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张华(1958年10月——1982年7月11日),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77年1月入伍,黑龙江省虎林人,生前系原空军军医大学二大队学员。
1958年10月,张华出生在黑龙江省一个军人家庭之中。1977年,张华加入了沈阳军区空军的行列。1979年8月,张华凭借其杰出的学术表现,成功考入了第四军医大学的空军医学系。1982年7月11日上午9点多,张华前往西安康复路北口设摊裁缝处修改衬衣,听到有人掉入粪池求救。他丢下物品,跨过马路,迅速跳入粪池救人。但由于甲烷熏昏,最终与被救者一同昏迷。经多人合力施救后,他们被成功救出,但张华最终不治身亡。
张华为救落入粪池的69岁掏粪老人魏志德光荣牺牲,年仅24 岁。张华牺牲后,中央军委追授他为“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革命烈士。2016年4月1日,张华烈士纪念碑迁建仪式顺利举行。2009年,张华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人物生平
1958年,张华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一个革命军人家庭。小学、中学时,他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地方农场劳动时,他是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干部。
高中毕业后,张华上山下乡,来到饶河“五七大学”农场,被选为知青负责人。在饶河农场劳动的1年多时间里,曾出席过共青团饶河县代表大会、县劳模大会和先进知识青年代表大会。
1977年1月,张华应征入伍。在部队,他是先进战士,多次受到奖励,入伍两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1978年,部队推荐张华参加高考,都未被录取。
1979年8月,以优异成绩考入空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并于1979年8月25日入党。在校三年的25次考试,多半成绩都在80分以上,最好的数学成绩达到97分,被誉为“军营里的好战士,校园里的好学员”。
1982年7月,张华因跳入化粪池营救一位不慎落入池中的老农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人物事件
好人好事
1969年初春,11岁的张华和朋友一块在江边玩耍,突然冰面发生断裂,一块裂冰载着一名小伙伴顺流直下,十分危急,其他小朋友吓得嘶声乱叫:“救人啊,快救人啊!”小张华看到这个情景,二话没说,就向冰面冲去。一个小伙伴一把抓住他,说:“不行,太危险!”张华回过头坚决地说:“我们发过誓要向先烈学习,救人要紧!”他飞快地跑下小坡,跳进刺骨的江水,奋力游到江中,抓住了断冰上小朋友的手。在小冰块倾翻的瞬间,勇敢地跃上另一块更大的冰块,最后终于成功上了岸。
1976年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对已经是农场团支书的张华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火势很凶猛,一丈多高的火头,喷着黑色的烟云,吞噬着一人多高的枯草,向着不远处的森林席卷而去。张华带着他的同学们,在森林和荒原间,用刀割、用手拔、用树枝抽,拼命想开辟出一条防火道来,但是风太猛、火太大,蔓延的火势一旦烧到森林,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不能再犹豫了!张华看了看大家,突然有了主意,二话没说,俯身倒地,在枯草中滚了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大家立刻学着他的样子,向枯草、荆棘丛中滚去,很快形成了一条防火道,火势蔓延到压平的枯草时得不到充分燃烧,一下子弱了下去,大家趁机扑打,终于消除了火苗。
1979年初秋,21岁的张华跨进了空军军医大学的校门,成为空军医学系的学员。
张华的学习底子差,但他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在校三年的25次考试,多半都在80分以上,最好的数学成绩达到97分。被誉为“军营里的好战士,校园里的好学员”。
1980年暑假期间,他乘车回东北家乡。有一位孕妇回南方生孩子,没想到在旅途中早产,只好倒车返回工作单位。产妇身体虚弱,归途尚远,举目无亲,急得落泪。张华看到了,主动端水送饭,热情照顾。他和产妇下车后,把产妇和婴儿送到自己姨家,并设法与产妇的丈夫取得联系,然后才放心地登车北去。
英勇救人
1982年7月,张华因跳入化粪池营救一位不慎落入池中的老农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1982年7月11日,西安康复路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像往常一样热闹。突然,从附近传来呼救声。在一个老旧厕所后边,69岁的掏粪老汉魏志德在三米多深的化粪池里工作时,被有毒甲烷熏到,跌入粪池。恰好路过此处的张华赶到现场时,魏志德已经俯卧在粪水里,只有头发露在外面,好心人李正学正要下去救人。张华一把拉住他说:“你年龄大,我下去。”
他沿着竹梯下到粪池,一手抓紧梯子,一手从一米外拽过老汉,抱在腰间,向着粪池上的人群喊:“快放绳子,人还活着……”话音未落,浓烈的沼气也把张华熏倒了。“扑通”一声,他同老汉一起跌入粪水之中。当群众把张华救出来送进医院时,他因严重中毒窒息时间过长,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牺牲时年仅24岁。
获得荣誉
张华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时,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四次被评为标兵;在饶河农场劳动的1年多时间里,他被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干部。
