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饶河县

饶河县

饶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下辖县,地处双鸭山市东北部,三江平原东部边缘,北接同江市抚远市,西连富锦市,西南毗邻宝清县,南傍虎林市,东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县域面积6765平方千米,边境线长128千米,下辖4个镇、5个乡,截至2023年户籍人口为132397人。全县有22个民族,有1个赫哲族乡和3个朝鲜族村,其中四排乡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赫哲族乡之一。饶河县县政府驻地位于饶河镇通江街99号。

饶河县境内有乌苏里江挠力河两大水系,均属于黑龙江水系。乌苏里江为本县最大河流,发源于俄罗斯境内。挠力河为本县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完达山脉哈丹岭东坡。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江河泡沼及洪泛地4种类型。气候类型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位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四季分明。饶河县因挠力河得名。县境域周秦前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地,隋为渤海国之号室部,唐为渤海国所属之怀远府(今同江)及安远府(今俄属伊曼附近)所辖。民国六年(1917年)迁挠力河口(今东安镇)。民国十四年(1925年)迁团山子(今县城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3日,饶河县划归合江省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牡丹江省,饶河县又划入牡丹江省版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撤销牡丹江省,仍归合江省。1949年5月撤销合江省建制,并入松江省。1954年6月,撤销松江省建制,合并为黑龙江省,饶河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64年6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虎饶县,恢复虎林县和饶河县。10月10日,虎林县和饶河县两县正式分开。

饶河县依托生态资源、口岸区位等优势,形成了以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外贸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23年,饶河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44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85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012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第三产业增加值2257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为64:4:32。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5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

饶河县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积淀厚重,作为全省12个国家一类革命老区之一和中国赫哲族民间文化之乡,是赫哲故里、抗联文化、知青文化重要发祥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乌苏里江中国湿地公园、千鸟湖国家湿地公园、喀尔喀山国家级世界地质公园等6个国家级特色旅游景区。2022年,饶河县入选全国农产品生产贡献力百强县名单。2023年,饶河县获得“2023年度地理标志优秀组织”荣誉。2024年,饶河县获评“中国生态食材之乡”生态食材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名称由来

因挠力河得名。挠力河,是由“诺罗”转音而来。“诺罗”系满语,其意为“禽鸟众多之地”。

历史沿革

明代之前

周秦以前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地,北朝时属勿吉,隋为粟末靺鞨之号室部,唐为渤海国所属之怀远府(今同江)及安远府(今俄属伊曼附近)所辖。

辽为东京道之颇阿里部(今俄属之伯力),金为辽上京遗址道之速频路,元为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水达达路

明清时期

明属奴尔干都司,永乐十二年(1414年)设失儿兀赤卫(今马架子以北二公里)。

清代宁古塔将军,雍正五年(1727年)改归三姓副都统(今依兰县),咸丰九年(1859年)设挠力河口卡伦,宣统元年(1909年)始建饶河县治于小佳气河(今小佳河镇河西岸)。

民国时期

民国六年(1917年)迁挠力河口(今东安镇)。民国十四年(1925年)迁团山子(今县城址)。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本侵占饶河后,饶河县划归三江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3日,日本投降,东北光复,饶河县划归合江省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牡丹江省,饶河县又划入牡丹江省版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撤销牡丹江省,仍归合江省。1949年5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撤销合江省并入松江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6月,撤销松江省建制,合并为黑龙江省省,饶河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将虎林市、饶河两县合并为虎饶县,县人民委员会驻虎林镇,隶属牡丹江专区。1964年6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虎饶县,恢复虎林县和饶河县;10月10日,虎林县和饶河县两县正式分开。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饶河县地处双鸭山市东北地区部、三江平原东部边缘,位于东经133°07′26″-134°20′16″、北纬46°30′44″-47°34′26″,东西横距75.35千米,南北纵距113.6千米。东以乌苏里江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比金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28千米。北接同江市抚远市,西连富锦市,西南毗邻宝清县,南傍虎林市。截至2024年1月,饶河县县域面积6765平方公里。

