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蜂王浆

蜂王浆

蜂王浆(royal jelly),本品是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 )或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的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白色浆状物。别名王浆、蜂皇浆、皇浆、蜂乳、王乳。

新鲜蜂王浆为黏稠的浆状物,具有一种典型的酚与酸的气味,有光泽感,其颜色呈乳白色至淡黄色。蜂王浆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糖、维生素、激素、乙酷胆碱、胰岛素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多种无机元素。

蜂王浆具有抗衰老、抗菌、抗疲劳、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糖尿病等显著而丰富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证明蜂王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传导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神经元细胞培养水平上发现蜂王浆能有效促进神经保护系统相关神经元的转录和免疫反应活性,在预防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积极作用。

历史沿革

人类开始养蜂可能在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社会。人们对偶然飞来蜂群予以保护,采取蜂蜜,于是便形成了养蜂的雏型。公元前 50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是人类认识蜜蜂属的远古时期。从 16 世纪至 19 初,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蜜蜂的生物学特性有了初步认识,逐步掌握了管理蜂群的基本方法。活框蜂箱、蜂蜡巢础以及摇蜜机、隔王板的发明和创造为现代化养蜂业打下了基础,促进了养蜂业在全世界的空前发展。养蜂业的饲养对象主要是西方蜜蜂东方蜜蜂

全世界约有蜜蜂 5 000万群,分布在五大洲。80 年代以来,世界养蜂生产继续稳步发展,1996 年蜂蜜总产量增长到 110.4 x 104t。随着注重健康的消费者越来越喜欢食用天然的保健食品,蜂蜜贸易量逐年上升,每年达 20×10-25x104t,约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 20%~25%。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和蜂毒的产量也有所增加。

欧洲养蜂数量多,平均每平方公里有 3 群多。其中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国奥地利等国家每平方公里有蜜蜂 25群 以上。在亚洲印度蜂产量仅次于中国,1996 年居世界第三位。非洲养蜂数量多,但技术落后,90%采用旧法饲养,平均每群仅产蜂 6kg。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都是发达的蜂蜜生产国。南美洲阿根廷是主要的蜂蜜出口国。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养蜂业也很发达,是世界蜂蜜的主要出口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1996 年,蜂产量 18.2×104t,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量的16.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养蜂事业发展迅猛,全国现有蜂农30余万人,饲养蜂群由1949年的50万群发展到2011年的894.7万群,拥有世界约1/8以上的蜂群。蜂群数量的增加,带动了蜂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中国蜂蜜年产量从1958年的1.23万吨发展到2018年的近55万吨,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4以上。中国是世界上蜂王浆主要生产国和贸易国,蜂王浆年生产量约3000~4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原料

蜜蜂属采集植物花中的花蜜,加入自身消化道的分泌物后,经过反复酿造而将花蜜中的 80%水分蒸发掉,同时将花蜜中的蔗糖在转化酶的作用下,酶解成葡萄糖和果糖。酿造为成熟的蜂蜜贮存在蜂巢内,用蜂蜡加以封盖,留作以后食用,维持蜜蜂的生存。它也是蜜蜂用来制造蜂王浆的重要原料之一。蜜蜂在采集花蜜的同时,也采集植物花蕊上的花粉。采集的花粉回到蜂巢后存放在巢房里,吐上一些蜂蜜混和,用头部将花粉顶结实,盖上一层薄薄的蜂蜜,让花粉充分发酵。在蜂巢内发酵的花粉称之为蜂粮,便于蜜蜂食用。蜂粮供蜂王胎食用,它也是制造蜂王浆的主要原料。

加工与制作

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解冻-过滤-灌装

生产环境

生产蜂王浆冻干品的清洁作业区空气洁净度静态时应当达到《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687)中2级要求,生产状态下企业每月至少对清洁作业区沉降菌按照标准要求监测1次。蜂花粉粉碎破壁车间应当根据粉碎破壁方式设置适宜的通风、除尘设施,保持空气洁净,有效去除和隔离飞溅的花粉粉末。

