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
四国岛(日语:しこく;英文:Shikoku),是日本四个主岛岛屿中最小的一个,其海岸线长3281千米,18802.75平方千米,占日本国国面积的4.97%;该岛北隔濑户内海、东隔纪伊水道与本州岛相望,西部为九州岛,南面太平洋。四国岛有爱媛县、香川、高知市、德岛县4个县,截至2022年(令和4年),总人口约为362万。
四国岛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的碰撞。岛上地形以山地为主,占据了全岛面积的80%,而平原则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区。其气候呈现出南北差异。以四国山脉为分界线,南部面向太平洋,气候温暖且多雨,呈现海洋性气候特征;而北部靠近濑户内海,气候则介于海洋和内陆之间,温暖但雨量较少。此外,四国岛的河流大多短促,却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其中吉野川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同时,四国岛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野生生物的栖息地。
四国岛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绳文时期(公元前14000年至公元前300年)和弥生时期(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截至2022年(令和4年),四国岛四县的GDP总值约为14.4万亿日元。四国岛的第一产业对日本总产值的贡献为5.6%,高于日本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日本总产值的2.5%和2.6%。四国的基础材料工业,特别是纸浆、造纸、纸制品、化工及相关产品,其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国岛拥有丰富的海洋、山川和河流资源,其中以濑户大桥和鸣门漩涡尤为闻名。此外,足摺是四国岛的一个重要地标,这里是黑潮洋流在日本的首个登陆点。在人文景观方面,四国岛有甲山寺等景点。
命名
四国岛,古称伊予之二名岛(伊予二名洲)后简称为伊予岛(伊予洲)、二名岛(二名洲)。根据《古事记》记载,四国岛被视为由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夫妇所创造的日本第三个岛屿。四国岛因其难以进入和相对荒凉的特点,成为了平氏成员躲避源氏的避难所。1185年,源氏取得胜利后,四国岛被划分为四个封地(其中“Shi”意为“四个”“koku”意为“国家”),所有这些封地都由镰仓市的创始人源赖朝的附庸统治。
位置境域
四国岛位于日本本州岛的西南方向,北邻濑户内海,与本州岛隔海相望;南濒太平洋;东隔鸣门海峡、纪伊水道与本州的近畿地区相邻;西侧则通过丰予海峡和丰后水道与九州相望。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3°30'和东经133°30'。四国岛总面积为18802.75平方千米,占日本国国面积的4.97%。海岸线长3281千米。
历史变迁
形成过程
四国岛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板块的运动,主要为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碰撞的结果,地质历史记录显示,日本群岛与亚洲大陆原本紧密相连,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边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太平洋地区的造山运动引发了持续的地壳活动,导致了日本与亚洲大陆的分离。这一地质变迁形成了现今的日本群岛,其中四国岛是这一群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国岛位于欧亚板块之上,欧亚板块的边缘与南海海沟相接,而菲律宾海板块则位于南海海沟之下并呈现下沉趋势。
在四国岛附近的南海海槽内,菲律宾海板块向丰后水道方向倾斜并下沉。这种板块下沉导致海底堆积物被添加到大陆之上,进而形成了四国岛上的众多地貌。在这一过程中,四国的山地逐渐升高。同时,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海面波动,宇和海地区的利亚斯海岸得以显现。
板块的运动不仅给四国岛的大陆带来了堆积物,还形成了多种地形。这些地形主要由来自遥远海洋板块的岩石构成,这些岩石从赤道附近移动而来。这些岩石被添加到大陆上,通常是在海沟中进行的一种类似于推土机的过程。这种被添加的岩石层被称为附加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岩石层不断被添加到下方,形成了地层的叠加现象,即较旧的地层位于上方,而较新的地层则位于下方。
地理特征
气候
四国岛因其独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在气候上呈现出南北差异。以四国山脉为界,南部面向太平洋,拥有海洋性气候,温暖且多雨;而北部则靠近濑户内海,气候介于海洋和内陆之间,温暖且雨量较少。全岛年平均气温约为16℃,8月最热,平均气温26.3℃,而1月最冷,平均气温5.2℃。年均降水量丰富,超过2000毫米,主要集中在梅雨季节(6~7月)和初秋台风期。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而南四国岛因受到黑潮、山地迎风坡和夏季风的三重影响,部分地区的降水量甚至超过3000毫米,此外,四国岛平均日照时间为2100小时。
地质
地质构造
四国岛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的构造环境(即俯冲带),这在全球范围内属于极为罕见且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在这一特殊的俯冲过程中,浅层地下形成了增生体,而地下深处则演变出变质岩和深成岩。此外,在四国岛的地表,由于浅海沉积和岩浆喷发等多重地质作用的影响,形成了火山岩地貌。这一系列的地质活动共同塑造了四国岛独特且复杂的地质景观。
四国是日本西南部外带地质体带状排列最常见的地区。北部分布有领家带(Ryoke)的一部分、濑户内海火山岩(高镁安山岩-赞岐岩)和泉群。MTL以陡峭的四国山脉为界,分布着三波川(Sanbagawa)带的高压变质岩。其中,别子矿区是三波川带中变质岩品位最高的地区。特别是东出石山因产出榴辉岩的橄榄岩而闻名。此外,三波川带还发育石榴子角闪岩、奥长岩片岩、砾岩片岩、蓝晶石片岩等特征岩石。三波川变质岩的烃源岩包括枕状结构玄武岩和均质凝灰岩。中部的塞米河是一条从低品位部分开始,呈现出一系列逐渐增加的变质作用的路线。三波川带以南为秩父带,间断含有含有高级变质岩(石榴角闪岩)、变质花岗岩、志留系灰岩的透镜状地质体,与黑濑川构造带相连,被称为中央构造线,向南就是四万十带。关于三波川带与四万十带的关系、变质作用及其烃源岩,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四万十带是一个增生杂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生代晚期到古近纪,主要由沙、泥和燧石交替层组成。新近纪高山花岗岩、足折岬A型花岗岩等S型花岗岩侵入该地区。