气候

饶河县为北温带气候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黑龙江省内第三积温带。四季分明,冬季长,降水偏少,气候干燥而严寒;夏季短促,降水集中,气候湿润而温热;春季回暖快,昼夜温差较大,多西南大风;秋季降温急骤,山区常有过早霜冻出现。全年平均气温为2.7℃,平均年降水量为579.7毫米,年日照时数2343.3小时,夏季(6月至8月)平均温度20.4℃。

地质

饶河县位于西锡霍特地椿褶皱系西缘,完达山中生代地槽褶皱带内,境内早中生代(主要指三叠、早侏罗世早期)地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尤以印支期超基性岩混杂堆积及深海相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为发育,显示优地槽发展阶段的特征,早侏罗为早期发生印支运动,形成了复杂的各种地质构造、晚中生代(早侏罗近晚期和白垩纪)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沉积作用的陆海交互相和陆相为主,岩浆活动规模小,地质构造简单,新生代以断陷为主。

地形地貌

饶河县位于那达岭中生板块俯冲带北缘,地处完达山东北段。东部、北部为平原区,西部和南部为山地丘陵区。地形比较复杂,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多样,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江河泡沼及洪泛地4种类型。

山地丘陵主要位于中南部,完达山东北支脉那丹哈达拉岭由西南向东北纵贯全境,绵延130余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300米。境内山脉最高峰为皮克山,位于饶河县西南与虎林市交界处,海拔823.9米。第二高峰为大顶子山,位于饶河县中部,海拔801米。台地位于丘陵与平原间过渡地带,挠力河以北、别拉洪河以南以及那丹哈达拉岭以东,乌苏里江以西地区,因流水切制作用,呈裙状分布。平原主要分布在挠力河两岸、别拉洪河南岸及乌苏里江西岸,平均海拔高度为60米,面积为249553公顷。江河泡沼及洪泛地主要分布在挠力河、别拉洪河及乌苏里江沿岸,平均海拔高度为40米,面积5644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5%。

水文

饶河县全域拥有1江39河。饶河县有乌苏里江和挠力河两大水系,均属于黑龙江省水系。乌苏里江为最大河流,乌苏里江水系也是世界上公认没有污染的河流之一,发源于俄罗斯境内,由南向北于伯力附近注入黑龙江。河流全长719公里,总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南至外七里沁河流入饶河县境内,流经境内长度128公里,至瓦盆窑阿布胶河口出境流入抚远市境。挠力河为第二条大河流,发源于完达山脉哈丹岭东坡,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宝清县富锦市七台河市境内的黑山,贯穿饶河县后,于东安镇流入乌苏里江。干流长596公里,流域面积为23589平方公里。

土壤

土壤主要以黑土草甸土、沼泽土为主,土壤中养分较高,有机质、氮、钾含量极为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饶河县是典型的农业县,截至2023年,区域耕地474万亩(县属面积136.5万亩),耕地平坦,耕层深厚,土壤结构及基础肥力较好。

森林资源

饶河县森林资源面积3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1%,人均占有林地2.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822万立方米。主要有果子松水曲柳木本植物20余种、灌木100余种,药用植物300多种,山野菜20余种,食用菌10余种。截至2024年1月,饶河县已建设红松坚果林5000亩。

矿产资源

饶河县非金属类的有高岭土碳酸钙花岗石超基性岩、伊里石等。金属类的有铜、镍、金、铁、锌、锡、铝等。

生物资源

饶河县境内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苔藓植物、真菌类植物和其他等五类野生植物资源,野生药用植物有人参、黄檗、冬青、平贝母五味子刺五加、龙胆草等140余种。野生食用真菌有猴头、木耳、黄蘑榛蘑等20余种。还有山葡萄山荆子、猕猴桃、狗枣等山野果20余种和蕨菜、刺嫩芽、通泉草黄花菜山野菜30余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饶河县野生动物有东北虎、马鹿亚洲黑熊、野猪、东方狍狐属原麝欧洲狗獾、灰鼠、麝鼠、貂、貉等16余种。