人工台基

人们利用蜂群哺育蜂过剩时就会筑造自然王台培养蜂王的习性,人为地给予较多的人工台基,移入1~2日岭工蜂幼虫,工蜂受本能的支配将分泌的蜂王浆吐入王台,来饲喂幼虫,将王台内吐满蜂王浆,待蜂王胎消耗较少剩余王浆量最多的时候,人们取出幼虫,收集台基内的王浆,每个王台每次可取浆0.3~0.5g。由于工蜂和蜂王幼虫遗传上的一致性以及蜂群能够接受人工台基,为大量生产蜂王浆奠定了基础。

生产条件

生产蜂王浆有一定的季节性,具备以下六个条件,就可生产王浆:

(1)蜂群强壮一般8 框足蜂以上,蜂龄协调,子脾齐全、健康;

(2)饲料充足蜜粉源丰富;

(3)温度适宜一般15C以上;

(4)工具具备采浆框、台基条、台基、移虫针、镊子、刀片、消毒乙醇、盛浆瓶、取浆舌或取浆器、巢脾承托盘;

(5)技术熟练;

(6)管理科学。

生产过程

当蜂群发展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蜜蜂属就要分“家”,称“分蜂”。老蜂王就得培养出一个新的蜂王,“统治”新分出的一群蜂;另外一种情况是蜂王老了,必须培养一个新蜂王来接替它。当要培养新蜂王时,工蜂在巢脾上把巢房扩大加高成“王台”,让蜂王在王台中产卵,孵化成蜂王胎。这时工蜂分泌蜂王浆在幼虫周围让其吸食。在5天的幼虫期内,王台中的蜂王浆在幼虫期的约第四天(即孵化后 24h 内移虫,移虫后的 48 ~ 72h 内),王浆量最大,品质最好。每一个王台可取得 0.5~1g鲜蜂王浆。根据蜜蜂属这一生物学特性,在外界花蜜、花粉充足时养蜂人组织生产蜂王浆的强群,并用蜂蜡或塑料做成“王台”,装放在取浆框的台基条上。一框 4 条,每条装放 15~20 个“王台”。插人产浆群内两个子脾之间,2~ 3h 之后取出,移入孵化24h 内的幼虫。然后将取浆框插人预先组织好的产浆蜂群内,工蜂就不断分泌蜂王浆在幼虫的周围哺育幼虫。幼虫转着圈吸食蜂王浆。经移虫后 48 ~ 72h 即可取。取浆时,将取浆框提出,驱走框上的蜜蜂属

收集储存

在光线充足、周围环境干净的条件下,用消毒的夹子把幼虫取出,用无菌的竹制板条或画笔把留在“王台”内的蜂王浆取出,或用吸浆器将蜂王浆吸出,收集在预先消毒好的干净的装浆器皿内。从“王台”中取出的新鲜蜂王浆,低温保存。要注意密封否则很容易变质。一般要密封好,放在低温冰箱内保存。蜂王浆易受日光、空气和温度的影响。

饮品特征

性状

新鲜蜂王浆为黏稠的浆状物,具有一种典型的酚与酸的气味,有光泽感,其颜色呈乳白色至淡黄色。颜色的差异与工蜂饲料(主要是花粉) 的色素有关。另外工蜂的日龄增加、蜂王浆保存时间过长,以及峰王聚与空气接触时间过久而被氧化等因素,造成蜂王浆颜色加深

化学成分

蜂王浆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糖、维生素、激素、乙酷胆碱胰岛素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多种无机化合物元素。

蛋白质及氨基酸

蛋白质占干物质的36%~55%,主蛋白 (MRJPs) 是蜂王浆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占王浆蛋白的82%~90%,目前共发现 9 个成员,分别是 MRJP1~ MRJP9,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9~87ku:蜂王浆含有一类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350ku 的糖蛋白。另外还有类胰岛素脑、活性多脑和 y-球蛋白等。人体所必需的8 种氨基酸在蜂王浆中都存在。蜂王浆中含有 26 种以上的游离氨基酸,以脯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最高。此外,100g 鲜浆中含有 20~30mg 牛磺酸。

有机酸类

蜂王浆含游离脂肪酸 26 种以上,已鉴定出的有珀酸、壬酸、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蔑酸、9-十四烯酸、棕榈酸、十六烯酸、硬脂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单细胞油等。

