学科。2013年在原药学系的基础上,青岛大学药学院正式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青岛大学药学院教学机构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设有药理学系、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化学与生药学系、药物代谢与分析学系以及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师资力量

学院有教职员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教授、副教授占3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90%,留学归国人员占80%。药学院院长是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岛大学首席教授王克威,组建了包括中组部姜国辉、郑教授,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晋辉教授在内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团队。

教学建设

药学专业本科专课程总计42门,其中通识教育课程17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25门。主干学科为药学、化学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

学科建设

设有药学本科专业,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以及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制药工程硕士点。

青岛大学药学学科是青岛大学“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建设的一流学科。到2020年,药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力争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人才培养质量稳居山东省前2位,药学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20位。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药学特色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海洋药物创新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青岛大学药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办学条件优良。近5年来共计立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获得经费资助19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126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获得省市各级科研奖励6项。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3720万元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青岛大学药学院.2016-06-30

学院简介.青岛大学药学院.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