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卫队
日本海上自卫队(英语:Japan Maritime Self-Defense Force,缩写:JMSDF,日语假名:かいじょうじえいたい)是隶属于日本防卫省的特别机关,由日本海上保安厅于1954创建。实际上是日本的海军力量,主要目的是保卫日本的领海,守卫其周围的海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和美苏冷战的考量重新武装日本。日本海军参加了朝鲜扫雷、保护海上交通线和补给、联合救灾、防恐演习等军事活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日本海军发展迅速。海上自卫队参谋部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最高指挥、管理机关,主官是海上自卫队参谋长(上将军衔)。至201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编制定员45752人,实有兵力约4.4万人,共装备各型主战舰艇150艘,包括常规潜艇17艘、驱逐舰42艘、护卫舰12艘、运输登陆舰4艘、扫雷舰28艘;编有个1自卫舰队(即联合舰队)和5个地方队。除了舰艇以外海上自卫队还拥有作战飞机近200架,多为大型反潜预警机和反潜直升机。
2018年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其驱逐舰、护卫舰等主战舰艇的数量和作战能力己经超过了俄罗斯和英国皇家海军,仅次于美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其反潜能力居世界第二,其扫雷作战能力居世界第一位。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远洋作战能力,成为一支强劲的海上力量。
发展沿革
战后初期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投降后,美国军队占领日本。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占领当局开始对日本实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于1946年3月通过了和平宪法,其中第9条明确规定日本国民真诚的祈求以正义与秩序为基础的国际和平,日本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战争结束后,日本沿海大量水雷成了日本海运及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的障碍,因此旧日本海军的扫雷部队得以成建制的保留,它的存在为日本海军的重建保留了力量,旧海军的骨干力量也得以保留。
1948年5月,日本政府成立了海上保安厅,设立海上保安队。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促使美国防卫决策者开始向日本寻求帮助,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指示吉田茂政府组建7.5万人的警察预备队,并增加8 000名海上保安厅成员,名义上虽是警察,实际上相当于新编四个陆军师团的兵力。这些人员在美国军队营房入住,用美军武器装备,成为在美国军人指挥下的美军辅助部队。之后不久,日本便以旧帝国海军军官为骨干,组建了海上警备队。1950年10月到12月,日本部署了46艘扫雷艇,配备了1200名人员,在仁川的大约1/3的支援船配备了日本船员,其中2艘船舶沉没,1人死亡,8人受伤。
正式成立
1952年日本主权完全恢复,日本快速拓展了其海上义务和责任,将保卫日本本土和海上交通线的安全作为海上自卫队的主要职责。1954年6月,日本国会强行通过了《自卫队法》和《防卫厅设置法》两个防卫法案。《自卫队法》第3条规定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的和平与独立,为保障国家安全,对于直接或间接侵略承担国家之防卫。同时将保安厅改为防卫厅,下设第二幕僚监部,所属的警备队改称为“海上自卫队”。于是自7月1日起建立了防卫厅和海上、陆上、航空三个自卫队。
1953年11月应日本要求签订了《日美船舶租借协定》,美国租借给日本护航炮舰18艘和支援登陆舰50艘。日本政府拨款116亿日元建造作战舰艇和后勤支援船只。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定员1万人增加到1.58万人,将船队改称护卫队和警备队,以此组成自卫舰队,并在战前海军的五大军港组建地方队,同时组建学校和医院。1954年末,海上自卫队共拥有1.58万人,各型舰艇157艘,总排水量8.5万吨,飞机48架;编有2个护卫舰队群组成的自卫舰队、5个地方舰队和扫雷舰队。