植物

饶河县林下资源富集,有红松等木本植物20余种、灌木100余种,药用植物300多种,山野菜20余种,食用菌10余种。

自然保护区

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饶河县境内,与俄罗斯哈巴边区比金市隔江相望,保护区总面积为660027公顷,核心区面积270132公顷、缓冲区面积54379公顷、实验区面积335516公顷。截至2023年底,保护区内现有蜂群总数4.5万群,蜂场552个,养蜂从业人员1500人,蜂蜜产量1578吨;蜂产品加工企业13家,合作社发展到47家;年加工能力12385吨,有蜜、粉、胶、浆四大系列120余个品种。1980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饶河县境内建立东北黑蜂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东北黑蜂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唯一国家级蜂种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东北黑蜂及蜜源植物

大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大佳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饶河县,东靠乌苏里江,北临挠力河,总面积71932公顷,是三文鱼洄游乌苏里江的繁育场,也是野生东北虎来往于中俄两国的重要通道,还是东北亚候鸟的家园和驿站、“三花五罗”等名贵江鱼的栖息地。区内沼泽连片、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水禽多样性尤为丰富。每年停栖的鸟类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天鹅、鸳鸯、白额雁等60余种;还有黑龙江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绿头鸭、苍鹭凤头䴙䴘等。

千鸟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3年8月2日,千鸟湖湿地占地11万亩,是国内现存较为完整、秀美并具备湿地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湿地内水系发达,水资源较为丰富,享有“中国十大最美湿地”“中华十大生态亲水美景”等美誉。主要植物有500种、鸟类89种、兽类25种,丹顶鹤、东方白鹤等8种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自然灾害

饶河县为农业县,地理纬度高,地形复杂,地表差异大,气候灾害较为频繁。对全县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及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局地暴雨等。如2014年11月12-14日,饶河县出现大风降雪天气,造成600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00余公顷,绝收2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月,饶河县下辖4个镇、5个乡,79个行政村,另辖5个国营农场和11个森工林场,政府驻地为饶河县饶河镇通江街99号。

参考资料

政治

截至2024年5月

人口

人口数量

2020年,饶河县常住人口为13051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9632人相比,减少19113人,下降12.77%,年平均下降1.36%。

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33912人。人口出生率为2.89‰,死亡率为6.35‰,人口自然增长率-3.46‰。城镇人口97504人,比重72.8%;乡村人口36408人,比重27.2%。男性67314人,比重50.3%;女性66598人,比重49.7%。

2023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32397人。人口出生率为2.77‰,死亡率为8.13‰,人口自然增长率-5.36‰。城镇人口95959人,比重72.5%;乡村人口36438人,比重27.5%。男性66497人,比重50.2%;女性65900人,比重49.8%。

民族

截至2024年1月,饶河县共有27个民族,全县有1个赫哲族乡和3个朝鲜族村,四排赫哲族乡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赫哲族乡之一。境内少数民族主要以赫哲族、朝鲜族、满族等6个少数民族为主。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各派约有6个品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

经济

综述

2023年,饶河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144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85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012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第三产业增加值2257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为64:4:32。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5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72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3元,同比增长9.2%。

2023年,全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21万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9381万元,同比增长14.5%。在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2760元;企业所得税786万元;个人所得税593万元。一般公共财政支出267779万元,同比增长22.5%。其中教育支出2700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2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032万元。

第一产业

2023年,全县粮食产量195.2万吨,其中水稻产量112.4万吨,玉米产量71.1万吨,大豆产量11.6万吨。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2.8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29.8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62.6万亩,大豆播种面积89.8万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4.5%。农业机械总动力41.16万千瓦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8.85%。全县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为14571头和37673头;牛和羊出栏量分别为5091头和14007只。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分别为3026吨、888吨、245吨和362吨。禽蛋和生牛奶产量分别为627吨和145吨。

全县水域宜渔自然水面达12万亩,自然水库、池塘及泡沼水产养殖多数处于“人放天养、自然增殖”初级状态,具备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条件,以“三花五罗”为代表的乌苏里江鱼品种丰富。2022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3395吨,产值达到8812万元。

第二产业

2023年,饶河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下降58.1%。其中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1.8亿元,同比下降51.4%;电力供应企业工业总产值1.7亿元,同比下降3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484万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饶河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00万元,同比下降18.4%。商品房销售面积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21万元,同比增长7.7%。外贸进出口总额126769万元,同比增长27%,其中进口额68295万元,同比下降1.6%;出口额58475万元,同比增长92.3%。

