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拿破仑1812年侵俄战争

拿破仑1812年侵俄战争

拿破仑1812年侵俄战争,亦称俄罗斯1812年卫国战争,是拿破仑·波拿巴领导的法国对俄国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军事冲突,发生于1812年。这场战争涉及欧洲的政治和军事领域,成为拿破仑扩展其霸权的重要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起因主要源自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1812年,拿破仑推行大陆封锁政策,旨在削弱英国的经济,但这一政策导致俄国商人和地主强烈不满,影响了俄英之间的贸易,进一步恶化了俄法关系。拿破仑试图通过征服欧洲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而俄国在《提尔西特和约》后,面临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压力,不愿意继续屈从于法国的统治。1812年,拿破仑·波拿巴率领庞大的“俄罗斯大军”进攻俄国,然而在严寒的冬季、广袤的俄罗斯领土以及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游击战术下,法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最终被迫撤退,导致拿破仑的战略失败。

此次战争以法国的彻底失败告终,极大地打击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保障了俄国的独立和主权。同时,战争的胜利激励了欧洲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的统治,推动了多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俄国国内,1812年的俄法战争被视为“第一场卫国战争”,成为俄罗斯民族认同的重要象征,深刻影响了俄国的历史进程。

战争背景

拿破仑·波拿巴企图独霸欧洲,不仅要消灭英国,而且也想打垮俄罗斯。当拿破仑征服了欧洲大陆一切国家而只剩下俄国时,他就把目标放到俄国。他想征服俄国,然后利用它的力量,再去进攻英国。他深知,若想统治欧洲,必须战胜俄国,只有战胜俄国才能取得对英国的最后胜利。在1807年俄法之间所签定的提尔西特和约与1808年订立的爱尔福特盟约,双方并不是怀有诚意的,而是建立在彼此利用的基础上,因此,并不巩固。其实,俄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一切农产品都需要向英国输出。俄国又极其需要英国的商品。拿破仑·波拿巴的大陆封锁政策,切断了俄英贸易,使俄罗斯商人及地主蒙受很大损失。此外,俄国贵族深恐法国革命的影响会动摇俄国国内的农奴制。拿破仑控制了整个德意志和建立了华沙大公国之后,也大大地威胁了俄国。

反俄军事联盟

1810年12月,俄皇放弃了大陆封锁政策,开始允许英货入口,并对法国输入的奢侈品,例如丝织品、天鹅绒和酒课征禁止税。这就更加激起了拿破仑加紧准备侵俄的战争。至于俄国也做了准备。例如,它同英国达成了谅解并与土耳其媾和。1812年2月,拿破仑·波拿巴迫使普、奥与他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加入了反俄的军事联盟。

告大军书

1812年6月22日,拿破仑在侵俄军事部署完成后,从立陶宛的总部发出进军的公吿,把侵俄的理由说成是由于俄罗斯背叛梯尔西特盟约的义务。他又一次以奥斯特里支的“光荣”激励士兵。

兵士们,第二次波兰战争已经开始了。第一次波兰战争是在弗里德兰和梯尔西特结束的。在梯尔西特,俄国发誓与法国结成永久的同盟,井且誓愿对英国作战。现在它违背了它的誓言,它拒绝对它的怪诞的行径作出任何的解释,除非法兰西之鹰重新渡过莱茵河,从而将我们的盟国听任它去支配。俄国现在是却数难逃了。它的命运必定结束。难道它认为我们是倒退了么,难道我们不再被视为是奥斯特里支的兵士了么,俄罗斯让我们选择的是:恥辱或是战争。这个选择是不容犹豫的。让我们前进吧。让我们渡过尼门河。让我们把战争带到俄国领土上。第二次波兰战争将和第一次波兰战争一样,对法军是光荣的战争;但是我们将要缔结的和约一定要本身就是和平的保证,并且一定要结束五十年来俄国在欧洲事务中所起的那种骄傲和目空一切的影响。