发展壮大
1957年,在海上自卫队创建4年后,日本保安厅正式公布其第一防卫建设计划方案(1958~1960),阐释了日本海防的三大主要任务。第一,潜艇被认为是最大的威胁。因此,海上自卫队的首要任务是在日本列岛的毗连水域进行反潜作战。第二,同样紧迫的任务是确保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第三,日本海上自卫队需要抵御来自海上的直接入侵。这三根支柱为随后的四年计划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导,也成为日本海上防卫态势的基础。
1960年修订的《日美安保条约》增加了远东条款,明确规定保护日本的航海安全,同时将联盟的合作范围拓展到朝鲜半岛、台湾和菲律宾北部。1961年9月,海上自卫队以第1、2、3护卫队群编成护卫舰队联合舰队。1967年3月,佐藤内阁决定实施第三个五年防卫建设计划(1967~1971),总预算达到23400亿日元。海上自卫队计划建造2艘搭载反潜直升机的护卫舰、1艘装备对空导弹的护卫舰、13艘护卫舰、5艘潜艇,装备15架反潜机及40架反潜直升机。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海上自卫队的防卫能力,确保海上交通安全,建立一支远洋机动反潜、商船护航、海峡封锁、沿岸防御相结合的海上作战力量。
从1955年至1977年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四期扩军计划。到第四期扩军计划结束时,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人员46666人,舰艇147艘,排水量共16.6万吨,飞机340架,建有4个护卫队群、2个扫雷队群、2个潜艇队群、7个航空队群和5个地方队。此时的海上自卫队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反潜护航和近海防御体系,提高了对周边海域的防御和防空能力,机动性有所加强。美国援助的舰艇全部淘汰,完全实现了舰艇国产化,国产飞机的比重也进一步提高。
1983年的《防卫白皮书》中,日本首次提出“海上击破”的防御战略,亦即在海洋上指公海阻击、歼灭来犯之敌,突破了“防御作战只限定在日本领空、领海及周边海域”的限制,强调远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1985年开始组建第一个“八八舰队”,大幅度提高了反潜、防空和反舰能力,到美苏冷战结束时,日本组建了4个“八八舰队”,即形成了4个护卫队群。到1991年,海上自卫队兵力达到4.37万人,编有4个护卫队群、6个潜艇队、10个地方队、2个扫雷队群、16个反潜飞机队,主要水面舰艇62艘,潜艇16艘,作战飞机214架。在这个时期,海上自卫队成长为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真正的合作伙伴。到冷战结束时,日本已经成为亚洲海军强国,海上自卫队也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海上力量。
冷战之后
20世纪90年代,国际格局和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本转而将假想敌国设定为朝鲜和中国,并对“专守防卫”战略进行了调整,先后制定新《防卫计划大纲》、《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新《防卫合作指针》及《周边事态法》和“有事法制”等。通过调整,日本的“专守防卫”战略发生质的改变,已经从“国土保卫型”的“守势防卫”战略转变为“地区干预型”的“攻势防卫”战略,日本的防卫力量也由保卫本土的“内向被动型”转变为介入周边地区冲突的“外向主动型”。日本的军事战略逐渐由“消极防卫型”向“积极进攻型”转变,内向被动的“专守防卫”战略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主动先制”的“攻势防御”战略。