2023年年末,饶河县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22401万元,比年初增加154972万元,增长17.8%。其中,住户存款896105万元,比年初增加116195万元,增长14.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88750万元,比年初增加238274万元,增长52.9%。

经济功能区

黑龙江省饶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由东北黑蜂产业园区和绿色产业园区构成。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69.67公顷,基本实现“七通一平”(电力、燃气、供热、供水、通信、道路、治污和土地平整)。截至2023年3月24日,已入驻企业8家,投产企业6家,初步形成以东北黑蜂产品加工、粮食精深加工等为主的生产加工体系。

十四五,饶河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集粮食(稻米)、蜂蜜、果蔬、中药材、水产品等食品加工及木材、秸秆加工、信息与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加工贸易工业园区和双鸭山市中俄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饶河经济开发区有主导产业东北黑蜂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农林产品加工,重点项目有饶河东北黑蜂产业集团、黑龙江省省杨家蜂业有限公司、饶河县中顺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饶河县大顶子山粮食集团、双鸭山天意河米业有限公司。

社会

教育

2022年,饶河县普通高中2所,招生491人,在校生1526人,毕业生514人,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77.97%;普通初中5所,普通小学9所,村办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其中初中招生1055人,在校生2963人,毕业生1144人;小学招生754人,在校生5294人,毕业生1065人;幼儿园22所,在园人数2196人。

2023年,饶河县共有普通高中2所,招生558人,高考二表以上上线率76.73%。普通初中5所,普通小学9所,村办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幼儿园22所,在园人数1881人。

卫生健康

2022年,饶河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0个,医院、卫生院11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791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30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7人,注册护士34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7人,卫计生综合执法局1个,卫生技术人员6人,乡镇卫生院9个,床位98张,卫生技术人员130人。

截至2023年末,饶河县共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721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5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20人。乡镇卫生院9个,床位97张,卫生技术人员122人。

文化事业

2022年,饶河县有艺术表演团体74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9个,社区文化站4个,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博物馆1所,中短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饶河县博物馆现内设古代历史展厅,红色革命展厅,少数民族展厅,《乌苏里船歌》专题展厅,以及临时展馆。博物馆现有藏品350余件,馆内主要陈列赫哲族发展史料历史渊源、赫哲族传统工艺品、饶河建党史、抗联七军战斗史等资料和图片。

科技

饶河县积极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软件的融合创新,鼓励企业创新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以及数据安全等各环节的新型商业模式,开发面向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服务。

体育

2018年9月15日,饶河县委宣传部在县中俄经贸文化交流中心广场举行了2018年“舞动饶河·全民健身”快乐舞步健身操大赛。

2023年7月14日,“李宁•红双喜杯”“中国乒协会员联赛黑龙江饶河•人保财险站活动”在饶河县中俄文体交流中心举行。2023年7月22日至23日,饶河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饶河2023中俄户外嘉年华”活动。2024年1月12日,饶河县举行2023—2024年度中小学生冰雪运动会暨第三十六届中小学生速滑比赛。

人居环境

2022年,饶河县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共投入资金64.885万元,2426人次,出动车辆170台次,清理大型垃圾堆18个,清理垃圾119吨,清理边沟62公里,清理柴草垛58处,清理农户庭院358户,修复杖墙栅栏48处。

社会保障

2022年,饶河县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县参加社保养老保险的企业人数9034人,缴费3433人,退休3742人,城乡居民参加社保养老保险的人数17752人,缴费9469人,退休8283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3758人,退休人数2799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402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13500人,其中在职8056人,退休544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居民人数43377人。城镇居民有1522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有1857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交通

截至2016年末饶河县道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21.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5.9580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量完成68.4万吨,货物周转量1.5444亿吨公里;饶河口岸出入境客运量达到1.9146万人次,出入境车辆1033辆次;货运量7240吨。全县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4万人次,货运量1.188万吨,货运周转量4.156万吨公里。

自2023年1月11日饶河口岸货物运输业务正式通关,饶河口岸进出口业务有序开展。截止2024年1月30日,饶河口岸共计进出口货物310吨,其中,进口货物78吨,有钨矿砂和板材;出口货物232吨,主要有玩具、日用百货、汽车配件和采暖设施等。

