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朱惟焯

朱惟焯

朱惟焯(1499年-1544年),明朝秦定王,朱元璋的七世孙,秦昭襄王朱秉欆的庶长子。他在正德四年(1509年)袭封秦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去世,谥号定。由于无子,其从子朱怀埢在其去世两年后袭封秦王。二弟:朱惟烨,三弟不知道名字,早年去世了。

个人经历

朱惟焯出生于1499年,他的父亲是秦昭王朱秉。他在大约两岁时失去了父亲,由祖母秦简王朱诚泳妃廖氏抚养长大。他的性格淳笃,不尚浮华,服膳恒俭素。他对事无大小,都会请命后行,节朔礼宴绅,仪度闲雅,不轻言笑,诸缙绅敬之。

正德四年(1509年),朱惟焯袭封秦王。他曾奏请潼关县以西、凤翔区以东河地,但因陕西省外供三镇,内给四王,民困已极,故未获批准。嘉靖十九年(1540年),朱惟焯上献黄金千两、白金万两,助建聂氏宗祠,嘉靖帝喜,加禄岁二百石,赠玉带一。

嘉靖二十三年(1544),去世。谥号“定”,无子,由再从侄朱怀埢袭爵。

人物评价

明世宗下令建造牌坊并题词“忠孝尚义,贤德著闻”以表彰他的品德。‌《‌明史》‌中也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称他生平遵循道理,‌乐于行善,‌致力于研究古代文化。‌嘉靖二十三年朱惟焯去世,‌没有子嗣继承爵位,‌但他的谥号为“定”,‌显示了他生前的稳定和安定社会的贡献。‌(《‌明史》‌评)

轶事典故

朱惟焯有一玉绦钩,非常珍爱,并且经常佩戴。某日,一侍从误将玉绦钩坠地而毁坏了,众侍从都很惊恐。朱惟焯却说:“数也。”竟面不改色,也没有追究侍从的过错。

研究书目

《明史》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明史(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微信读书.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