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佩韦斋辑闻

佩韦斋辑闻

《佩韦斋辑闻》是由宋代学者俞德邻所著的一部古籍,共分为四卷。书中主要探讨了经史方面的内容,并涉及到了当时的实际事件以及文学艺术。作者对这些主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讨论,其中部分内容具有创新性,但也有一些观点被认为过于牵强附会。

古籍简介

《佩韦斋辑闻》是一部由宋朝学者俞德邻创作的书籍,全书共计四卷。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原籍永嘉县,后迁居京口。他在咸淳癸酉年间被选为进士,但在南宋灭亡后未再入仕,选择隐居直至去世。此书的主要内容是对经史的研究,同时也包含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作品的分析。总体来说,书中所述内容均经过详细考证,可信度较高,不同于一般的传闻轶事。然而,在第四卷中专门讨论四书的部分,有些观点显得较为新颖,但有时也会出现过度解释的情况。比如,对于九合诸侯的说法,他认为自庄公十五年两次在鄄地聚会开始,齐桓公才真正称霸,直到葵丘大会为止,因此称为九合。而对于孔子齐国听到韶乐的故事,他则认为孔子是因为担心陈氏家族的强大而导致齐国即将陷入混乱,才会如此沉迷于音乐。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解读,如把匏瓜系而不食理解为用绳索捆绑以便渡河,引用《诗经》和《庄子》作为证据。还有,当孔子在卫国敲打磬的时候,他认为这是为了通过声音来区分高低贵贱的社会地位。尽管这些观点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解释,但由于它们属于永嘉学派的一种独特见解,所以仍然值得保留。

参考资料

佩韦斋辑闻.个人图书馆.2024-09-12

俞德邻.古诗文网.2024-09-12

诗经.豆瓣读书.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