公路

饶河县公路全部里程为669.306公里,省道三条164.108公里,县道四条115.056公里,乡道三十条281.743公里,村道三十二条108.399公里。饶河县国省干线饶河—抚远公路53.505公里,虎头—饶河公路为60.162公里,依兰—饶河公路为50.441公里,县级公路大和镇—五林洞公路15.809公里、大岱—小佳河公路64.777公里,向阳—江口17.365公里,为四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永幸—镇江17.105公里。

2023年10月,饶河县国道饶盖公路大岱林场至红旗岭段改扩建项目,路基工程完成82.8%、桥涵工程完成89.3%,省道小亮公路小佳河至河北大桥段改扩建工程已立项批复并下达投资计划。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个路段25.991公里,双河至山河完成总工程量的65%,山里乡至新利村完成总工程量的55%,大佳河乡至桦林村完成总工程量的95%;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9座,完成总工程量的70%。

航运

饶河县境内拥有航道128公里,营业性水路运输企业6家,国际运输1家,旅客运输2家,货物运输3家。各类营运船舶19艘(轮渡2艘、货船6艘、客船18艘),经营项目包括国际车客渡船运输、普通货船运输及旅游运输。经营性港口码头9座(陆路码头4座、浮动码头5座)。

1989年4月,饶河口岸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国际客货运输口岸,是双鸭山市唯一对外开放的口岸。口岸设计年过货量25万吨,日过客400人,是中俄及欧亚陆海联运的桥梁和联结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纽带。2016年全县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4万人次,货运量1.188万吨,货运周转量4.156万吨公里。2024年,饶河口岸明水期客货运输正式通关,通关首航当天,饶河口岸出入境人数35人次,出入境车辆6台次。

公共交通

饶河县客运线路57条,其中省批客运线路23条,市批客运线路8条,县内客运线路26条。全县共有乡镇级客运站11个,农村停靠站12个。农村客运线路33条、营运客车57辆,公交车辆71台、公交线路6条、出租车417辆、停靠站74个、调度中心2500平米,以及停车场3000平米,公交首末站16个。

人文

饶河县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积淀厚重,作为全省12个国家一类革命老区之一和中国赫哲族民间文化之乡,是赫哲故里,是抗联文化、知青文化重要发祥地。小南山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中国北部最早的陶器、世界上最早和最多的玉器,饶河还被誉为东方渔猎文明的摇篮、“阿速江畔金字塔”。

红色文化

饶河县是建党较早的革命老区。20世纪30年代,抗日七军始建于此,抗日将领崔庸键、陈永久、李学福、陈雷、李敏等革命活动家在饶河留下了革命足迹。抗联七军与侵华日军在饶河开展过多次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游击队曾给敌人以难以愈合的重创。饶河人民具有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1962年至1969年9月11日,长达八年之久的反干涉斗争及支援前线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饶河人民戍边保国,为国家、为前线、为胜利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

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饶河镇小南山主峰下缓坡处。1986年9月3日,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落成,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纪念碑由花岗石石及钢筋混凝土构成,碑高16.6米,碑座呈方形,设两层平台,每层高2米左右,四周围有雕刻着松针、松果图案的石栏杆。碑身表面为镶嵌青灰色大理石。碑身顶端坐落着一位抗联战士持枪前进的雕像,高6.9米,全部由花岗岩制成。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抗日先烈,激励后人,由中共饶河县委、县政府修建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题字“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碑体背面题词“抗日先烈,永昭千秋”。饶河县为东北地区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前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委员长催镛键,曾任抗联七军参谋长,转战饶、富、虎、宝一带。1965年催来华访问时,提出在饶河小南山建立抗日纪念塔,得到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拨款70万元,后逢“文化大革命”,工程半途而废,1985年再次由省人民政府拨款,县民政局局长鲁春刚主任持建务,1986年9月3日落成典礼。现已成为饶河县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基地之一。