地层
日本四国岛地质基础主要由中古生代地层构成,这些地层集中分布在被称为黑濑川带的狭长地带。这些地层主要包括奥陶纪至志留纪(约4.9亿至4.2亿年前)以及石炭纪至早期二叠纪(约3.6亿至2.7亿年前)的深成岩和变质岩。这些岩石在受到变质作用前,原是寒武纪的原岩石,还包括志留纪至侏罗纪的蛇纹岩以及二叠纪的附加体。
此外,中期至后期二叠纪(约2.7亿至2.5亿年前)以及侏罗纪至始新世(约2亿至3400万年前)的岩石也在该地区的南半部被发现。这表明,除了三叠纪之外,海洋板块几乎一直在连续俯冲。这些附加体根据岩相和地质年代被划分为16个层序单元。
在晚白垩纪(约1亿至6500万年前),由于海洋板块的俯冲,产生了大规模的火成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领家深成变质联合体和三波川变质联合体。领家深成变质联合体主要由侏罗纪附加体经过高温型变质作用形成的高温型变质岩和其中的深成岩组成。而三波川变形联合体则主要由晚白垩纪附加体经过高压型变质作用形成的高压型变质岩组成。同时,也发现了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埃洛石相变的变质岩。在这一时期,还广泛沉积了由微咸水至浅海成沉积物组成的物部川层组南海层组、外和泉层组和泉层组。
中新世(约2300万至500万年前),该地区的西北部堆积了被称为久万层群和石锤层群的火山碎屑岩类和火成岩类。此外,还在部分地区发现了破火山口。
在第四纪(包括部分上新世,约300万年前至今),海滨至河流的沉积物、阶地堆积物、冲积层在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沿岸、主要河流沿岸以及该地区北部中央构造线沿线的丘陵地等地广泛分布。
地形地貌
四国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导,其中占据了全岛面积的绝大部分,约占80%。岛屿主要包括“四国山地”和“赞岐山脉”两大山脉。其中,“四国山地”以众多的险峻山峰著称。位于该山地中西北部的“石锤山脉”尤为突出,其主峰石锤山海拔高达1982米,不仅是四国岛的最高点,更是日本西部地区的最高峰。此外,“四国山地”的东部还分布着“剑山地”。此外,“赞岐山脉”位于四国岛西北部,其群山连绵东西,平均海拔约600至1000米。
相比之下,平原的面积较为有限,且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区。在四国岛的北部,山地被称为内带,其地形相对较低,海拔大多在千米左右。这使得内带地区的地形相对较为平缓,而南部的山地则被称为外带,其地形山地高耸,平原稀少。
水文
河流
四国岛境内主要河流水系为吉野川水系、渡川水系和仁淀川水系,其中吉野川是四国岛上最大的河流。
吉野川(Yoshino River)是四国岛上最大的河流,其源头位于岛屿中部的石键山,最终注入纪伊海湾。河流自西向东穿越整个四国岛,全长194千米,流域覆盖面积达到3750平方千米,占据四国岛总面积的20%,流域内涉及到德岛县、香川、爱媛县和高知市四个县的部分地区。吉野川拥有354条一级支流,平均流量为1.8万立方米,最大流量时可达2.4万立方米,每年吉野川的总径流量约45亿立方米。该流域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有三条地质断裂带穿越其中,导致岩层破碎,土质疏松。因此,流域内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水土流失现象。
渡川(Watari River)即四万十川,其源头是高知县高冈郡津野町的不入山,与向南流动的井田川相结合,全长196千米,流域面积2270平方千米,流域内涉及到爱媛和高知的部分地区,渡川共有319条支流。
仁淀川(Niyodo River)的源头是爱媛县上浮穴郡久万高原町的石锥山,久万高原町内的山间地与久万川等支川一起流向西南,之后,将流水川改为东,进入高知县,与上八川川等一起蜿蜒而下的山间部在新的城镇加亩附近再次向东南方向转向,来到平地部,注入太平洋。流域面积为1560平方千米,全长124千米,流域内涉及到爱媛和高知的部分地区。
湖泊
日本的湖泊和沼泽主要分布于九州南部和日本东北部到北海道,四国岛很少。但四国岛上地表水充分也形成了一众大小湖泊,如德岛县的虾池、岩浆池、蒲生田大池;高知县的池山池;香川县的坂出莲池、丸龟道池丸、龟郡家宫池等。
虾池(海老ヶ池)是四国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也是德岛县境内面积最大的湖泊,坐落于德岛县南部海阳町的海岸线旁。这片湖泊的水源是由海水和陆地河水混合而成的微咸水,为众多鱼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水鸟。追溯其形成历史,可以回到1609年(庆长14年),当时“庆长大地震”导致周边地区隆起,形成了沙洲,阻断了原本通向海洋的河流,湖泊逐渐演变成现今的“潟湖”。
地下水
根据日本地下水学会分类,四国岛的地下水可分为平原型、盆地型、低地型三种,其中平原型分布最多,包括高松平原、三丰平原、丸龟平原、德岛平原、新居滨市和今治平原、松山平原。其中四国岛范围最大的地下水储藏区位于北部沿海的爱媛县和香川县。
海水
四国岛南岸直对太平洋,受太平洋影响较大。尤其是其东岸段,该岸段潮流、海流中,涨潮为北向流,落潮为南向流。海流沿海岸形成东北或西南向流,流速0.2~1海里/小时,通常多为西南向流。此外,南岸段该岸段系指室户岬至高茂海岸,整个海湾沿岸多鱼礁。该岸段涨潮为西向流,落潮为东向流;大潮期平均流速小于0.5海里/小时。通常在夏、秋季黑潮接近土佐湾内海岸,流速达4海里/小时;湾内常出现反时针旋转的环流,流速0.5~0.8海里/小时。
四国岛区域主要海潮为黑潮,黑潮即日本海流,是日本近海最大的海流。潮水为深蓝色,透明度达到30米以上,是高温高盐分的暖流。水流速度平均为每小时2~3海里,最强时可达每小时4~5海里。流向变化强烈。
黑潮是北赤道海流在菲律宾群岛东方海面分为南北两流,其北上分支起源于吕宋海面更北的方向,从台湾与那国岛之间流入东支那海,沿着大陆棚外缘北上,经由吐葛喇海后流入日本南方海峡。其中的一部分在台湾东面分支后流往东面成为亚热带海流。另外,在冲绳岛西面,黑潮上层中有一部分与主流分开,由九州西面北上经由对马海峡后进入日本海,成为对马海流。日本南方海域的黑潮,一般是接近本州南岸后东流,在关东东方海面远离陆岸,流向本州东方海域的东面。远离陆岸东流的黑潮被称为黑潮暖流,与黑潮主流有所区别。
土壤