张华牺牲后,中央军委追授他为“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军以他为榜样,努力把自己锻炼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空军军医大学给张华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983年6月7日,在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张华烈士被称赞为全国十大英模之一。在2009年度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张华以高票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张华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父亲:张文良,中共党员
母亲:潘英花,中共党员
人物评价
“张华的事迹和高尚人格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在精神道德领域的进步,张华是当之无愧的精神模范和青年代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专家王晓勇 评)
“张华短暂而又光辉的人生,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会给人们树起了前进的丰碑。”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评)
纪念活动
追认烈士
张华牺牲后,空军军医大学党委作出决定,给张华同志记一等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解放军总后勤部党委作出向张华同志学习的决定;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共陕西省委、西安市委等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团体,也先后发出向张华同志学习的通知和号召。
1982年他被中央军委追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第四军医大学给他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立碑揭幕
2016年4月1日8时30分,西安市康复路南口丹尼尔商场门口附近,张华烈士纪念碑迁建仪式顺利举行。
2016年清明节前夕,为纪念34年前为抢救落入粪池老农而献出生命的空军军医大学年轻学员张华,第四军医大学专门为张华烈士举行了立碑揭幕仪式。这尊雕像就坐落在当年张华牺牲地附近的西安市康复路南口。
当年,张华被中央军委授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大学生”荣誉称号。2009年,张华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100位人物”。
永远缅怀
尽管张华烈士已离世三十多年了,但在第四军医大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华班”一直延续至今。学校特意在每一届“张华班”的宿舍里,都安排一个专门的“张华铺位”,成为激励学员们奋发学习的精神动力。
空军军医大学张华班学员陈震:每天我们都是轮流给他把被子叠一下,然后把他的装备,放得和我们完全一样,因为他毕竟是整个四医大的一个标志,我们就是在缅怀他这种精神。
为此四医大还专门成立了“张华传人”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开展医疗义诊、关注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承张华精神,争做张华传人。
第四军医大学张华连连长陈骏:张华服务者志愿大队,每周都会有义诊、每月都会有专项的献血以及帮扶,就是致力于让我们的医术,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对象。
空军军医大学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李杰:作为一名医生的话我们就要肩负起救死扶伤的一个职责,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第四军医大学张华模拟连指导员涂冰:我为自己能够站在张华传人的序列里,而感到荣耀和自豪。继承先辈遗志的接力棒,历史的交到了我们这代人手中,跑好这一棒我们责无旁贷。
后世纪念
向烈士学习
张华牺牲后,他的事迹经报纸、广播电台宣传后,引起强烈反响。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陕西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分别发出了向张华烈士学习的通知、决定、号召。
烈士纪念碑
1984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在张华牺牲原址立碑。2014年7月,为康复路拓宽改造和经九路南北贯通,原碑移至校内陈列。
2016年1日上午,张华烈士纪念碑新碑落成仪式在西安市举行。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伟、团省委副书记单舒平、四医大校长张士涛、四医大政委季志宏共同为张华烈士纪念碑揭碑。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代表、“张华连”全体学员和“张华传人”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隆重集会,对张华烈士寄予深切缅怀。
参考资料
张华简介.中国军网.2021-12-07
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张华.共产党员网.2024-02-28
烈士张华魂归故里 曾救落入粪池69岁老人(组图)--军事.人民网.2021-12-07
张华.中国军网.2024-02-27
“最美奋斗者”名单.新华网.2024-02-28
勇救落入粪池老农牺牲的大学生张华.中国军网.2019-08-01
五四运动100周年|张华:他舍身救老农 引发价值观大讨论|老农|-综合新闻.华商网新闻.2021-12-07
我校张华烈士被中宣部等九部委评为 “最美奋斗者”.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新闻网.2021-12-07
张华烈士纪念碑揭幕 跳入粪坑救人被熏倒牺牲.腾讯网.201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