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锡
康锡(1184-1231),字伯禄,宁晋县人,金朝官员。崇庆二年进士,初任栎阳簿,后任御史,弹劾侯挚、师安石等人。认为他们不是相材,因亲近宗室撒合而声势熏灼,请求调离中央。后任右司都事、京南、路司农丞,河中路治中,充行尚书六部郎中。在河中被蒙古帝国军队攻克后,康锡跟随军队南奔,途中船只遇袭,康锡投水而死。康锡为人气质重厚,公家之事皆知无不为。他与雷渊、冀禹锡、宋九锡等名士同科及第,共数十人。
正文
康锡(一一八四~一二三一)字伯禄,宁晋人。崇庆二年进士,同年登第者有雷渊、冀禹锡、宋九嘉等名士数十人,世以比唐时龙虎榜。初授栎阳簿,警巡判官,辟彭原令,补省掾。迁开封府判官,拜监察御史。选授右司都事、南京路司农丞。出为河中府治中,充行尚书六部郎中。正大八年十二月,蒙古军攻河中府,城陷,投水而死,年四十八。
《金史》称:康锡,字伯禄,赵州人。至宁元年进士。正大初,由省掾拜御史,劾侯挚、师安石非相材,近侍局宗室撒合辇声势熏灼,请托公行,不可使在禁近,时论之。转右司都事、京南路司农丞,为河中路治中。河中破,从时帅率兵南奔,济河,船败死。为人气质重厚,公家之事无不为,与雷渊、翼禹锡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