蜂王浆的特征成分是短链基脂肪酸,已检测到的有 10-基-2-烯酸(10-HDA)10-释基葵酸、3-郑基葵酸,其中 10-HDA 含量最高,为 1.4%~3%。蜂王浆的许多特性如气味、pH 均与 10-HDA 有关,故又称癸烯酸或蜂王酸。10-HDA 结构式为 HO-CH,-(CH,)-CH=CH一COOH,星白色结结晶状,熔点 64C,稳定性很高,在室温或高温下长时间存放时,王浆酸结构不会被破坏,但在此条件下蜂王浆的生物活性会受到破坏甚至完全消失。

糖类

糖类物质占干物质的20%~30%,其中果糖约52%、葡萄糖约45%、蔗糖约1%、麦芽糖1%、龙胆二糖1%。

固醇化合物

蜂王浆有17-固醇、17-轻固醇、去甲盐酸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及胰岛素样激素,并含有 24 CH2胆留醇、豆醇、β-谷醇、5-燕麦醇、7-燕麦醇以及微量的胆固醇等。蜂王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儿童发育不良、神经官能症、风湿病、早衰和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所产生的良好疗效,是与笛醇类化合物的作用分不开的。

维生素及矿物质

蜂王浆含有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12、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e以及叶酸维生素B5肌醇烟酸等,其中维生素 B 族含量最高。蜂王浆中含有乙酷胆碱 300μg/g,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在体内可直接被吸收利用,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都有重要作用。蜂王浆每 100g 干物质中,含有矿物元素0.9g 以上,其中钾 650mg、钠130mg、镁85mg、钙30mg、铁 7mg、锌6mg、铜2mg。

核酸类化合物

蜂王浆中的核酸主要以 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 的形式存在,其中 RNA 为3.9~4.9μg /g,DNA 为201~223 μg/g。同时,蜂田浆作为腺体分泌物,还含有少量以游离形式存在的黄素腺吟单核甘酸(FMN)、黄素腺瞟吟二核酸 (FAD)、腺三磷酸 (ATP)、腺二磷酸 (ADP)、腺昔一磷酸(AMP)和生物瞟吟等生物代谢物质。

功用特性

蜂王浆具有抗衰老、抗菌、抗疲劳、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糖尿病等显著而丰富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证明蜂王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传导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神经元细胞培养水平上发现蜂王浆能有效促进神经保护系统相关神经元的转录和免疫反应活性,在预防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积极作用。

主要种类

按蜜源植物

不同花期采摘的蜂王浆名字也不同,在油菜花期所采集的蜂王浆称作油菜浆,刺槐花期采集的蜂王浆称作刺槐浆。同理,还有树浆、葵花浆、荆条浆、紫云英浆、杂花浆等。

按色泽

不同蜜粉源花期所生产的蜂王浆,其色泽有较大差异。例如油菜浆为白色,刺槐浆为乳白色,紫云英浆为淡黄色,荞麦浆呈微红色,紫穗槐浆呈紫色等。可通过蜂王浆的颜色,来区分是什么蜜粉源花期生产的。

按生产季节

一般在5月中旬以前生产的蜂王浆可归为春浆,5月中旬以后生产的蜂王浆归为夏、秋浆。春浆乳黄色,是一年中质量最好的蜂王浆,尤其是第一次生产的蜂王浆质量最为上乘,癸烯酸含量高。秋浆色略深,含水量比春浆稍低,但质量则比春浆稍次。

按蜂种

根据产浆蜂种的不同将蜂王浆分为中蜂浆和西方蜜蜂浆还有黑蜂浆,前者产自东方蜜蜂,后者产自西方蜜蜂。同西蜂浆相比,中蜂浆外观上更为黏稠,呈淡黄色,王浆酸含量略低。中蜂浆产量远低于西蜂浆。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是西蜂浆。黑蜂浆主要产自黑龙江省青海省,黑蜂浆产量低于西蜂浆,但是营养高于西蜂浆,王浆品质高。西蜂王浆越辣越好,黑蜂王浆越鲜越好,类似谷氨酸钠的甜味。