文物古迹

小南山遗址

小南山遗址位于乌苏里江左岸,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1958年被发现,1971年、1980年、1991年做过小规模考古工作。2015年~2017年、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饶河县文物管理所连续发掘,总面积1600平方米。已确认遗址存在五支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时间跨度15000余年。遗址还发现东亚地区系统用玉的最早证据。2019年,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8月8日,饶河县发掘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项目伊玛堪、国家级非遗项目赫哲族嫁令阔、省级非遗项目东北黑蜂养殖技艺及市级非遗项目共计18项。

伊玛堪

伊玛堪是赫哲族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是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内容以原始渔猎生产生活实践和少数民族神话故事为主。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填补黑龙江省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赫哲族嫁令阔

嫁令阔是赫哲族民歌中的一种,意即小调、小曲,流行于双鸭山市佳木斯市赫哲族族地区。从歌词内容和曲调变化看,可分为5类:一是历史性的古歌,二是祭仪中的神歌,三是生活中的风俗歌,四是回忆性的倾诉歌,五是新生活的赞美歌。嫁令阔主要靠口头流传,素材大多源于他们的祈渔、织网、捕鱼、食鱼等生活。节奏简洁明快,有“歌在船头,唱在浪中”之意,曲调和节奏大都出于划船动作,具有渔家歌谣特点,既好听又上口,容易记忆和传唱。2021年6月10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北黑蜂养殖技艺

1918年,邹兆云养蜂员从俄罗斯带回15箱黑蜂,在饶河县境内苇子沟饲养,是东北黑峰的原种。他开始在饶河广收门徒,传授养蜂技术。在几代养蜂人接续传承和用心呵护下,培育出了具有特殊性状的饶河东北黑蜂群体,集中了世界四大著名蜂种的主要优良性状。饶河县东北黑蜂养殖技艺始自上世纪20年代,经30年发展,至上世纪50年代,于1978年中国北京养蜂研究所将其名定为“中国黑蜂”,又称“东北黑蜂”或“乌苏里黑蜂”,是世界优良蜂种之一。

习俗

饶河县有“伊玛堪”“嫁令阔”“萨满舞”“食鱼习俗”等典型代表特色文化,鱼皮画白桦画等独具特色民俗手工艺,“开江节”“河灯节”等文化活动。

开江节

开江节由祭祀天神、祭祀河神、文艺汇演三部分组成,赫哲族渔民在江边摆上贡品,跳起“萨满舞”,沿用千年祭祀河神祭拜仪式,跪拜乌苏里江,以此表达边疆儿女对母亲河的恭敬和热爱,希望得到水中神灵的庇佑,祛病祈福,驱灾辟邪,保佑渔民丰收平安,边民生活幸福。

“开江节”从“开江取水”民族文化内涵的庄重仪式开始,表达了赫哲人民受益于水、珍惜水资源的感恩情怀。在开江节上,赫哲族老渔民完整地展现从醒网、取水、祭江到抛洒全过程。

饮食

刨鱼花

赫哲族人以渔为生,以鱼为食,开创出本民族独特的食鱼方法——杀生鱼、塔拉哈、刨鱼花、炒鱼毛等。吃鱼方法有很多种,为了将鱼保存在冬天食用,便把鱼晾晒和腌制起来,或炒成鱼毛存放起来,俗称炒鱼毛。杀生鱼在赫哲族中很是流行,多选用鲟鱼、鳇鱼和鲤鱼。刨鱼花也是赫哲族人冬季吃鳢科的一种特殊方法,先将冻鱼的皮用刀削掉,后用刀或刨子将鱼削成刨花一样的薄片,再加上一些盐。

塔拉哈

塔拉哈有鲜明地域民族传统饮食特点,赫哲族先民们以渔猎为生,食鱼自然有民族的风俗特色,在他们的渔猎生产生活中,发明了塔拉哈传统烤制技法。传统赫哲人烤制塔拉哈选料是很讲究的,以幼鲟幼鳇烤制出来的才是精品。现在烤制塔拉哈,因幼鲟幼鳇国家已明令禁捕,人们多以鲤鱼,草鱼为料,在切肉时要切成小指宽的条状,抹上细盐,再用鲜木棍把带着肉条的鱼皮穿起来便可烤制。

特色产品

刺五加

刺五加茶是选用东北完达山脉野生刺五加叶为原料,采用人工精选而成的纯绿色健康饮品。刺五加,常服,补气、生血、助眠、安神、强身。刺五加叶采摘自那丹山脉天然森林,采集香椿3-4cm的嫩叶,口感香甜醇正,安神效果极佳,为限量销售极品。