在四国岛的土壤分布上,山地土壤广泛分布,覆盖了岛屿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尤以褐色森林土壤范围最大。而在丘陵和山坡上,则主要分布着高原土壤,以红黄色土壤为主要代表。此外,在日本四国岛的河道平原和沿海平原地区,表层沉积物的年龄大约在2000至3000年之间。由于这一相对较短的沉积历史,这些地区的土壤横截面发育相对不足,土层相对较薄,土壤发育程度较低。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五十万分之一土地分类基本调查”,在四国岛的沿海地区,低地土壤则是一种普遍分布的土壤类型。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四国岛,作为日本列岛四大岛屿中面积相对较窄的一个,却以其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而著称。从海岸的亚热带植被到山岳区域的亚高山带植被,这里的森林类型多样,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因此,四国岛上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在植物领域,四国岛拥有198种珍稀植物,其中有包括细辛蕨、礼文敦盛草(学名:杓兰属 marcanthum var. rebunense)、乌兰、水龙、水杉等稀有性植物。
动物
据统计,四国岛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总计高达427种,其中有64种被明确列为保护对象。在哺乳动物中,有15种被记录在册,其中4种因其特殊性和濒危性而备受关注。鸟类方面,四国岛共有45种鸟类,其中15种因为种群数量减少或其他原因而受到保护。此外,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分别有11种和52种被记录在案。水生生物方面,四国岛同样丰富。二枚贝类有2种,陆产贝类达到48种,甲壳亚门6种。
四国岛还是多种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例如,日本猕猴和日本鹿等动物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海岸线上,此外,四国岛还有两栖动物日本大鲵。
然而,四国岛的生态环境也面临挑战。例如,四国山地的熊瞎子种群因数量锐减而被列为“有灭绝危险的地区种群”。据环境省统计,1996年四国黑熊的栖息数量已不足50只,远低于维持种群存续所需的最小个体数100只,这一现状使得该种群被列入了环境省的红色名录。
自然保护地
基于《自然公园法》,日本共建立了34处国家公园,由日本环境省管理,这些公园旨在保护、合理利用和限制开发自然风景资源。其中,四国岛拥有两处国家公园,分别是足折宇和海以及濑户内海国立公园。
足折宇和海国家公园(Ashizuri UwakaiNational Park),创立于1955年(昭和30年),当时命名为足摺准国立公园。随后在1972年(昭和47年),正式更名为足摺宇和海公园。公园拥有20米的透明度,以黑潮流经下的海洋生物和珊瑚的保护而闻名。这一区域可见到大型伊西珊瑚类的群体生长,热带鱼类的种类也十分丰富。这片海域珊瑚类种类多样,且分布接近其全球范围的北限,在温带地区中,其规模和种类的丰富度均十分罕见,构成了珊瑚群落。
濑户内海国立公园(Setonaikai National Park)在1934年(昭和9年)与云仙、雾岛一同被日本政府首次指定为国立公园。濑户内海被纪淡、鸣门市、丰予、关门4个海峡与外海隔开,东西约450千米,南北约15~55千米,面积约194万公顷,大小合计漂浮着2000多个岛屿。濑户内海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主要围绕着海滩、藻场、矶和潮汐湿地等海域展开。这些生态系统中栖息着众多珍稀生物。例如,温暖的浅海域是江豚属的家园,而被称为“活化石”的波浪平静的内湾潮间带则是的栖息地。此外,宫岛特有的宫岛蜻蜓也在这片海域中繁衍生息。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四国岛的主要矿床是铜和锰。 这些矿床位于中央构造线的南侧,80%的铜矿床位于三波川带,锰矿床位于三波川带、秩父带和四万十带等东西向延伸的带状构造。在山区表层土壤中的铜和锰含量同样很高。
自然灾害
四国岛北侧毗邻濑户内海,由于其地理位置,台风等直接袭击的情况较为少见。然而,由于大型河流如太平洋或纪伊水道的水流汇入,该地水资源并不丰富,历史上曾多次面临旱灾。四国岛的南侧直面太平洋,受到黑潮的显著影响。岛屿南部地区,台风和暴雨频发。
2004年,第21号台风给爱媛县小松町至四国中央市带来了严重的土石流和洪水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台风导致松山自动车道、国道11号、JR予讃线以及主要县级道路全部中断,四国濑户内侧的交通动脉遭受重创。在爱媛县,台风造成了14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198亿日元。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史前史
在上一个冰河时期,四国岛与日本大陆之间通过一座庞大的陆桥相连,这座陆桥从太平洋一直延伸到现今的岛礁地区。在此期间,猛犸象和巨大的麋鹿等动物在这座陆桥上自由穿梭。然而,随着冰川的融化,地平线逐渐上升,形成了濑户内海,从而切断了四国岛与大陆的联系。
四国岛的历史可追溯到绳文时期(公元前14000年至公元前300年)和弥生时期(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在爱媛县的宫川地区,人们发现了绳文时期的女性骨骼,这是人类在该地区居住的最早痕迹。而在高知县的龙加多洞穴中,则发现了被钟乳石覆盖的弥生时期的壶。到了公元300年至538年的古方时期,四国岛上的平坦地区建起了许多被称为“古方”的埋葬土堆。同时,皇室也在这一时期建立了起来。
古代
根据8世纪初的神话传说,四国是日本列岛中紧随淡路岛之后的第二个岛屿,它在古代被称为伊约岛。据《日本孝经》记载,悠美天皇和他的儿子皇子昭昭都曾到访四国,并在东吴温泉留下了日本历史上最古老的浴场遗迹。自古代以来,四国就享有繁荣与昌盛。
中世纪时期
这个时期开始,四国岛出现了四个主要的公国,分别是阿波(Awa)、赞岐(Sanuki)、伊予(Iyo)和土佐(Tosa),此后这个岛屿被称为四国或四域。这些领域由当地部族统治,并根据地理环境发展各自文化。如科诺伊约族原本以海盗为生,他们在内陆海向过往船只收取通行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转变为海岸警卫队,负责引导船只。最终,这些海盗后裔成为了日本海军的核心力量。
在元培战争期间,泰拉家族因战乱而被迫离开京都,携带年幼的安东天皇流亡至各省。1185年,他们在八岛建立临时住所,直到南本军队将他们赶走。到了室町时代,细川护熙家族统治了佐助、阿波和土佐市,而河野家族则掌管伊约。