战争经过

突然入境

1812年6月末,为了先发制人,拿破仑·波拿巴率领67万大军未经宣战便越过涅曼河侵入俄境,其中法国人约30万,从莱茵同盟征来的德意志人约18万(其中包括3万奥地利人及2万普鲁士王国人),波兰人和立陶宛人约9万,瑞士人9000,意大利人、伊利里亚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约3.2万。在进攻俄罗斯时,拿破仑的军队除了自己的主力军外还有欧洲被征服国家的军队,其中有德、意、波、荷、比、瑞、西班牙等各国的人民,大约有20多个种族。他们都是被拿破仑强征来做炮灰的。当拿破仑·波拿巴入侵俄境时,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总数约有24万。而且多半分散在国境各地。最初俄军的统帅伯尔克莱·德·托利诱敌深入,避免决战。由于众寡悬殊,俄军败退。后来俄军的总指挥由俄国最优秀的司令官米哈伊尔·库图佐夫担任。俄法两军在斯摩棱斯克展开了一场激战。俄军在战斗中表现出十分顽强的战斗精神,使拿破仑颇感吃惊。

博罗季诺战役

1812年8月20日,俄罗斯名将М.И.米哈伊尔·库图佐夫接任俄军总司令,决定在通向莫斯科必经之地博罗季诺村附近有利地域迎击法军。法国军队原本略有优势。拿破仑·波拿巴有13万到13万5千兵力,其中有7万步兵,587门火炮。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有12万士兵,其中约有7.2万步兵,640门火炮。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5公里的博罗季诺村爆发。在这场会战中,双方均伤亡惨重,法军丧失58,500名士兵和49名将军。俄方损失为38,500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不溃而退,主动撤离莫斯科,转至塔鲁季诺防守。该战役消耗了法军的有生力量,缩小了交战双方的军力差距。拿破仑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首次被打破。米哈伊尔·库图佐夫从波罗季诺退到莫斯科后,便召集军事会议讨论是否再战的问题,将领们的意见分歧。这时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供应与新兵补充也成问题。在这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库图佐夫认为主要是保持俄军的主力和有生力量,不宜再战。于是,库图佐夫毅然决定撤离莫斯科。

莫斯科沦陷

9月14日,拿破仑·波拿巴的军队只剩下了十万人,进入了所有守军和居民都已撤走一空的莫斯科城。只有一些外国人和来不及走的居民仍留在那里。当天晚上,莫斯科起了大火。仓库、商店和货摊都被烧光。全城烧了六昼夜。这是拿破仑事先有计划地对这座大城市进行的破坏。这种野蛮行为连一个法国将领都承认,“从斯摩棱斯克开始,拿破仑法军的侵入俄罗斯便具有蛮族入侵的性质”。莫斯科的陷落,并未使俄国人民丧失继续决战的信心,反而使他们保卫祖国的民族意识更加高涨,离开莫斯科城的居民踊跃参加了义勇军。农民们组织起游击队,发动了游击战争,协助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军队,处处打击法军,反抗拿破仑·波拿巴的战争立即带上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在游击队伍中也出现了许多的民族英雄,例如:盖拉辛·库林、伐西利莎·科西娜。

从俄国撤退

法军占领莫斯科后,仅仅驻守一座空城,既缺乏粮食,又缺乏防寒设备,因此,法军士兵饥寒交迫,多半染上了疾病,死亡者甚众。拿破仑企图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谈判,可是,库图佐夫拒绝了任何谈判,而加紧围攻莫斯科法军,击败了缪拉兵团。不久,法军士气业已消沉,拿破仑只好准备撤退。10月19日,拿破仑放弃了莫斯科,开始从俄罗斯撤退。最初,他想取道经由南方物质丰富的卡卢加撤退,但是,俄军拦住了他的退路。最后,他只得沿着原来入侵的旧路斯摩棱斯克大道撤军。当法军退却的时候,沿途遭到俄军及游击队的猛烈袭击,加上酷寒与饥饿,法军死亡惨重。到了十二月底,只残留三万多人了。