1991到1995年度“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新造8艘驱逐舰、4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将海军舰艇由62艘减至58艘,同时在原“八八舰队”的基础上着手组建“九十舰队”,即每个护卫队群由9架舰载直升机和10艘驱逐舰组成。1996到2000年,以海上自卫队为发展重点,计划装备4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8艘“朝雾”级第二代驱逐舰、研制“村雨”级第三代新型驱逐舰、装备50架SH-60J型舰载反潜直升机。2001到2005年度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简称新中期防卫计划,包括5艘5300吨级的新型护卫舰、5艘3600吨级的常规潜艇及15艘其他舰艇,巡逻警戒直升机39架、新型扫雷和运输用直升机2架。舰艇的总吨位约8.6万吨,平均吨位为3440吨。
发展现状
2008年3月26日,海上自卫队开始了自1954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整编,对负责导弹防御和海外任务等的护卫舰队、负责海上警戒和救援活动等的航空集团的编制体系、指挥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调整。此次整编对护卫舰队司令官指挥下的横须贺(神奈川县)、舞鹤市(京都府)、吴(广岛县)、佐世保市(长崎县)四个护卫队群进行整编。整编后,原先由旗舰和3个护卫队共计7艘舰只组成的护卫队群,变为由2个护卫队共8艘舰只组成。由此,隶属于4个护卫队群的12个护卫队将精减至8个,隶属于5个地方队的6个护卫队将编入护卫舰队。航空部队方面,包括E-2空中预警机预警机部队在内,海上自卫队原8个航空部队被精简为4个。直升机部队方面,位于青森县、吴、佐世保的各地方队、教育航空集团下属的航空队和救援飞行队各自进行整编,指挥权转归海上自卫队航空集群(驻神奈川县)所有。日本政府期待通过此次组织机构的整编,实现海上自卫队指挥系统迅速化,从而能够灵活应对各种任务的目的。
2009年6月19日,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应对海盗法》,从而为日本政府派遣自卫队打击海盗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个法案为自卫队走出日本国门进一步“松绑”,可形象地表示为海上自卫队已获准了可“随时出海”的通行证。日本海上自卫队规模只有4.5万人,但它最大的特点是技术水平高、战斗能力强。目前,日本除了核潜艇和航母两项没有外,海上自卫队现拥有各种作战舰艇152艘、潜艇16艘,各型作战飞机205架,高新装备比例占80%以上,同时已拥有了“准航母”5艘。总体实力已相当于或超过英国、法国。
2013年12月11日日本政府拟定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概要称,陆上自卫队将新建统一指挥系统的“陆上总队”和水陆两栖部队。在冲绳县与那国岛部署沿岸监视部队,引进可以垂直起降的飞机。海上自卫队宙斯盾护卫舰将由6艘增至8艘,分别在4个护卫舰队部署2艘。航空自卫队将在冲绳县那霸基地新建E2C早期预警机部队,将F-15战斗机飞行队由1个增至2个。
2015年3月25日,“出云”号正式进入日本海上自卫队服役。该舰设计标准排水量为19500吨,满载排水量为26000吨,最大航速可达30节,拥有两门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20毫米高性能机关炮、两部“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可配备7架SH-60H反潜训练直升机、两架运输救援直升机,最大直升机搭载量为14架。
201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编制定员45752人,实有兵力约4.4万人,共装备各型主战舰艇150艘,包括常规潜艇17艘、驱逐舰42艘、护卫舰12艘、运输登陆舰4艘、扫雷舰28艘;编有个1自卫舰队(即联合舰队)和5个地方队。整个自卫舰队共有12个护卫队,共32艘作战舰艇,总吨位11.4万吨,人员6400名。航空集群是联合舰队的岸基航空兵部队,辖16个巡逻中队、6个飞行训练中队、1个训练支援中队和1个运输中队,装备有数量仅次于美国海军的P-3C反潜巡逻机104架,以及若干其他型号的先进反潜、多用途直升机。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当前没有航空母舰,没有核潜艇,但其驱逐舰、护卫舰等主战舰艇的数量和作战能力己经超过了俄罗斯和英国皇家海军,仅次于美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二,其反潜能力居世界第二,其扫雷作战能力居世界第一位。再加上以16DDH(“出云号巡洋舰”级)为代表的新一代超大吨位水面舰艇的相继入列服役,这意味着海上自卫队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远洋作战能力,成为一支强劲的海上力量。
