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吉林省吉剧团

吉林省吉剧团

吉林省吉剧团(原名: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创建于1959年,是中国吉林省的一个专业戏曲剧团。

1960年2月2日,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正式命名为吉林省吉剧团。1964年10月,改为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一团。1969年11月,恢复为吉林省吉剧团。1999年4月,吉林省吉剧团成立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吉剧团,编制160人。2012年5月31日,吉林省吉剧院与吉林省京剧院合并,组建吉林省戏曲剧院,为文化厅所属事业单位。撤销吉林省吉剧院、吉林省京剧院。

吉林省吉剧团出演的剧目《包公赶驴》和《三放参姑娘》先后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创作评奖中获奖。后者在一九八五年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八项奖励。《一夜皇妃》《关东雪》获“文华奖”的多项大奖,以及其他国家级大奖。

历史沿革

吉林省吉剧团创建于1959年,当时叫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1960年2月2日,正式命名为吉林省吉剧团。1961年5月,新剧种被命名为吉剧,新剧种实验团改为吉林省吉剧团,并确定了剧种建设“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此后该团编演了小戏《搬窑》《包公赔情》《燕青卖线》和现代戏《风雨送粮》等,充实了老生、闺门旦、花旦、花脸、武丑等行当,丰富了音乐唱腔,提高了表演水平。1964年10月,改为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一团。1969年11月,恢复为吉林省吉剧团。

1978年,吉林省吉剧团应邀赴北京演出,在《一夜皇妃》《关东雪》进京评奖演出时也受到戏剧评论家曲六乙等人的再次赞誉。1987年,吉林省吉剧团参加第二届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地方戏曲展。1992年,吉林省吉剧团赴日本演出,再掀吉剧热潮,负责接待的日方代表称:这种演出盛况是空前的。1998年、1999年、2001年,吉林省吉剧团又先后出访韩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英国等国家,并在柬埔寨受到西哈努克港国王的接见。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吉林省吉剧团还频繁地应邀参加各电视台的戏曲节目演出,在中央电视台,吉剧团共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二十九次,其中担任春节戏曲晚会的压轴演出八次,另数次担任世妇会晚会,回归颂等大型晚会的压轴节目。1999年4月,成立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吉剧团。编制160人。自2001年,吉剧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在省内外演出《中华神龙》《群狮献宝》《祈太平》及新编吉剧精彩折子戏《虹桥赠珠》《闹龙宫》,此二戏曾在韩、缅等四国大受欢迎。另有吉剧艺术精品《天女散花》《铁珍升帐》《时迁盗帖》《挡马》《三岔口》《喜堂》,新编神话吉剧《钟奎娶妻》等。

2012年5月31日,吉林省吉剧院与吉林省京剧院合并,组建吉林省戏曲剧院,为文化厅所属事业单位。撤销吉林省吉剧院、吉林省京剧院。

主要演员

早期的创作演出队伍包括剧作家王肯、吉剧音乐家张先程那炳晨、申文凯、刘方、常维新、崔广林、导演金玉霞、张奉生、王仁安、李学忠刘富英、赵炎以及刘中、王青霞、隋晶莹、邬莉、杨俊英、姜秀玉、霍福庆、刘丰、肖汉臣等表演艺术家。新时期的创作演出队伍是以国家一级演员王桂芬、马士杰、安静芳、李占春、杜娟、梁学华、梁淑青、一级鼓师王金清、一级舞美设计师于恩庭、一级创作人员赵万捷、王秀侠以及享誉东北地区的作曲家于国忠等人为中坚。辅以侯为民、秦丽君、杨彦丰、张学军等吉剧精英。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影响

吉剧作为中国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方兴未艾,前程似锦,剧团人员将再接再励,为发展全人类的戏剧事业作出自己独有的贡献。

获得荣誉

吉林省吉剧团出演的剧目《包公赶驴》和《三放参姑娘》先后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创作评奖中获奖。后者在一九八五年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八项奖励。《一夜皇妃》《关东雪》获“文华奖”的多项大奖,以及其他国家级大奖。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吉林省戏曲剧院.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5-01-20

资料:吉林省吉剧团简介. 新浪娱乐.2025-01-20

民间戏曲:吉剧.陕西师范大学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研究中心.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