返回巴黎

拿破仑·波拿巴抛弃了溃败的残军,带着副官与传令兵,坐着马车经过德国返回巴黎。此次战争以拿破仑彻底失败而告终。

战争结果

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是一次正义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俄罗斯士兵的英勇,游击队和农民们的活跃以及整个俄国人民的团结一致,最终消灭了拿破仑的所谓“大军”。法兰西第一帝国遭到这次打击之后,便开始走向了崩溃。

战争影响

拿破仑1812年侵俄战争在俄国的历史上、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历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十二月党人的思想体系开始形成。战争的一些事件在许多文献和艺术品中都有记载,其中最著名的是博罗季诺战场纪念碑、小雅罗斯拉韦茨和塔鲁季诺的纪念碑、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凯旋门、列宁格勒的冬宫军事画廊、莫斯科的《博罗季诺战役》全景图,以及1812年战争中的诸统帅和英雄的纪念碑。

军事影响

在当时,拿破仑·波拿巴仍然认为总决战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俄军统帅部却创造性地采用了各种不同的作战方式和方法:实施退却和积极的游击战、侧敌行军机动和平行追击、机动合围退却之敌、在交战中善于使进攻与防御相结合,以及在战场上大量使用炮兵和骑兵。另外,对各种预备队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和使用也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军事学术的特点之一。

1812年卫国战争在战术发展方面的经验是:巩固了纵队和散开队形的战术;提高了瞄准射击的作用,步兵、骑兵和炮兵能协同作战;巩固了作战兵团(师和军)的组织形式。预备队已成为战斗队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炮兵在战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俄军炮兵在数量上有略微优势,但在质量仍大大不如法军

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在俄国方面,以沙皇为首的俄国统治集团也认识到他们和法国大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利害矛盾。特别是1807 年根据梯尔西特和约俄国被迫参加大陆封锁体系之后,使俄国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如自从加入大陆封锁以后,俄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谷物和工业原料的输出急遽地缩减了。1801年至1806年,俄国每年的谷物输出为220万到230万切特维尔特(一个切特维尔特等于26.24公升),而1807年到1810年,每年仅出口60万切特维尔特。出口的缩减,引起了国内谷物价格的跌落。1804年一普特谷物售价为40银戈比,到1810年时售价仅为22银戈比。同时,由于和英国贸易的断绝,英国的工业制品输入值锐减,俄罗斯的工业原料也无法继续输出到英国市场,而法国的奢侈品却趁机涌入俄国国内,这就使俄罗斯卢布的牌价不断跌落,并使俄国的工业生产也受到严重不利的影响。当时俄国最大的企业主之一的杰米多夫所属的各厂矿企业,807年以后的产量都大为低落。俄国地主贵族和商人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害,因而沙皇政府在以后即不得不违反大陆封锁政策而发展它的对外贸易。越来越多的打着中立国旗帜的英国船只,运载着各种商品,开进俄国的港口。1811年起俄罗斯又提高葡萄酒、丝织品等奢侈品的入口税,来限制法国奢侈品的入口。而法国大资产阶级却以十分震怒的态度来看待沙皇政府的这个措施,拿破仑·波拿巴说这是俄国向法国宣布的“经济战”,并向俄国提出抗议。

政治影响

对法国的影响

拿破仑的侵略军不仅在俄国各地直接从事烧杀劫掠,而且还在他们所占领的地区竭力维护当地的封建秩序,帮助当地的封建地主贵族镇压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事实上成为封建农奴制度的维护者。法国大资产阶级同被他们占领地区的封建主阶级的联盟关系,在1812年的法、俄战争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使这次战争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侵略的色彩,而且包含了深刻的阶级压迫内容。

对俄国的影响

俄国的统治集团企图限制人民的主动积极性的种种措施,无疑是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的,但是他们想把局势严格控制在自己手里的企图却末能全部得逞。受战争性质和俄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俄国社会各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早在战争前夕就已显露出区别。战争爆发之后,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越来越深刻。俄国社会上各阶级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也越来越明显,并且事实上逐渐形成了两个互相对立的无形的阵营。两个阵营围绕着对待战争的态度这个中心问题展开了斗争,结果以人民为主体并得到先进贵族支持的主张坚决抗战的阵营占了上风,取得了决定战争进程的主导地位。