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权力斗争,四国曾短暂统一。然而,1585年,丰臣秀吉从日本本土入侵,将四国纳入其不断扩张的版图。长坂部被送回土佐,成为丰臣秀吉的附属。然而,在1600年的关原合战中,佐佐卡贝·森赤卡作为战败方参战,被逐出领地,他和他的儿子们都被斩首,这标志着四国历史的又一重要转折点。
江户时代
随着江户时代的到来,四国各地的封建领主,历经数百年的统治,被驱逐出权力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忠诚于江户幕府的将军们。赞岐地区转由生驹家族控制,阿波地区落入八冢家族之手,而土佐地区则由山内宗族接管。然而,生驹家族的起义导致赞岐被分为两个政府。伊予地区则由多个小领主分割统治,未能统一为一个省份。这些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统治家族逐渐融入了四国的社会结构。
在德川幕府结束、帝国政府复辟的时期,土佐领地深度参与了日本的政治事务。坂本龙马等土佐家族成员与萨摩和乔舒人结成了革命联盟。在帝国与幕府派系之间的波神战争中,土佐家族站在了帝国一方并取得了胜利。
在江户时代末期和帝国政府复辟的时期,土佐领地深度参与了日本的政治事务。当时都幕府无法应对外国要求、国内统领势力渐弱,坂本龙马和土佐氏的其他人认为应建立日本天皇统一的新国家。1866年,坂本龙马作为中间人促成萨摩藩和长州藩结盟,并建议土佐藩通过“大政奉还”和平推翻幕府,该事件标志着新日本的诞生,同时对四国岛的政治格局及其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治时期1868年-1912年
1868年,与旧幕府军的戊辰战争开始,板垣退助作为土佐勤王党的领袖之一,在戊辰战争中任总督府参谋, 在甲州胜沼之战中,“板垣军”打败了新选组队长近藤勇率领的甲阳镇抚队。
1869年(明治二年),土佐藩策划并召开的四国一三藩联盟组织,旨在维新政府内对抗萨长势力、强化发言权,史称四国会议。 第一次会议决定遵守朝旨,各藩公议人驻琴平等。 之后,会议的议题包括常备兵的设置、废刀论、海盗取缔、废藩置县等,1870年(明治三年),会议解散。
1871年(明治4年)7月,日本废藩置县,明治新政府成为日本唯一的政治权力,终结了持续260多年的幕藩体制,在日本建立起了近代中央集权国家。随之四国岛各藩改为县,分别设立德岛县、高松县、松山市县、宇和岛市县、高知县五县。随后,明治政府对规模过小的县进行大规模合并。
1871年(明治4) 德岛县改为名东县,高松市县和丸龟县合并设置香川县;1872年(明治5年)松山县改石铁县,宇和岛县改神山县;1873年(明治6年),石铁县、神山县合并,设置爱媛县,同年,香川县编入名东县;1876年(明治9年)香川县编入爱媛县,名东县和高知县合并;1880年(明治13年),德岛县从高知县分出。1888年爱媛县分离香川县,香川县设立。四国的行政区划也在这次调整之后稳定为现在的四县格局。
昭和至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爱媛县的三越湾被用来训练偷袭珍珠港的小型潜艇艇员。在二战的最后几个月,德岛,高松、和松山遭到猛烈轰炸,超过70%的建筑被毁。
战后,早期发展的工业扩张,成为许多污染的来源。别志岛山的铜矿开采和直岛的冶炼是主要产业,后这些设施被转用于旅游业。
人口和语言
数量、分布与种族
据日本第七十三回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22年(令和4年),四国岛的总人口数量约为362万。其中超过63%人口分布在爱媛县和香川县。根据2020年(令和2年)的统计数据中,四国岛总人口中男性为176.2万人,女性为193.4万人。自2015年至2020年人口增减率为-16%。人口密度为101.2人/平方千米。
四国岛居民的主体种群为大和民族,一般认为,大和族是日本原始的绳文人和弥生时代以后来自欧亚大陆的渡来人相融合而形成的种群,四国岛的移民比例在全岛范围内显著。
语言
四国岛主要使用日语作为官方语言,尽管标准日语在全国普及,但地方方言仍广泛使用。四国岛的方言主要分为北四国方言和南四国方言。北四国方言,又称阿赞予方言,以山区为中心传播;南四国方言则被称为土佐方言。四国方言在声调上与近方言相似,同时语法受中国地方和九州方言影响,显示出周边地区的影响。此外,还可见江户时代平安京和大阪使用的“上方语”词汇的影响。四国岛的方言各具特色。德岛县方言受多县影响,山区保留古老语言,平原则向标准语过渡。香川县方言虽统一,但仍分为东赞、中赞、西赞和岛屿四类,具有独特语调和频繁使用的「っ」和「ん」声。爱媛县有三种方言,东予方言语速快,中予方言有京阪式口音,南予方言语速慢并采用东京式口音。高知县的方言分土佐和幡多两类,均开朗豪爽且保留古老日语发音。
宗教
四国岛,宗教文化丰富,以佛教为主导,拥有88座寺庙,包括日本最古老的佛教朝圣路线。自公元300年至538年古方时期,岛上平地涌现众多古方土堆,为当地特色。随后,佛教和汉字传入,奠定朝圣基础。苦行僧和萨满在海岸与山峰修行并传播教化。吉斯基与空海大师等人在岛上活动,助建寺庙并弘扬佛教。传说库凯环游全岛,其弟子追随,确立朝圣传统。12世纪起,少数僧侣进行朝圣,寺庙渐增。88个朝圣地点与佛教教义中88种世俗欲望相关。江户时代,Shinnen出版《四国朝圣指南》,促进朝圣普及。政府政策亦助其流行。至今,88座寺庙仍是朝圣核心,Shinnen的路标仍指引朝圣者前行。
行政区划
经济
截至2022年(令和4年),四国岛四县的GDP总值约为14.4万亿日元。从其经济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例高于日本全国。此外,四国岛第一产业的GDP占全国总产值的5.6%,第二产业GDP占日本总产值的2.5%,第三产业占2.6%。四国的制成品、出货量等价值约为8072.8万美元,占日本总量的3.1%。由于纸浆、造纸、纸制品、化工及相关产品的比例很高,其基础材料工业占总量的比例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由于食品、饮料、烟草和饲料行业的比例很高,其生活方式相关行业的比例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
四国岛农业发达,与日本其他地区相比,高于平均水平。南四国岛水热条件优越,是日本重要的大米和蔬果产地,其柑橘和茄子、柚子、生姜等蔬果产量居日本第一,香川的大米,高知市的水产业和爱媛县的珍珠养殖也久负盛名。尤其是爱媛县凭借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地形多样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成为日本重要的农业大县。在农业用地中,果园占据了约40%的比例。爱媛县因盛产优质柑橘和丰富的酒类产品而享有盛誉,被誉为日本的“柑橘王国”。其柑橘产量连续42年位居日本首位,主要品种包括伊予柑、不知火等近40种日本原产柑橘,每年收获量超过20万吨。此外,爱媛橙、猕猴桃、板栗和柿子等农产品也广受欢迎。
工业
四国岛因高耸、陡峭的山脉使农事和居住受到很大限制,几乎没有大型产业。该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该区4县的GDP总量仅占全国的2.6%。