2020年10月29日,5名女性在广岛县吴市的海自吴基地结束训练,被授予证明可登上潜艇的徽章“海豚标志”。据悉,潜艇上设置了女性专用区域,女性可在执行任务时使用。据海自吴地方总监部称,眼下约4.2万名日本海上自卫官中,女性约有3000人。
2023年,日本海上自卫队总人数约4.4万人,装备8艘“宙斯盾”驱逐舰、36艘驱逐舰、12艘护卫舰、24艘潜艇及18艘大型辅助作战舰艇等,舰艇总吨位达68万吨,位居全球第四。为迎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调整,日本自卫队的定位从后勤支援转变为作战伙伴。为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加紧补齐所谓进攻性作战能力的“短板”,从指挥控制、防空反弹道导弹、两栖作战到水下作战等多个方面提升作战能力。
2024年9月6日,据美国“海军新闻”网站报道,在日本防务预算连创新高之际,防卫省会彻底改革延续了60多年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现行编制,并放弃延续多年的“八八舰队”编制。报道称,在此次海上自卫队的改编过程中,成立于1961的“护卫舰队”会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创建的“水上舰队”。除了“护卫舰队”外,“自卫舰队”编制内包括由退居二线的老式通用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组成的5个“地方配备护卫队”以及以水雷和反水雷任务为主的“扫海队”也会被取消,重新组建为水陆两栖水雷作战群和巡逻警戒群。日本自卫队发言人对此表示,预计所有重组计划在2026年3月完成。
组织架构
海上自卫队参谋部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最高指挥、管理机关,主官是海上自卫队参谋长(上将军衔)。自卫舰队是日本海军第一线机动作战部队,是日本海军的主力,它可以进行海上、空中和水下立体的联合作战。舰艇吨位占其海军总吨位的2/3以上,飞机占其海军总数的60%以上,人员约占海军总数的40%。地方队是日本海军的地方性防御部队,直属海军参谋长领导,主官为地方总监(中将军衔)。
护卫队群
参考资料
航空集团
参考资料
潜艇舰群
参考资料
直属单位
参考资料
主要装备
护卫舰队共有4个编队。每个编队以1艘直升机驱逐舰作为编队的核心,舰上载有3架反潜直升机;2艘防空导弹驱逐舰担负编队上空区域的防空任务;5艘多功能驱逐舰则兼有反潜防空等综合作战能力,并各载1架反潜直升机。总计每个编队共有8艘驱逐舰和8架直升飞机。其中4艘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驱逐舰之一,其排水量为7200吨,装备有全方位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可自动跟踪400千米范围内的200多个目标,自动判定威胁程度,自动确定攻击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能对20多个目标同时发射舰载导弹,实施攻击。目前世界上拥有这种战舰的国家只有美国和日本。
根据日美安保条约,日本是被禁止拥有航空母舰的。而建造航母是日本人的长期愿望。20世纪80年代日本防卫厅曾强烈要求国会批准建造2~3艘航空母舰,但未获批准,于是他们就以巧妙的方式建造航母。目前正在建造的4艘8900吨级的大型运输船,就可以发挥航母作用,其中正在建造的一艘运输舰拥有大型飞行甲板,可供短距/垂直起降机和直升机使用。这一类的大型运输船又被称为准航母。
潜艇部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另一主力。·战后日本十分重视潜艇建设,其间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他们拥有16艘潜艇,舰龄最长的为16年,平均舰龄才7.5年。舰龄越短设计也就越先进。其中春潮级是最新的一代,标准排水量达到2400吨,水下航速为20节,潜航深度为300米,是常规潜艇中吨位最大、性能领先的一种类型,很适合远洋作战。
此外自卫舰队辖有名为航空集团的航空兵部队,编有7个航空群。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100架反潜巡逻机,是世界上最好的反潜巡逻机。此外还有反潜直升机。它们都拥有一流的性能。日本海上自卫队具有世界一流的作战能力。