东北黑蜂系列产品

东北黑蜂系列产品是中国首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曾连续10年被欧盟有机食品认证组织(ECOCERT)认定为有机食品,在第33届世界养蜂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屡次获得国内博览会大奖。饶河东北黑蜂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于2003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饶河东北黑蜂蜂蜜、蜂胶、蜂王浆于2017年经国家商标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被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第二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单,是中国唯一被列入该清单的蜂产品。

截至2023年,饶河县蜂群已发展到4.3万群,蜂场450余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蜂产品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上万吨,产品品种达到120余个。2023年饶河东北黑蜂年产蜂蜜约1500—3000吨,产值最高可达1.2亿元,蜂胶约215公斤,产值约129万元,蜂花粉约43吨,产值约258万元,蜂王浆约10吨,产值约400万,带动1200人从事养蜂就业,为蜂农每年带来收益3-20万元不等。

风景名胜

饶河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乌苏里江中国湿地公园、千鸟湖国家湿地公园、喀尔喀山国家级世界地质公园等6个国家级特色旅游景区,以及大湿地、大界江、大森林、大冰雪、大农业等特色生态旅游资源。

沿江公园

沿江公园为国家AAA级景区。2004年开放以来便是市民游客休闲娱乐重要活动场所,园内建有大理石雕塑、音乐喷泉等各种休闲亭台,园内景观以序列连续的方式体现。沿江公园将乌苏里江景观、绿地和城市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饶河山清水秀、山水相映的生态型口岸城市特色。

大顶子山森林公园

大顶子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景区,位于饶河县城西北19公里,最高海拔801米,为县内第二高峰。大顶子山,原名伊克堆累山,赫哲族语意为老牛顶子,被赫哲族人奉为“圣山”,主顶古称制俄顶。山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坡陡峻,北坡略缓,共有八顶,山上生长着许多杜鹃,以兴安杜鹃为最。尤其以制俄顶上生长的杜鹃为高大,株高2.5m,干粗者达5—6cm,形同小树。北山曾是抗日根据地。1936年3月6日,抗联七军曾在此与日寇血战,伪县参事官大穗久雄即亡命于此,军长陈荣久亦于此壮烈殉国。陈荣久及连副侯培林,战士金元俊三烈士墓葬,至今仍在大顶子山,为后人凭吊瞻仰之地。

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

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级景区,位于双鸭山市饶河县东部乌苏里江畔,总面积为1704.1公顷。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生态系统主要由岛状林、湖泊、沼泽草甸等组成,是众多湿地植物的生长地和多种水禽的繁衍地。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风光带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大江风貌已成为展示饶河的一张城市名片。

喀尔喀山国家级地质公园

喀尔喀山景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胜利农场有限公司境内,胜利农场场部以东12公里,西北、东南绵延成岭,长9公里,最高峰海拔363米,属完达山余脉。喀尔喀山是伊彻满语藤牌”之意,因该山过去多藏有带坚甲的野猪,枪箭难以刺穿,犹如披着藤牌铁甲一般,因此得名。喀尔喀山为黑龙江垦区八大景观之一,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代表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黑龙江省(黑)-双鸭山市-饶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5-28

Scenery of Dadingzi Mountain Forest Park in NE China's Heilongjiang.新华网.2024-06-18

饶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饶河县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6年)》的通知.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5-26

2023年饶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7-06

【省情地图40】饶河县.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2024-08-18

饶河县情简介.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5-28

饶河县政府网站.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6-18

饶河县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5-28

饶河县情简介.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6-18

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4-01-30

黑龙江饶河地名咋来的我省启动第二次地名普查.双鸭山新闻网.2024-07-06

黑龙江鸡西虎林市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6-08

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1-3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乌苏里船歌”乡村振兴示范区.央视网.2024-06-18

全国农产品生产贡献力百强县名单公布:榆树和农安包揽冠亚军!梨树、公主岭、前郭、德惠、扶余、长岭都上榜.今日头条.2022-09-25

饶河县代表团参加2023年度第二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今日头条.2024-05-28