四国北部是濑户内海工业带的组成部分,该地区交通方便,工厂密集。爱媛县、香川县和德岛县在产业结构上也多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造船和机械制造为主。松山市、新居滨市、西条市、今治市、坂出市和丸龟等城市都是北四国岛重要的工业城市。
四国岛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纸产业生产地和集聚地,纸相关总产值占全国的12%,功能纸销售额占全国的18%,被称为“纸国”。在高知市县和爱媛县尤为明显,高知县更有“纸业王国”之称。在四国经济产业局官网上罗列的130家优秀技术型企业名单中,共有18家纸加工企业上榜。其中有7家位于爱媛县,8家位于高知县。同时,两县分别设立了爱媛县纸产业技术中心、高知县立纸产业技术中心,联合地方高校及其他公立研究机构,培养技术人才,推动纸产业的深化发展。
香川县濑户内海一侧的临海工业园区集聚了众多基础素材型企业,如化学、石油、煤炭和有色金属工厂。同时,该县在食品产业方面历史悠久,以冷冻食品、调味料等为代表的企业在此聚集,积累了发酵和保鲜技术优势。轻工业产品如冷冻调理食品、扇子和运动皮革手套在全国产量领先。德岛县则是全球LED产业的重要基地,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其中白色LED产量占全球市场的60%,被誉为“LED王国”。LED广泛应用于交通信号灯、电视显示屏、汽车用灯和医疗照明等领域,具有节能、长寿和高效等优点。日亚化学是德岛县的LED生产领先企业,占据全球最大市场份额。
交通运输
四国岛交通便捷,拥有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和海上交通网络。多个机场连接国内外主要城市,铁路系统覆盖全岛,公路网络贯穿四国,而海上交通则通过多个港口和渡轮服务连接周边地区。
公路
四国岛的公路交通系统十分发达,主要公路和高速公路贯穿全岛,连接各个城市和旅游景点。主要的高速公路为E55四国横断自动车道(德岛-阿南)、日和佐道路、北川奈半利道路、高知市东部自动车道;E56高知自动车道(高知-四万十市中央)、松山自动车道(宇和岛北-松山)等;E11德岛自动车道(德岛-鸣门)、高松自动车道、松山自动车道(川之江-松山)。
四国岛通过多座大桥与周边岛屿紧密相连,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明石海峡大桥。此外,还有鸣门大桥、濑户大桥和岛波海道等重要的交通设施,使得通往四国的交通道路十分发达和便捷。
濑户大桥于1988年启用,连结香川县坂出市和冈山县仓敷市。是全世界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总长度达37千米,跨海长度为9.4千米。其最长的一处悬索桥长达1100米。濑户大桥的上层为4车道的高速公路,下层为JR四国濑户大桥线。
明石海峡大桥1998年启用,连结兵库县淡路市市和神户垂水区。明石海峡大桥也叫珍珠桥,总长度3911米、中央支间长1991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中央高度有1990.9536 米,比之前的记录长了四分之一。珍珠桥开通于1998年,连接了日本的本州岛和淡路。
铁路
四国主要有6家铁路公司,包含广域地区的JR四国、以及地方性的业者:高松琴平电气铁道(香川)、阿佐海岸铁道(德岛县)、TOSADEN交通(高知)、土佐黑潮铁道铁道(高知)、伊予铁道GROUP(爱媛)。JR四国的路线繁多,再加上其他地方性的在地铁路,加起来形成了环岛线的铁路网。
土佐黑潮铁路,简称“黑铁”,运营于高知县的东部和西部。东部线路从后免站至奈半利站,全长42.7千米,沿线20个车站都设有由著名漫画家柳濑嵩设计的吉祥物,这条线路紧邻海岸,乘车时可欣赏到壮观的海湾景色。西部线路则连接了高知市与县内西部地区,全长66.6千米,中村站是该线的关键枢纽,也是前往四万十川清流、足折、龙串、柏岛等旅游胜地的起点。此外,该线路与JR四国的特急列车线路直接相连。
航空
四国岛境内共有4个机场分别为:松山机场、高松机场、德岛机场、高知龙马机场。
德岛机场又称德岛阿波舞机场,位于德岛县板野郡松茂町,其历史可追溯至作为海上自卫队德岛航空基地的专用飞行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机场实现了民用化,目前为日本海上自卫队与民用航空共用,因此亦被称为“德岛飞行场”。总面积为1918平方千米,跑道长度为2500米×45米。
海上交通
四国的交通网络长期以来以沿海航运为中心,包括与更大的邻近岛屿九州和本州岛的广泛交流。江户时代(1603-1867年)西向航线的开辟见证了濑户内海沿海港口的长期发展。明治时期(1868-1912年)后,关西地区西部建立了中小型沿海航运企业。1874年大阪和神户之间铁路的开通迫使轮船运营转向濑户内海的沿海航运路线,从而改善了海上运输。由于四国为独立的岛屿,除了铁路、高速巴士之外,客船也是常用交通方式。根据四国交通局海事振兴部的数据,四国岛内目前共计有宇和岛港口、三岛川之江港口、高知港口和德岛小松岛市港口在内的19个主要港口。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海洋垃圾污染
当前,海洋垃圾污染问题日趋严峻,这些垃圾部分停留在海岸,部分漂浮在海面或沉入海底,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它们不仅破坏了海洋的美景,还威胁到了航行安全,更对海洋生态产生了深重的伤害。在塑料微粒污染方面对本州岛、四国、九州等69个近海海域进行了详细的测量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周边近海海域的塑料微粒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日本东北地区的日本海方向和太平洋方向周边,以及四国和九州的太平洋方向周边的塑料微粒浓度相对较高。而在大部分沿岸海域,塑料微粒的浓度则维持在每立方米0.03~1.9个的范围内。
此外,四国岛的濑户内海近年来也受到了海水垃圾(包括海底垃圾、漂流垃圾和漂浮垃圾)的严重影响,由此产生了各种不良后果。
海洋温度升高
日本近海1908~2016年期间海域平均海面水温(年平均)上升率过高,每百年为1.09℃。这个上升率超过了世界整体的年均海面水温上升率的值。从海域来看,四国东海冲、钏路冲的气温上升率与日本气温上升率相同。近年来,在发生短时强雨和大雨的同时,年降水的天数反而减少,每年都会出现取水受限的缺水情况。因缺水导致的水源水量的减少、因集中暴雨引起的浑浊度急剧上升导致的取水停止、因湖沼和水库湖等的水温上升导致的富营养化导致的异味受害等,据报告,平均气温超过20℃时,有大量产生蓝藻水华的倾向。从最近30年间伴随缺水的自来水断水发生情况来看,四国岛经常发生缺水现象。
环境保护
立法保护