对欧洲的影响

俄法战争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兰西第一帝国因为战败而分崩离析,其建立的欧洲秩序很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法国占领的领土发生民族独立运动。拿破仑·波拿巴本人也因为战败而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通过俄法战争和后来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一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终结。而俄罗斯来说,俄法战争充分体现了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战后俄国成为了欧洲举足轻重的力量。

相关纪念

曲目创作

1812年序曲,作曲:彼得·柴可夫斯基;体裁与形式:管弦乐曲;创作及首演时间:1880年10月动笔创作,1882年8月20日首演。创作背景:这首大型乐曲是作者应音乐家安东·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而创作的。莫斯科救世主基督大教堂曾于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中毁于战火。此曲的创作就是以这次抗法苏德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以其形象化的主题发展、色彩绚丽的管弦乐音响以及英雄性的爱国主义题材,演出后,立即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与共鸣,获得巨大的成功。伟大的文学家马克西姆·高尔基高度评价说这是一部“深刻的人民性的音乐”,就连彼得·柴可夫斯基本人都说:“我还不曾感到如此的兴奋,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功。”

博罗季诺会战室内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战场遗址的中间地带,它建于1912年,面积有200余平方米。馆前的小院内两侧各摆放着一排老式直筒短粗火炮,门口中央矗立着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统帅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半身雕像,与其左右面对的是两位副帅彼得·巴格拉季昂、巴尔克莱的半身雕像,据说这是按照当年俄军的兵力布阵来设置的。馆内中央放置着一个标准的大沙盘,上面标记有博罗季诺古战场的地势地物,如居民点、河流、道路、树林和主要交战场地等。沙盘后墙上悬挂的大幅油画展示出俄法两军激烈厮杀、硝烟弥漫的场面,四周陈列着19世纪初俄军的各种武器、军服、军旗和人物画像,以及缴获法军的战利品,包括拿破仑·波拿巴莫斯科撤退途中丢弃的个人行军床。

博罗季诺会战俄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高地上耸立着古战场遗址保护区的主体建筑——博罗季诺会战俄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它呈八棱柱形,高27米,碑顶是一个金色圆锤,碑尖为一个金色十字架。黑色的大理石碑身上镶着金色,金色碑文简要记载了会战过程、兵力对比、伤亡数字和阵亡将军姓名等情况。从碑文得知,当年这一高地由拉耶夫斯基将军指挥的步兵部队坚守,与法军展开了殊死较量,交战异常惨烈,仅此一地双方阵亡将士就有2万余人,包括俄军的炮兵司令库塔伊索夫少将。1839年,在博罗季诺古战场划定为“国家军事历史遗址保护区”之际,“拉耶夫斯基炮垒”高地上筑起了高27米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将会战中阵亡职务最高的第2集团军总司令彼得·巴格拉季昂将军的遗骸迁葬在纪念碑旁边。

博罗金诺战役全景画博物馆

博罗金诺战役全景画博物馆位于莫斯科库图佐夫大街凯旋门东北地区侧,1962年开馆,是全俄最大的1812年卫国战争纪念馆,除全景画外,还展出众多1812年卫国战争相关藏品。博罗金诺战役全景画是俄法裔画家鲁勃根据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令所画,1912年完成,以纪念1812年战争100周年。该画长115米,高15米,是世界最著名的全景画之一。

卫国战争博物馆

2012年,《1812年卫国战争博物馆》建成开放,纪念卫国战争200周年。

参考资料

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中国大百科.2024-03-20

战斗名族——俄国卫国战争.凤凰新闻.2025-04-01

..2025-04-01

超越“俄罗斯视角”的俄法战争.搜狐.2024-03-20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博罗季诺战役纪念日.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2025-04-01

文艺青年拿破仑:二十出头渴望以征文蜚声文坛.趣历史网.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这场战争过后 法俄两国都建了凯旋门庆祝胜利.人民日报.2025-04-01

博罗金诺战役全景画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2025-04-01

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