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致力于解决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面临的科技难题,通过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动渔业生态环境的应用和发展。实验室聚焦于渔业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水生生物保护等领域,旨在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研究领域

养殖水域环境容量、污染调控与环境修复技术研究

实验室着重研究了养殖水域的环境容量、污染调控以及环境修复技术。通过对典型浅海网箱养殖渔场和养殖池塘的环境污染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式。同时,实验室还研发并推广了以有益微生物为基础的渔业生态环境调节剂和健康水产养殖产品,并建立了相关的示范区域。此外,实验室还开展了人工鱼礁技术的研究,并探讨了增养殖水域富营养化与赤潮发生之间的关系。

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和养殖种类的影响研究

实验室重点关注了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和养殖种类的影响。通过对重要渔场生态环境变化、水产种质资源和渔业资源变化的研究,掌握了影响渔业资源兴衰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来源。实验室还研究了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渔用药物对主要水产经济种类的影响效应,确定了污染物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产生的影响阈值浓度、急性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以及在水产经济种类体内的残留时间。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实验室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实验室不仅改进和完善了渔业水环境、沉积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常规监测技术,还建立了规范的渔业环境常规监测技术体系。此外,实验室还研究了渔业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渔业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模式,并将GIS技术应用于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开发了渔业生态环境地理信息数据库。实验室还在贝类毒素检测技术上取得了进展,完善了HPLC检测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赤潮监测。

渔业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的研究与保护

实验室对南海区渔业生物多样性及优势种组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渔业资源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实验室特别关注了中华白海豚和小型鲸豚类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尤其是珠江口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其行为的影响。

渔业环境污染与水产病害发生关系及防治技术研究

实验室研究了环境污染与养殖海水鱼类细菌病及病毒病、养殖对虾属病毒病、养殖鲍鱼病害及其他经济贝类病害的发生关系。实验室还研究了养殖虾类病毒病的垂直传播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并开发了鱼类和贝类病害的快速诊断技术。

参考资料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020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南海水产研究所 .2024-11-11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开放基金.南海水产研究所 .2024-11-11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水产研究所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