日本对于海洋垃圾的立法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从最开始的《海洋污染防止法》《废弃物处理法》到后来加入《伦敦公约》《MARPOL 73/78公约》再到现在的《海岸漂浮物处理推进法》以及2018年6月22日对《海岸漂浮物处理推進法》的继续修订。
四国地方环境事务所在2005年(平成17年)成立了濑户内海海洋垃圾对策研讨会,该研讨会由渔业合作社、相关行政机关和团体等共同参与。研讨会对濑户内海海底的垃圾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涵盖了垃圾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关键信息。其主要目标是抑制海洋垃圾的产生,并努力消除其产生的根源。
此外,基于2008年(平成20年)实施的“海底垃圾带回实验事业”及渔业者和垃圾接收设施的实际情况,研讨会利用之前设立的3个专门部会的调查结果和已有知识,制定了“推进海底垃圾回收处理的指南”。这一指南旨在为相关方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策略,以更有效地推进濑户内海海底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工作。
风景名胜
综述
尽管四国是日本四大岛屿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它却同样拥有丰富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濑户内海与太平洋的环抱,为这里带来了丰富的海洋、山川与河流资源。包括濑户大桥以及鸣门市漩涡。此外,还有黑潮洋流在日本首次靠岸的足摺岬、四国遍路的甲山寺等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足摺岬
足摺岬坐落于四国岛的最南端,直面太平洋,因此其海水呈现出湛蓝且清澈的美丽景色。这里也是黑潮洋流在日本首次靠岸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足摺岬的邻近之处便是金刚福寺,这座寺庙是日本最古老的佛教朝圣路线中的重要一站。据说,这座寺庙是由弘法大师以三面千手观音为本尊而创建的。
鸣门海峡
鸣门海峡位于四国岛的德岛县的东北部,鸣门海峡的海水流速快,为世界三大海流之一。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半潜式游览船深入旋涡中心,亲身感受海波的翻滚;同时,也可在鸣门大桥上,从高处俯瞰涡潮的全景。这座连接本州岛与四国岛的鸣门大桥,长度近2千米,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观赏点,可以一览两岛的风光以及桥下波涛汹涌的海面和繁忙的船队。每年9月底至10月初是观赏鸣门涡潮的最佳时节。
佐田岬半岛宇和海县立自然公园
佐田岬半岛宇和海县立自然公园(Satamisaki Peninsula Unkai Prefectural Natural Park)位于四国岛爱媛县的西南部,占地面积东西长约50千米,南北宽约25千米。它涵盖了著名的细长半岛——佐田岬半岛,以及宇和海北部一带的岛屿和沿岸区域。作为自然公园,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佐田岬半岛独特的海蚀景观和绝佳的观景地点。
人文景观
濑户大桥
濑户大桥横跨日本濑户内海,连接本州冈山县和四国香川县,全长37.3千米,为世界最长桥。它由多类型桥梁组成,桥墩建在海中5个小岛上,形成6座相连大桥。大桥于1978年开工,1988年通车,历时近10年,耗资巨大。桥面分两层,上层通汽车,下层为铁路,设计抗震抗风能力强。南备赞濑户大桥为其中最长,是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悬索桥,主跨1100米,桥宽30米,桥塔高194米,巨轮可在桥下通行无阻。
栗林公园
栗林公园位于香川县高松市栗林町一丁目20番16号,公园总面积为75万平方米,虽然公园的名字叫“栗林”,但实际上它的庭院都是由松树组成的。栗林公园中大约有1400颗松树。以紫云山为背景的栗林公园是17世纪20年代,赞岐国的领主生驹高俊在南湖一带造园,建成了现在栗林公园的原形。之后,在1642年,随着生驹氏的移任,新的高松藩藩主,高松松平家初代大名,松平赖重继承了栗林公园。在1745年第5代藩主赖恭时代,完成了栗林公园园内六十景的命名。1875年,栗林公园作为县立公园向一般游客开放。1953年,栗林公园被指定为国家“特别名胜”,一直延续到现在。
甲山寺
甲山寺位于香川县善通寺市弘田町1765-1,因山形酷似毗沙门天的甲形状,所以将寺名取为甲山寺。甲山寺周遭一带是弘法大师的故乡,据说是他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甲山寺大殿由一整块的柏木所制成的,在这里供奉着药师如来像。毗沙门天的四大石窟位于大师堂左侧深达12公尺的石窟,子安地藏王菩萨供奉于通往大师堂石阶旁的地藏王菩萨。甲山寺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到初三会举行毗沙门天秘法修行的年度祭典活动。
相关文化
艺术
阿波舞
阿波舞是日本传统民间舞蹈,被誉为日本3大民间舞蹈之一,具有约400年历史,起源于1587年蜂须贺家政在德岛城建立后,当地百姓为庆祝这一盛事而不拘礼节地在城下跳舞。每年的8月12日至15日,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期间,徳岛市都会举办盛大的阿波舞表演,成为当地最大的节日活动。阿波舞的舞蹈团体被称为“连”,每个“连”通常由数十人组成。阿波舞的动作简单易学,其最大的特点是舞蹈时一侧的手脚要朝同一方向伸出。舞蹈中,男女分别组成小团队,在前方踏着二拍子的节奏跳舞,而伴奏者则紧随其后。伴奏乐器主要包括三味线、太鼓、钲鼓和横笛等。
传统节庆
四国遍路
四国曾是苦行僧的朝圣地,该地区历来有“遍路”的传统,源于1200年前高僧空海在此创建的88座寺庙。为缅怀他,信众以徒步走完这88座寺庙的形式进行朝圣,称为“四国遍路”。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佛教僧侣库凯是早期的信徒之一,他的弟子们跟随他的脚步进行朝圣活动。这些活动最早可追溯到12世纪,当时只有少数僧侣参与。到江户时代,四国朝圣成为文化和宗教追求的一部分,Shinnen等传教士的努力使朝圣逐渐普及。尽管朝圣的受欢迎程度在不同时期有所起伏,但其基本特征自17世纪以来未有太大变化。如今,大多数寺庙仍列在88座寺庙之列,Shinnen的路标仍在指引朝圣者。
宇和岛牛鬼祭
宇和岛市牛鬼祭典是每年7月22日至24日的盛事。期间,迎宾大道和牛鬼街展出高达六米的竹制牛鬼像,神秘威严。7月23日,小朋友牛鬼游行和宇和岛湾的烟火表演增添欢乐与浪漫。7月24日,庆典达高潮,牛鬼像对决和神舆出巡精彩纷呈。此外,斗牛活动也备受欢迎,带来紧张热烈的视觉盛宴。整个祭典展现了日本文化的魅力。
夜来节
