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鳞茎
假鳞茎是兰科为适应特殊生境贮存养分和水分的变态茎,多为卵球形至椭圆形,肉质,绿色或有时为其他色泽,如为绿色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假鳞茎之间一般由根状茎相连接。
假鳞茎是一种特化的贮藏器官,它是由一个到几个茎节膨大为肉质部分组成的,没有鳞片结构。许多种兰花都具有假鳞茎,俗称芦根,也有人叫假球茎。一般因兰花种类不同,假鳞茎的形态结构也不同,这种差异是鉴定兰花种类的重要依据。假鳞茎是由水平根茎上侧生或顶生的生长部位直立生长而形成的,从假鳞茎顶端能长出叶和花。由于假鳞茎能贮藏水分和养分,故提高了兰花对外界环境的抗性,一般兰花不必要天天浇水,浇足水后可隔几天或十多天再浇水。
形态特征
假鳞茎是两片叶子的结处产生的变态茎,是水和养分的贮藏器官,假鳞茎是兰科特有的器官,而且主要见于附生兰,可能是由单个或多个常绿叶或落叶的节间构成。一些兰花的假鳞茎看起来很平常,跟其他长满叶子的植物茎没什么两样,而另外一些兰花,如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却有体积很大的球形假鳞茎,而且在每1片或2片叶子的基部都有假鳞茎。
形状有陨形、圆柱形、扁圆形、椭圆形等,其大小也因兰种而异。国兰中蕙兰的芦根较小,墨兰的较大。芦头上有节。第一节着生一片叶或鞘状叶。花芽和叶芽都生长在芦头的节上。肉质根生长在芦头的基部。叶芽形成后,长成新的兰苗时,其基部又会形成一个新的芦头,其生长周期通常为一年,野生状态下,常看到兰株朝一个方向生长,通常称之为“龙头”方阳。在自然环境,兰花生长受到某种限制,形成了如根状的茎,称为竹节根等。
假鳞茎是兰科适应这种特殊生境的储藏组织。在真正的鳞茎中,其短茎并未肉质化,而仅是叶进行肉质化,因而假鳞茎与鳞茎只是外观上相似,其实质并不相同,在形态与鳞茎并无明显的区别。
生长环境
兰科植物常生于树上或岩石上,地生兰也多生于排水良好之地,所以需要特殊的储藏组织以保证养分和水分的不断供应。
生长习性
虽然假鳞茎的寿命只有1-5年,根状茎的生长锥会源源不断的产生假鳞茎。热带附生兰的另外一个生长特性是单轴生长。假鳞茎相对短命,但是会不断地从根茎的生长尖端产生,并且在其最后的叶片衰老后可能会持续存在多年。
生长繁殖
兰花的假鳞茎上是可以分蘖出新的兰花苗的,兰花植株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是通过兰花开花结果,依靠果实内的种子进行繁殖,无性繁殖是兰株通过假鳞茎上面的芽点分蘖进行繁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培养假鳞茎的原因。
栽培
直接栽植
在分株繁殖时常常剪下一些老的假鳞茎,这也是宝贵的繁殖材料。中国兰和大花蕙兰通常每个假鳞茎下部有两个芽(上部还有隐芽),一般每年只萌发1个,另1个处于休眠状态。将这些无根无叶的假鳞茎剥除上面的叶鞘,用清水洗净后,用苔藓植物栽植于小花盆中,经常保持湿润和温暖的环境,大约每个老假鳞茎能生出1—2枚新芽,尔后在新芽基部生根,细心培养可以成为新的植株。此法在贵重的兰花品种和艺叶兰品种栽培中应用较多。有人将老株的根、叶故意剪掉,将多数假鳞茎栽植在大花盆或木箱中,以促其萌生新芽,加速繁殖或促其产生叶变。
扦插繁殖
石斛可选取未开花而生长充实的假鳞茎,从根际剪下做扦插用。每2—3节切成一段,直立插在用泥炭和苔藓做成的小插床上,一半露在外面,放在半阴、潮湿和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待苔藓表层变干时,喷水少许,以保持苔藓湿润。1-2个月后,待新芽生出2-3条小根时,将它连带老茎一起栽种在新盆中,成为新植株。
扦插要点:
1、尽可能把假鳞茎切成2-3节一段,做插条用;
2、用水苔填塞,茎条只留小部分露出;
3、切断的茎向根的一头朝下,较插盆内。
用途
假鳞茎和叶片碧绿,可盆栽用于布置客厅、书房等,也是切花的好材料,花叶共赏,观赏价值高。假鳞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兰科增添了丰富的观赏特征,使其成为受欢迎的观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