按照理化指标

按照理化指标分类来确定蜂王浆的等级是比较科学的,蜂王浆中含有自然界独有的10-羟基△2-癸烯酸(10-HDA),中国出口蜂王浆基本都是按此指标来确定质量和价格的,并被国外客户所公认。根据中国国家标准一等品蜂王浆10-HAD指标是大于1.4%,而10-HDA指标大于2.0时,是王浆中的极品。

储藏方法

蜂王浆遇光、热、空气或置室温中均易变质,并产生强烈的臭气,如果不及时冷冻密闭保存,容易腐败变质,将臭气检查纳入标准,不得有腐败臭。蜂王浆在低温下性质稳定,在 4C贮藏时1个月不发生变质。在-18C下冷冻保存时可持续 2 年不变质。在常温下有很强的吸氧性,在-18C时吸氧性几乎消失,因此蜂王浆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贮藏。

饮用与品鉴

鉴别与选购

感官要求

色泽:有些蜂王浆呈微红色,颜色深浅的差别主要取决于蜜粉源,如油菜浆略带浅黄色,洋槐浆、般树浆、棉花浆和白荆条浆为乳白色,紫云英浆为浅黄色,荆条浆、葵花浆为较深的黄色,莽麦浆略带粉红色,山花浆略显黄绿色,紫穗槐浆略带浅紫色。

气味:蜂王浆具有酚与酸的气味和蜂王浆特有香气,略带甜和辛辣味。

滋味和口感:新鲜的蜂王浆具有酸、涩感,吞咽后在舌根及咽喉两侧有刺激性的辛辣感,回味微甜。如果蜂王浆涩、酸、辛辣味浓厚,则有变质的可能:若涩、酸、辛辣味很淡,则有掺杂嫌疑:若口感太甜,说明蜂王浆可能播人蜂蜜、蔗糖或葡萄糖。纯净的蜂王浆在口中无颗粒感,而不纯的则有颗粒感。

状态:新鲜的蜂王浆是乳白色或淡黄色的黏稠浆状物.

等级要求

根据物理化学品质,蜂王浆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两个等级。

理化要求

新鲜蜂王浆一般含水分60%~70%、灰分0.4%~1.5%、蛋白质 9.0%~18.0%、总糖10%~16%、脂肪3.6%~6.0%及其他物质4.0%~8.7%。

蜂王浆中含有 10-基-2-烯酸 (10-HDA)应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建立HPLC色谱峰是蜂王浆中特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色谱鉴别。

食用指南

一般情况下,成人可以每天早餐之前半小时和临睡之前半小时空腹食用,每次3g,体弱或者患者可以加量到5~10g食用时最好将蜂王浆含在嘴里慢慢咽下。蜂王浆的口味比较特殊,很多人不适应,这时我们可以将蜂王浆和蜂蜜以2:1的比例进行混合,用温开水调均匀后再食用蜂王浆中的营养极不耐热,切忌不能用开水冲泡,以免破坏有益菌的活性,从而导致滋补效果变弱。新鲜的蜂王浆应放在冰箱或阴凉通风处保存,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新鲜程度和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饮品缺点

蜂王浆中的激素类物质会刺激子宫收缩或扩张,不适合孕妇以及15周岁以下的健康儿童服用。蜂王浆中的多肽是一种胰岛素物质,不适合低血糖的人服用。蜂王浆中含有乙酰胆碱不适合低血压患者服用。蜂王浆中含有来自花粉的异性蛋白,过敏体质的人不适合服用。

蜂王浆能引起过敏反应,会出现荨麻疹、哮喘,严重的还会致命。有人在食用蜂王浆后会觉得“很补”或“补过头了”,这也可能是过敏反应。

安全性

蜂王浆毒性很低。小鼠灌服 16g/kg 无一死亡,20g/kg 剂量时仅少数动物死亡。蜂王浆对部分小鼠、膝鼠可引起过敏,以100C15min 加热3 次后,过敏作用消失。

参考资料

中国蜂王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中研网.2024-01-19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公布《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的公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01-19

蜂王浆的功效及禁忌!吃王浆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吗?.搜狐网.2024-01-19

蜂王浆的神话.中国青年报.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