夜来节(YOSAKOI MATSURI)是发祥于高知市,迄今足迹遍布日本200多地、世界17个国家,是日本最受欢迎的节庆活动。在高知,夜来节作为夏季标志性活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舞者手拿“鸣子”,戴着发出咔嚓咔嚓节奏的乐器,届时将封锁高知市内各地的道路,在16个会场持续一整天充满活力的舞蹈。
“Okyaku”庆典
“Okyaku”是一个为庆祝结婚、季节性节日、神社仪式、建造房屋、驱散恶灵、庆祝修业结束和赏樱花而举行的酒宴。宴会中,女主人将各式料理放在大盘中,客人用小碟自选。酒宴开始时,人们会坐下来闲聊,随后开始敬酒与喝酒。皿钵料理是酒宴的必备,其中包括各种美食。酒宴中还有筷子拳等游戏。每年三月上旬,高知市市中心的商店街会举办为期九天的“土佐Okyaku”,游客可在此品尝美食、观看节目和参与传统游戏。
饮食
四国岛的料理在日本享有盛誉,尤以丰富的山珍海味食材而著称。当地盛产鱼类和各种柑橘属水果,水稻种植非常发达,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传统美食。其中,赞岐乌冬面以其由小麦制成的面条,搭配豉油和海鲜高汤的独特风味而备受赞誉。鲷鱼蒸饭则是将整尾鱼与白米一同烹煮,呈现出独特的鲜美口感。德岛拉面则以其猪骨和鸡骨共同熬制的高汤而著名,其汤底鲜美浓郁。此外,“鲣鱼半敲烧”是一道将表面炙烤过的生鲣鱼与各种辛香料如生大蒜、青葱和姜末等相结合的料理,备受食客青睐。
影视作品
《东京爱情故事》
《东京爱情故事》的部分取景地位于四国岛的爱媛县,其中,剧中人物永尾完治的老家就位于爱媛县梅津寺的车站,那个海边,莉香曾系上了一条丝带,成为了剧中的经典场景。时至今日,车站旁边的护栏上仍然挂满了恋人们留下的爱的手巾,成为了爱情永恒的象征。
《少爷》
四国岛的松山市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风貌,成为许多电影和电视剧的理想拍摄地。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少爷》就以松山市为背景,该作品自1906年发表以来,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剧中出现的道后温泉本本馆和四十岛至今仍然保持着原貌,此外,“少爷列车”也重现了当时都造型。
《迟开的向日葵》
位于日本四国岛的高知县是电视剧《迟开的向日葵》的拍摄取景地,其中有一条名为“四万十川”的河流。该河流穿越了群山,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被誉为“日本最后的清流”,其河道绵延196千米,最终汇入太平洋。值得一提的是,沿途的河道并未经过大规模的水坝建设或其他人工改造,因此四万十川保持了其最原始的自然风貌,成为了日本极为珍贵的自然遗产之一。
《盛夏的方程式》
2013年电影《盛夏的方程式》是电视剧《伽利略系列》的电影版。其中,伊予铁道高浜线的高浜站作为关键场景首次亮相。这座木质结构的车站,面朝大海,据说是制作团队从全国1万多个车站中精心挑选出的“奇迹车站”。建于昭和初期的高浜站,部分保留了Art Nouveau风格的痕迹,其正面朝向大海,并设有一座栈桥,从那里可以眺望到对面的兴居岛。
参考资料
しこくちほう【四国地方】.キッズネット.2024-02-28
日本列岛 (読み)にほんれっとう (英语表记)Japanese archipelago.コトバンク.2023-10-10
日本統計年鑑全文第七十二回日本統計年鑑(令和5年)1-1国土構成島数、面積及び主な島.総務省統計局.2024-02-17
四国の天候.土交通省気象厅.2024-02-27
四国の気象|事業紹介.水資源機構-吉野川本部.2024-02-27
Scale a stunning sacred peak with breathtaking views and hidden shrines.Japan 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2024-02-19
都市别人口(令和4年)(続念)2-4.総務省統計局.2024-02-20
2-3都道府果别人口(大正9年~令和4年)(统).総務省統計局.2024-03-14
四国地方の方言一覧!4県の方言まとめ.47都道府県の方言辞典.2024-02-19
About Shikoku.tourism shikoku.2024-02-05
日本四国岛 最神秘的蜜月地 .凤凰时尚.2024-02-16
四国最南端の海で地球と出会う.土佐清水市観光协会.2024-02-26
Access from airports in Shikoku.shikoku railwaytrip.2024-02-19
统计局ホームページ/第六十三回日本统计年鉴 平成26年-第1章 国土・気象.総務省統計局.2024-02-17
多彩な地形をつくったプレートの動き.四国西予地理博物馆.2024-02-28
四国の森林にすむ生き物たち.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森林研究・整備機構.2024-02-28
Japan - Species.CEPF.2023-10-10
A Brief History of Shikoku .Shikoku Tours.2024-02-20
四国経済の現状について (全国財務局長会議資料).四 国 財 務 局.2024-03-22
Location and Major Economic Statistics of Shikoku region.四国地域の発展を通じて経済社会の繁栄に寄与します.2024-02-20
目的地 四国.Japan National Tourism.2024-02-26
第七十四座 甲山寺|观光|Tourism SHIKOKU.shikoku-tourism.2024-01-22
四国観光プライベートツアー.Japan Land Service.2024-03-14
Shikoku, the smallest of Japan's four main islands.japan-experience.2024-02-17
中国・四国地方の各地点でどれくらい気候が異なるのか調べてみた!.中四国大好きサイト.2024-02-27
四国に残された日本列島5億年の歴史.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2024-02-28
日本列島の地質構造区分と主な地質体.山口大学理学部 地球科学標本室・ゴンドワナ資料室.2024-02-27
中国・四国地方の地形まとめ|主な山・平野・海・川・半島をご紹介!.中四国大好きサイト.2024-03-14
渡川水系の流域及び河川の概要 (案) .国土交通省.2024-02-27
仁淀川水系の流域及び河川の概要 (案).国土交通省.2024-02-27
渡川水系仁井田川圏域 河川整備計画 .四国地方整備局.2024-02-27
日本統計年鑑全文第七十二回日本統計年鑑(令和5年)1-5主な水系.総務省統計局.2024-02-17
第3章 日本の自然の概要. 生物多様性センター.2024-02-28
中国四国湖泊.日本湖沼めぐり.2024-02-27
徳島県:海老ヶ池(潟湖). 地質情報ポータルサイト.2024-02-27
徳島県南部の海沿いにある複雑な地形の池.日本湖沼めぐり.2024-02-27
