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果子松

果子松

果子松(学名: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又称红松、海松,属于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它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森林组成树种,同时也是常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果子松因其材质优良,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等领域。

形态特征

果子松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树干圆满通直。在天然果松林中,树高通常在25至30米,胸径为40至80厘米,寿命可达300至400年。在优越的生长条件下,树高甚至可以达到40米,胸径粗达200厘米,寿命延长至500年左右。小枝上覆盖有黄褐色绒毛。大别山五针松的叶子以五针一束的形式出现。球果经过两年时间成熟,成熟时呈现卵状圆锥形,长度约为10至20厘米。种鳞顶端弯曲,种子形状类似三角状卵形,没有翅膀。果松的树皮可分为细皮和粗皮两种类型。细皮类型的树皮较薄,呈现出鳞状或长条状开裂,碎片较小且不规则,树干分支较少,高生长迅速,材质较好。粗皮类型的树皮较厚,呈长方形大块深裂,边缘较为整齐,树干分支较多,向上生长。

栖息环境

果子松偏好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于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它能够承受小兴安岭地区的极端低温,即使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下也能免受冻害。这种植物喜欢湿润、土层深厚、肥沃且排水和通风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果子松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严格,对土壤的排水和透气状态非常敏感,不耐潮湿,也不耐旱,更不耐盐碱。此外,果子松是一种喜光的树种,幼苗期能够耐荫。作为浅根性的树木,它的主根发育不明显,侧根则横向扩张得非常发达。果子松幼年的生长速度较慢,但在后期会显著加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生长量。木材蓄积量较高,天然果松林200年生每公顷木材蓄积量可达700立方米,人工果松林29年生可达129立方米。

分布范围

果子松的自然分布区域大致与长白山、小兴安岭山脉延伸的范围相符。北界位于小兴安岭北坡(大约北纬49°21′),南界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约北纬40°45′),东界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大约东经134°),西界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大约东经124°45′)。在长白山林区,果子松一般分布在海拔500至1200米的高度范围内。而在完达山张广才岭林区,其分布高度一般在500至900米之间。在小兴安岭,果子松的分布高度通常在300至600米之间。

经济价值

果子松的木材质地优良,纹理通直,抗压能力强,含有丰富的没药树,耐腐烂,适合用于制作多种工艺品。木材的刨削和旋转性能良好,容易加工,适用于制造各种模型,也可以用来制作胶合板、乐器和体育器材等。果子松的果实产量丰富,颗粒大,油脂含量高达70%,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木本油料。同时,果子松也富含树脂,可用于采集松脂,树皮可提取单宁松针可提取松针油。因此,果子松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用材树种,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优选品种,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参考资料

红松.族谱网.2024-08-14

红松.中国农村网.2024-08-14

果松.中国木业网.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