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久生
徐久生,男,汉族,1961年7月出生,金坛区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所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久生于1988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刑法学、犯罪学等相关研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室主任,译著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刑法学教科书《德国刑法教科书》。
教育背景
2006-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6-1988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1979-1983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系,获德国文学学士。
工作经历
1992~1993年,受国家教委指派,赴波鸿大学进修刑事法学,师从德国著名犯罪学家、德国联邦政府“反暴力委员会”主席施温德教授(Prof. Dr. Hans-Dieter Schwind)主修犯罪学、刑法学。
1997~1998年,受瑞士外交部邀请,赴瑞士考察该国的监狱制度,并进修犯罪学。
1988年8月至2005年12月,在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从事刑法学、犯罪学、行刑学研究工作。曾主持、参加过多项部级、所级科研项目,如《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专著)、《保安处分新论》(专著)、《校园暴力》(主编、主要撰稿人)等。
199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聘为研究员。
科研成果
著作类
《德国刑法教科书》(冯·费尔巴哈著),译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
《保安处分新论》,专著(部级项目成果),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
《德国刑法教科书》(冯·李斯特著),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
《校园暴力》,专著(主编、主要撰稿人,所级项目成果),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奥地利刑法典》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瑞士刑法典》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德国刑法教科书》(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德语国家犯罪学研究》,专著(部级项目成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
《中外监狱法规比较研究》,专著(副主编、主要撰稿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论文类
论法益保护前置,台湾警察大学《法学论集》,2012年第10期
论监狱拥挤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的理性思考,德国马普所论集,2000年12月
预先设置防卫装置行为的刑法审视,《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5期
风险社会食品安全的体系刑法观——以修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修改为线索,《东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费尔巴哈的刑法思想——费氏眼中的刑法与社会,《北方法学》,2013年第5期
论监狱执行刑罚的向度, 《中国监狱学刊》,2010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德国犯罪理论的现状与发展,《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德语国家保安处分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国监狱学刊》,2007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乔治·李斯特的“马堡计划”,《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我国保安处分立法的基本构思,《中国监狱学刊》,2008年第4期
假释问题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6期
获奖著作
1.《德语国家犯罪学研究》(专著) —— 个人奖
获2000年度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 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译著) —— 个人奖
获2002年度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校园暴力》(专著,主编,主要撰稿人) —— 集体奖
获2005年度司法部金剑工程优秀成果三等奖
4.《被害人学》(副主编,主要撰稿人) —— 集体奖
获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科研项目
1.主持、参加过的部级、所级科研项目
《德语国家犯罪学研究》,司法部部级项目;
《保安处分新论》,司法部部级项目;
《校园暴力研究》,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所级项目;等等
2.主持2012.6-2014.12 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食品安全法律对策研究》
主讲课程
徐久生主讲课程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外国刑法学。
参考资料
徐久生.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