地域地下水情報データベース.日本地下水学会.2023-10-10
日本沿海安全航行用资料 .海上保安厅Japan Coast Guard.2024-02-17
土地分類図(土壤図Ⅴ)中国·四国地方.国土交通省.2024-02-28
令和4年度森林総合研究所四国⽀所 公開講演会講演要旨集.森林総合研究所四国⽀所.2024-02-28
特定希少野生動植物一覧.愛媛県庁.2024-03-06
黒潮が育む大自然~豪快優美な海岸線 いのちきらめく森と海~.四国地方環境事務所.2024-02-19
ツキノワグマ:四国でのフィールドプロジェクト.WWFについて.2024-02-28
日本国立公園 .Japan 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2024-02-19
张玉钧等:日本国家公园发展经验及其相关启示.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24-02-19
足摺宇和海国立公園は.RNB南海放送.2024-02-19
輝き続ける島と海―自然と暮らしが調和する内海多島海景観―.环境省.2024-02-19
瀬戸内海国立公園.RNB南海放送(爱媛县广播电台).2024-02-19
四国地域の土壌中有害重金属類のリスクを地図として“見える化”.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2024-02-26
21世紀の日本のかたち(68)道州制-地域からの国づくり(その4)一四国(州)一.日本開発構想研究所.2024-03-14
平成16年の台風21号.四国災害アーカイブス.2024-03-14
坂本龙马人物介绍 .高知県立坂本龍馬記念館.2024-03-15
ガキ大将から指導者へ 土佐藩士、倒幕担い戊辰戦争で司令官.岐阜新聞社.2024-03-15
日本明治维新人物谈.hinadaily.2024-03-15
爱媛县史近世下(昭和62年2月28日发行).愛媛県生涯学習センター.2024-03-15
歴史.德岛县厅.2024-03-15
明治维新:迈向近代国家的进程.日本情報多言語発信サイト.2024-03-15
废藩置县150周年:回顾明治维新最重大的变革.日本情報多言語発信サイト.2024-03-15
香川県の歴史.香川桜友会総会.2024-03-15
年表.れきこん.2024-03-15
年表.れきこん.2024-03-15
コラム. 渡来人、四国に多かった?ゲノムが明かす日本人ルーツ[N/OL].日経サイエンス.2023-10-10
法律と国语・日本语.参議院法制局.2023-10-10
JAPANESE LANGUAGE A rich blend of outside influence and internal innovation.web-japan.2024-02-18
淡淡神秘弥散四国岛-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4-02-19
お遍路の由来 .Japan Tourism Agency.2024-02-20
爱媛县产业投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2-19
shikoku.EU Business in Japan.2024-02-20
爱媛县特色农业不仅靠资源禀赋.今日头条.2024-02-19
日本爱媛县“特产商机”等待开发.今日头条.2024-02-19
日本的地区.web-japan.2024-02-18
外国人学生のための地理.姫路獨協大学.2024-02-18
高知县产业投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2-19
德岛县产业投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2-19
JR (Japan Railway).around-japan.2023-11-17
総合交通観光サイト.四国運輸局.2024-02-19
交通.四国大学.2024-02-26
主要港湾一覧表.四国運輸局.2024-02-26
高速道路ナンバリング.国土交通省.2024-02-26
全球最长公路铁路两用桥濑户大桥出现裂缝 - 博览 - 东南网.东南网.2024-02-19
濑户大桥.中信银行.2024-03-06
[网友拍]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人造奇迹_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2024-02-19
明石海峡大橋.本州四国連絡高速道路株式会社.2024-03-06
服务网.Shikoku Railway Company.2024-02-26
データからみる四国[第5版].四国地域の発展を通じて経済社会の繁栄に寄与します.2024-02-22
有着奇怪别称的日本机场 柯南机场位列榜首 .央广网.2024-03-04
Railway Operators in Japan 13 Shikoku Region Yuichiro Kishi.Japan Railway & Transport Review .2024-02-26
瀬戸内海から海ごみをなくすために(瀬戸内海海ごみ対策検討会).中国四国地方环境事务所 .2024-02-26
気候変動の観測・予測及び影響評価統合レポート,日本の気候変動とその影響.環境省.2024-02-17
航拍日本最大海上漩涡 最大直径可达20米-新闻中心-南海网.南海网.2024-03-02
佐田岬半島宇和海県立自然公園.RNB南海放送.2024-02-19
栗林公园|观光|Tourism SHIKOKU.shikoku-tourism.2024-01-22
栗林公园.香川探访.2024-01-22
东京高丹寺 :和120万人齐赏阿波舞踊.中国新闻网.2024-02-19
第五届白金阿波舞大会在东京举行(组图)_新闻频道_长城网.长城网.2024-02-19
日本德岛的阿波舞祭开幕 宏大场面震撼人心.今日头条.2024-02-19
日本德岛县推出“对抗东京”理念 期待中国游客 .国际在线 .2024-02-06
孤独星球发布2019亚太地区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北京入围榜单.今日头条.2024-02-19
和霊大祭・うわじま牛鬼まつり.Japan National Tourism .2024-02-05
日本旅游四国自由行·去高知县的海滩与天空感受风一样的自由.人民网-日本频道.2024-02-06
日本47都道府县的故事 高知县 笑迎四方客.PUBLIC RELATIONS OFFICE GOVERNMENT OF JAPAN.2024-02-19
高知日本.高知旅游官方网站.2024-02-26
世界五大适合写情书的地方(组图) .河北新闻网.2024-02-16
松山市拍摄景点游览.松山市 商业经济部 观光‧国际交流课.2024-02-26
在四万十川划皮艇赏美景,泛舟“日本最后的清流”,欣赏秀美的自然风光.日本国家旅游局.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