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西递村古建筑群

西递村古建筑群

西递村古建筑群是安徽省县西递镇下辖行政村。西递村古建筑群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村古建筑群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西递村于1986年成立了西递旅游景点管理处,村委会贷款1.2万元维修景点、整修石板路、治理河溪、实行封山育林、整治村容村貌,由村内有文化的热心老人担当义务导游员和宣传员。到1993年,西递村成立了西递旅游公司,旅游接待人(次)从不足千人(次)增长到3.38万人(次)。

西递村古建筑群被称为“长在地上的文物”。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西递村原村名西溪,因村中有三条平行山溪,自北而南,在村口交汇,然后“不之东而之西”,与传统的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江河自西往东流淌相反,故以此特色而得名。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特点

西递古的古民居建筑成一船形,建筑物主要为木构砖墙,采用抬梁或穿斗构架,院落平面讲究对称,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入口处有天井。自由组合成二进、三进、四合等多种形式院落。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

西递村古村落布局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风格统一,组合丰富多变,色彩淡雅,装饰精良,是皖南传统村落范例。

文物遗存

综述

西递古建筑群保存明代民居29幢,建筑面积6380平方米(含聂氏宗祠3幢及走马楼、牌坊),清代民居95幢,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牌坊

西递村的村口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它是西递村的标志,胡文光刺史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石雕牌坊,通体采用当地的“黟县 青”大理石雕筑而成,整个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来,而每一处图案都蕴含有极深刻的寓意。胡文光牌坊造型庄 重、典雅,石刻技艺出众,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笃谊庭

笃谊庭又称枕石小筑,建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21年—1850年)。原为江南六大首富胡贯三之子,清乾隆、爱新觉罗·颙琰、道光三朝宰相曹振镛之婿胡元熙的故居。庭院大门为砖砌八字门楼,上嵌 砖雕“紫气东来”横额,大门里向门亭嵌有画轴形石雕门额“枕石小筑”四字。门亭两侧建有花瓶,绿叶形小门洞,分别嵌有“玉壶”、“莺春”砖雕门额,内设当年主人供花木过冬的温室。

履福堂

履福堂是西递村官职最高的清二品官胡尚的私邸。“建于清康熙(1662年—1722年),这是一座分前后厅,三间三楼结构的民居建筑,高大宽敞,雅秀古朴。前厅挂有一幅很大的“松鹤”中堂画,中堂上方悬挂“履福堂”匾额,字体遒劲。

西园

西递西园是徽州古民居中一所较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园林式建筑,其妙绝之处在于房屋与庭院呼应,庭院与自然贯通。西园是西递胡姓二十五世祖胡文照的故居,建于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公元1824年),已有180多年历史。

惇仁堂

惇仁堂位于大夫第后弄的前边溪畔,建于清康熙(1662年—1722年),原为村中徽商泰斗,有“江南六富”之一美誉的胡贯三晚年的居所。仁堂古朴而典雅,房屋是五间二楼结构。

敬爱堂

西递村村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63年—1620年),后毁于火。清乾隆重建时,因胡氏子孙繁衍,渐趋旺盛,遂扩建为宗祠,是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典型徽派建筑砖木结构建筑,也是西递村现存最大的聂氏宗祠韩氏宗祠是祀拜祖先、教育后代、凝聚宗族和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溪水绕此堂流过。敬爱堂现辟为“西递民俗展览馆”。

桃李园

桃李园位于横路街中部,建于清咸丰年间(1831年—1861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是西递村徽商胡元熙的旧宅,也是西递唯一的住宅、书馆相配的建筑。后进厅堂两侧有12块雕花木板,上面依次镶西递风景图有书法漆雕姓醉翁亭记》全文是出自康熙古黟书法家黄元治之手。

文物价值

西递村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文物保护

2001年,西递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黟县深化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整治提升古村落12个,保护利用古建筑38处。开展西递村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行动,实施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宏村承志堂等8处国保古建筑综合修缮工程,完成屏山、龙江、竹柯等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启动西递、南屏古建筑群消防安防工程。

2018年,黟县政府颁布黟县“十三五”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规划,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安徽省皖南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划计划,以及黟县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等。

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西递村始祖为李晔李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聂氏宗祠、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旅行信息

地理位置:西递村古建筑群位于黟县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

乘车路线:从黟县汽车站搭乘中巴前往。

参考资料

西递村: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模式. 新华网.2024-03-19

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中国政府网.2024-03-19

沿着高速看中国丨“长在地上的文物”!西递古村让徽派古民居“活起来”.央视网.2024-03-19

皖南古村落:西递.中国世界遗产网.2024-03-19

宏村和西递村名的由来及演变.黄山日报.2018-12-09

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人民网.2018-12-09

安微八大古建筑群 这里一砖一木被国家重点保护.新浪网.2018-12-09

安徽的千年西递古村落.闽南网.2018-12-19

黟县古建筑保护利用向纵深推进.中安在线.2018-12-09

西递古村落.黄山市人民政府.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