黑龙江省饶河县获评“中国生态食材之乡”生态食材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今日头条.2024-05-28

黑龙江省各县、市名字由来.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8

历史沿革.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6-08

黑龙江省新增四个“中国天然氧吧”,总数跃居全国第四!.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6

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4-05-27

百年黑蜂天赐富庶之源 国之珍宝回馈自然精酿——黑龙江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网.2024-05-27

2017年黑龙江十大最具人气湿地评选出炉.东北网.2024-05-27

黑龙江千鸟湖:优质生态成就“鸟类天堂”.人民网.2024-05-27

饶河县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策略.中国知网.2024-05-27

黑龙江饶河县遇雪灾致600余人受灾 农作物现绝收.中国新闻网.2024-05-27

饶河县概况地图.中国小康网.2024-06-08

饶河县乡(镇)及村屯一览表.饶河县人民政府网.2024-05-27

饶河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5-27

2020年饶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8

饶河县人民政府.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5-27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乌苏里船歌”乡村振兴示范区.CCTV.2024-05-28

[民族知识]赫哲族.郑州大学党委统战部.2024-05-28

黑龙江饶河经济开发区.双鸭山市人民政府.2024-05-28

「黑龙江省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森林湿地、漫步休闲,黑龙江饶河旅游推荐官力荐两条夏季避暑线路.百家号.2024-05-28

舞动饶河 全民健身 .搜狐.2024-07-18

2023年中国乒协会员联赛黑龙江饶河·人保财险站活动举行.央广网.2024-05-28

中国饶河2023中俄户外嘉年华成功举办.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2024-05-28

饶河县举行2023—2024年度中小学生冰雪运动会暨第三十六届中小学生速滑比赛.饶河县人民政府网.2024-05-28

饶河县:大力整治村庄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极光新闻.2024-05-28

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4-06-18

饶河口岸2023年上半年冰冻期货物运输业务迎来开门红 .百家号.2024-07-06

饶河县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5-28

饶河县:奋力谱写交通运输事业新篇章.东北网.2024-05-28

饶河口岸2024年明水期客货运输启动 比去年早11天.中国一带一路网.2024-06-08

饶河口岸今年年初以来共计进出口货物626吨.百家号.2024-06-08

饶河革命老区简介.中国小康网.2024-05-28

饶河县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6-08

饶河小南山遗址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饶河县人民政府.2024-05-28

黑龙江饶河:借力乌苏里船歌扬美名.百家号.2024-05-28

大美非遗|走近世界非遗伊玛堪.百家号.2024-05-28

黑龙江省世界级非遗瑰宝 “伊玛堪”羊城惊艳亮相.百家号.2024-05-28

云享非遗 | 非遗大舞台——赫哲族嫁令阔.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8

黑龙江省8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名录.人民网.2024-05-28

新乌苏里船歌.新华网.2024-05-28

东北黑蜂养殖技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28

跟着镜头游龙江丨古韵边城 蜜都饶河.央广网.2024-01-30

乌苏里江开江节.东北网.2024-05-28

乐游饶河:这才叫吃鱼!赫哲族教你花式吃鱼大法. 文旅饶河.2024-05-28

【赫哲风情】赫哲风味美食---塔拉哈.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8

【特产】宜居饶河安神极品——吾爱五加.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8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饶河东北黑蜂.百家号.2024-06-08

文旅饶河:东极胜境等您来.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8

大顶子山森林公园.趣龙江旅游官网.2024-06-18

走进神奇黑土地!北大荒:农业、生态旅游胜地等你来.网易.2024-06-08

胜利喀尔喀山地质公园让游人叹为观止.东北网.2024-06-08

饶河赫哲族杰出人物介绍.东北网.2024-05-28

边境线上“活地图”姚忠晋:探访23年 密林深处寻得抗联七军军长墓.百家号.2024-05-28

乐游饶河:嗨!我叫饶河,这是我的简历。.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8

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四川省商务厅.2024-06-08

中国品牌日: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发布.中国融媒产业网.2024-06-08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5-28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4-06-08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批复.农业农村部.2022-02-14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百家号.2024-06-08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关于做好2022年 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有关工作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2024-05-28

关于命名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