它有38艘驱逐舰组成的护卫舰队、16艘舰艇组成的潜艇舰队和由岸基反潜巡逻机、舰载反潜直升机等组成的航空集团,还配有现代化的扫雷队及电子、运输等其他兵种分队。执行护卫任务时首先由反潜巡逻机、直升机和水面舰艇实行对潜搜索,发现潜艇后水面舰艇在飞机的协同下完成对敌潜艇的围歼。据估计,日本的护卫舰编队可为8只船队近。400艘运输船护航。现在日本的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而扫雷能力居世界首位。
现役舰艇
参考资料
现役飞机
参考资料
军衔兵役
军衔制度
日本一直实行自成特色的“东亚型”军衔制,在世界各类军衔中军官等级最少,仅有将、校(“佐”)、尉三等九级。其中,将官分将一、将二、将补(与习惯译法中的上将、中将、少将相当)。在士官(“曹士”)方面,自卫队也显得相当“洗练”:仅设有“曹长”这一级相当于“军士长”的军衔,且是1980年增设的(此前只有相当于上士、中士、下士的“一曹”、“二曹”、“三曹”)。在“曹长”以下设有“一曹”、“二曹”、“三曹”、“士长”、“一士”、“二士”五个级别。
兵役制度
日本现在实行募兵制,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两种。这种制度有三大特点:一是18至27岁的“适龄、体格健壮青年”在自愿基础上自由应募;二是所有军人都称“自卫官”,其身分为特别职国家公务员,其待遇参照国家公务员的标准适当提高;三是军士及军官为职业军人(占总兵力60%以上),实行退休制。
未来发展
在扩展作战领域方面,日本将太空和网络提升为新的作战领域,不断扩充“太空作战群”编制规模,并计划在2027年前将航空自卫队更名为“航空宇宙自卫队”。同时,日本还设置了网络安全领域应对能力达到与欧美主要国家相当或更高水平的目标,计划到2027年将网络防御人员增加至4000人。
在自主研发方面,日本防卫省发布的《防卫技术指针2023》,提出日本防卫技术的发展重点,涉及无人化自动化、新作战平台、新能源、新材料、高性能计算、网络空间防御等12个领域,着重强调脑机融合技术、远程机器人的分身控制技术等35项关键技术,并计划效仿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模式,设立日本版DARPA,以推动民间企业参与军事装备研发。
在装备建设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并不是仅仅盯着下一代驱逐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航空母舰已经呼之欲出,“出云号巡洋舰”号、加贺号航空母舰航母化改装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一旦改装完毕,就能够获得中型航母的战力。航母化改装计划在2027年完成,这个时间点与下一代驱逐舰服役时间正好相同。日本是在加速打造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水面舰队。日本还在加快研发高超音速滑翔弹(HVGP),用于强化西南方向离岛防御。
在武器采购方面,日本重点关注引进新一代战斗机和巡航导弹。根据已签订的合同,日本未来将装备147架F-35A和F-35B战斗机。与此同时,日本加快引进美国BGM-109巡航导弹,原定于2026和2027财年分批采购的400枚“战斧”巡航导弹,将提前至2025财年采购,其中第一批200枚为现有型号BlockⅣ,第二批200枚为最新型号BlockⅤ。
在武器出口方面,日本政府正谋求自2014年以来最大幅度的武器装备出口制度调整。目前,已完成内部协商和政策协调,即将放宽针对使用他国专利在日本获准生产的武器装备的出口限制,从而全面解除向专利持有国的武器出口禁令。这意味着,未来日本能够对外出口杀伤性武器。
在力量部署方面,日本聚焦西南诸岛的“要塞化”建设,旨在提升机动部署和持续作战能力。日本自卫队计划在石垣岛部署警备部队和导弹部队,配置12式岸舰导弹和03式自动步枪中程地对空导弹。
相关事件
直升机失事
2024年4月20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两架直升机分别于当地时间22时38分和23时4分在伊豆群岛东部海域失去联系。4月21日凌晨,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说,可以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两架失联的直升机已经坠毁。两架直升机是在夜间反潜训练中失联的,两架直升机均为SH-60K巡逻直升机,每架直升机载有4名机组成员,机上共载有8人,其中7人失踪,1人死亡。2024年6月11日,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表示,7名下落不明的海上自卫队队员被判定死亡,两架直升机载的8名海上自卫队队员全部死亡。2024年7月9日,日本防卫省公布了该事件的调查结果,称主要原因是机组人员监视不足,以及指挥官之间缺乏配合,多名指挥官向两架直升机发布指令时协调不足。
