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农牧业

农牧业

农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合称。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主要分为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主要包括牛、马、驴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和鹿、貂、水獭等野生经济动物驯养业。

旧时器时代,人们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取野兽生活。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栽培某些可吃的植物,使野生植物变成了栽培作物,并且把野兽驯养成为家畜。这就是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从农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来看,世界农牧业文明发展大致经历自然依赖型农业、独立型农业、人工生产型农业这三个阶段。农业的劳动对象多为具有生命力的动植物,开展农业生产活动,需紧密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季节特点。畜牧业的类型很多,其中按饲料种类、畜种构成、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起点。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前提,也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基础。畜牧业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能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

农业

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主要分为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涵盖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业。

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土地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生产资料,其地位无可替代。农业的劳动对象多为具有生命力的动植物,加上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存在差异,且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因此,开展农业生产活动,需紧密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季节特点。

农业是为人类提供基本生存资料的重要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而这些动植物食品的最初生产,由种植业和动物饲养业完成,这是任何其他生产部门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起点。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前提,也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农业是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社会分工的每次变革,都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只有农业生产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能为其他生产部门提供生活资料时,这些部门才能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食物生产始终是制约其他一切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农业以外的国民经济各部门要进一步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农业能提供多少剩余产品和劳动力。

畜牧业

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主要包括牛、马、驴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和鹿、貂、水獭亚科等野生经济动物驯养业。畜牧业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能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

畜牧业的类型很多,其中按饲料种类、畜种构成、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畜牧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畜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在某些部门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等。随着相对独立的畜牧业产业的出现,又开始分化出一系列强大的工业部门,这就是为畜牧业及生产服务的各种畜牧业投入工业,包括:机器、设备、兽药、配合饲料等的生产,以及各种畜牧业产品的加工业,如肉类加工业、奶品加工业、毛皮加工业等。因此,围绕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系列产业链结为畜牧业产业链渠道。包括为其服务的农工联合企业,如各种种畜禽公司、牧工商联合公司、配合饲料公司等。

畜牧业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在生产环节,其扩大再生产与畜禽群体中公畜、母畜、仔畜、幼畜的比例紧密相关,合理规划畜群结构,对产业增速意义重大;饲料作为畜牧业的基础,解决饲料供应问题是发展的关键。从产品特性看,畜牧业产品商品性高,但运输不便且易腐坏,这要求收购、加工、贮藏和运输等环节协同配合。此外,畜牧业对自然和经济条件适应性强,放牧和舍饲均可采用。由于存在这些特点和要求,因此,发展畜牧业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是:自然条件适宜,即光、热、水、土适合各类牧草和牲畜的生长发育,草场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潜力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

历史沿革

旧时器时代,人们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取野兽生活。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栽培某些可吃的植物,使野生植物变成了栽培作物,并且把野兽驯养成为家畜。这就是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从农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来看,世界农牧业文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三种主要类型:

自然依赖型农业

这是原始农业文明发展阶段,在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为主要农业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生产过程与成果完全依赖自然环境。风调雨顺时,农业耕作与收成顺利;遭遇干旱、洪涝等灾害时,农业生产则受阻。这种农业大致存在于10000年前至5000年前,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两河流域的耶莫地区、耶利哥地区、恰塔尔休于等地区,属于苏美尔文明之前的古农业;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裴李岗、磁山遗址河姆渡遗址等地,包括较发达的仰韶文明地区,属于中原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古代农业;中美洲安第斯山脉墨西哥秘鲁等古代农业区域。非洲也是重要起源地,西非等地早有古代农业产生。

自然依赖型农业最主要的特征是没有大型农业灌溉系统,人类缺乏与自然对抗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自然作用,使用的主要工具为石器与铜器。这一时期是农业的起源阶段,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受自然环境支配的地位,人类文明具有被动性。

独立型农业

大约在5000年前,农业文明发展到新阶段,出现灌溉型农业,这是人类调节自然环境对生产作用的重要尝试。该形态的出现得益于青铜器与铁器等金属工具的使用,这些工具不仅提升了耕作能力,也极大提高了人类工程建造、军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人类对河湖海洋水利地势的认识不断加深,开始修筑灌溉渠道、小型水库等水利工程

埃及农业发展早期受惠于西亚地区,西亚人向埃及人传入大麦、小麦种植及动物驯养等农业技术。由于埃及自然和人文条件优越,尼罗河水形成的冲积平原利于灌溉,且受邻国政治军事干扰少,因此较早发展了灌溉事业。埃及十分重视灌溉,国家按灌溉地区不同划分为州,称为“诺姆”,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西方有学者认为,东方国家的封建集中制源于农业水利事业,水利设施的管理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管理体制。埃及州长用象形文字表达为“挖掘河渠者”,其职务在第一王朝时就已出现,主要工作是领导修建水利工程,可见水利是埃及农业的核心,为国家所重视。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标志着农业进入新时代。

古代中国也是世界灌溉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是当时世界上最浩大的水利工程,推动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韩国工程人员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灌溉渭北土地,开垦约4万顷土地,使黄土高原上的秦地成为富饶地区之一。

汉代大兴水利,渭河以南的漕河渠、渭河以北的龙首渠都是当时的大型水利工程,这些水渠大多沿用至今。西方与阿拉伯商人来中国时,对堆积如山的农产品惊叹不已。西方学者对中国水利的重要性很感兴趣,《剑桥中国秦汉史》中提出,里的农业居民是汉政府赖以建立的基础,里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农业变革而发展,是国家通过治水和灌溉开垦新地的结果。卡尔·马克思在分析古代东方社会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时,也指出古代农业灌溉对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灌溉农业作为一种生产力或生产方式,对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农业的出现并非完全自发。一定程度上,独立型农业产生于文明发展较早、自然条件不断恶化的地区。人类生产本身具有一定破坏性,加剧了自然条件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埃及尼罗河的农业文明形成于10000年前至5000年前,当时尼罗河流域气候宜人,从公元前12世纪起,该地区变得干旱少雨。

虽然灌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用水问题,但古代农业仍无法完全自立。灌溉范围有限,大部分土地无法依靠灌溉,自然环境仍总体制约着农业生产。以灌溉发达的陕西渭河平原为例,1929年关中大旱,饥民死亡无数。公元前12世纪,尼罗河水位大幅下降,尼罗河平原被沙漠覆盖,河口三角洲的派鲁亚克斯河断流,北方首都被迫迁都。有学者认为,埃及农业的辉煌因气候变干燥而终结。虽不能认定尼罗河水量变小导致整个古埃及灭绝,但尼罗河水的变化确实影响了埃及农业生产。

人工生产型农业

17世纪,工业化宣告农牧业文明时代结束,但农业生产对社会依然重要,多数国家仍将农业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近代以来,农业生产从相对独立型向人工型转变,虽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极具生命力。

人工型农业生产旨在改变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将其转变为制造性与创造性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化与人工化。在一定程度上,农业成为一种特殊工业,一种人类制造。同时,农业生产对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农业生产永恒,人类社会始终需要美好的自然环境,需要与之相关的农业。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这一反制措施主要针对美国政府于4月2日宣布的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举措。此次加征关税的商品中,与农牧业密切相关的主要包括饲料原料(如大豆、玉米)以及猪肉等农产品。短期内,这一政策将对中国农牧业产业链的景气度产生显著影响。

参考资料

中国对美进口商品反制措施:农牧业短期景气度或将提升.百家号.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