使用“星链”卫星服务
2024年6月9日,据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最新一轮“海外巡访训练”任务中开始试用美国私营航天企业SpaceX“星链”卫星网络服务。按照海自的说法,此举旨在更好满足舰员个人上网需求,以招揽更多年轻人加入自卫队。海自两艘训练舰已装备“星链”天线,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上天的大约6000颗低地轨道卫星接收高速网络信号。据日方合作企业、电信运营商凯迪迪爱(KDDI)公司介绍,“星链”系统数据下载速度最高可到每秒220兆,可支持几台设备同时播放线上视频。
非法领取津贴
2022年9月,在定期检查中,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水员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会根据深度获得不同额度的津贴,最多约1万日元/小时(1万日元约合450元人民币)。许多潜水员非法领取津贴可能已成为常态化,津贴总额可能高达数千万日元。
2024年7月12日,日本防卫省称,已对218名涉及机密信息处理不当、在基地食堂不付钱吃喝等案件的自卫队成员及高级官员进行纪律处分。日本海上自卫队现任海上幕僚长酒井良已经确定于本月19日引咎辞职。同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会对不当处理机密材料的军事人员进行纪律处分,同时就此事道歉。
川崎重工行贿海上自卫队员
2024年7月初,川崎重工被曝出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存在长期勾结,操控分包商捏造虚假交易,获得十多亿日元秘密资金,用于行贿海上自卫队潜艇队员。8月8日,日本防卫省表示,拟要求100家涉及飞机、导弹等装备的防卫相关企业进行自查,确认是否存在类似不当行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有12艘潜艇由川崎重工承造,并由川崎重工下属神户造船厂维修部负责定期维修。川崎重工已承认,维修部从20年前开始要求分包商捏造虚假交易,所得款项汇入分包商账户作为秘密资金,用于购买海上自卫队潜艇队员所需私人物品或用作招待费。
参考资料
官方主页.海上自卫队.2024-01-21
海上自卫队.航空和军事术语词典++.2024-01-21
日本海上自卫队加速“膨胀”.人民网.2024-01-21
日本推动防卫战略深度调整.人民网.2024-01-20
Just a moment....海上自卫队.2024-01-21
海上自卫队的实力与部署.搜狐网.2024-01-20
日本海自转向攻势防御 已具备全球作战能力(2).台海网.2024-01-21
日本海自力量已达到“十十舰队”规模.威海传媒网.2024-01-21
日本海上自卫队:炫耀武力 强化存在.中国青年报.2024-01-21
日本海上自卫队迎来首批女性潜艇船员,共5人_澎湃防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0-10-30
日本海上自卫队将进行舰队大整编,进一步强化海战能力.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4-09-06
艦番号一覧表.海上自卫队.2024-01-21
日自卫队出改革新招:增设准将和上级曹长.新浪网.2024-01-20
元自衛官の方の採用情報.海上自卫队.2024-01-21
日本驱逐舰“挂羊头卖狗肉” 周伟政:给地区安全局势带来新的变量.腾讯网.2024-01-21
日本海上自卫队两架直升机坠毁.新华社—今日头条.2024-04-21
日本海上自卫队两直升机坠毁事故已致8人死亡.腾讯网.2024-06-11
日本公布两架海上自卫队直升机坠毁事故调查结果.今日头条.2024-07-10
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船试用美国“星链”上网服务.新华社-腾讯网.2024-06-09
岸田文雄道歉,日本自卫队218人被处分.齐鲁壹点-今日头条.2024-07-13
日本制造业再曝丑闻!川崎重工确认数据造假且涉不正当交易.新浪财经.2024-12-30
川崎重工涉不正当交易,日本防卫省要求百家企业自查.界面新闻.2024-12-30
日本媒体:川崎重工与海上自卫队曝勾连丑闻.央视网.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