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梅小璈

梅小璈

梅小,1952年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之子。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1969年,梅小璈下乡插队到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其后于1973年调回北京,进入到朝阳区仪表螺钉厂工作。1983年7月,梅小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做资料整理的工作,并于1985年开始整理梅汝璈的手稿。1997年7月,梅小璈被调到《中国青年报》报社工作。2019年3月29日,梅小璈参加了东京审判中国团队暨《东京审判征战记》新书发布座谈会,其后于2023年11月参加了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主要问题研讨会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新版首发座谈会。

梅小璈与范忠信选编的《梅汝璈法学文集》于2007年7月1日出版,与梅小侃整理的《东京审判研究丛书(3):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于2013年11月1日出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梅小璈,1952年出生于北京市。1966年6月,梅小璈所在的北京五中停课。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梅小璈无事在家。直到1969年,梅小璈下乡插队到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

工作经历

1973年,梅小璈因为梅汝璈去世调回北京,进入到朝阳区仪表螺钉厂,成为了一名钳工。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他考入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之后,他回到工厂工作,并于1983年7月调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开始在图书室做资料整理的工作。

1985年,梅小璈开始整理梅汝璈的手稿。1997年7月,他离开供职十三年的中国社科院杂志社,调到《中国青年报》报社工作。其后,他晚上上班,白天帮其他杂志社看版,同时也和一些出版社保持联系,整理和出版梅汝璈的遗稿。

 1998年,梅小璈将梅汝璈参加东京审判时穿的法袍捐赠给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后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为国家博物馆)。2007年7月1日,梅小璈与范忠信选编的《梅汝璈法学文集》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梅汝璈先生的法学论文二十六篇。2013年11月1日,梅小璈与梅小侃整理的《东京审判研究丛书(3):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出版。该书收录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在东京审判期间往来国内的函电和所作的日记,以及审判结束之后就东京审判进行的回顾和反思。

2019年3月2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承办的“东京审判中国团队暨《东京审判征战记》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举行,梅小璈参会。2023年11月,梅小璈参加了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主要问题研讨会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新版首发座谈会。

出版著作

人物关系

社会任职

人物言论

父亲心里时刻想着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

父亲在审判时一直严守法律精神。哪怕他对日本恨之入骨,心中也永远放着法官应有的那杆秤。

综观父亲行迹,与众多经历着社会巨变的知识分子一样,他始终处于时代和历史生成的矛盾中。在传统家国情怀和英美法治理念之间,在作为受害国代表的复仇意愿和法官必须不偏不倚的身份要求之间,这种精神困境,生活在相对平稳状态下的人们,未必能够体会。

参考资料

梅汝璈之子:“父亲为中国人赢得尊严”.清华校友总会.2024-01-21

东京审判大法官梅汝璈之子梅小璈谈父亲.澎湃新闻.2024-01-21

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主要问题研讨会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新版首发座谈会会议议程.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2024-01-21

梅汝璈法学文集.豆瓣读书.2024-01-21

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豆瓣读书.2024-01-21

对话“中国第一大法官”之子梅小璈:东京审判后的父亲梅汝璈.澎湃新闻.2024-01-21

东京审判中国团队暨《东京审判征战记》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上海交大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4-01-22

环球人物.人民网.2024-01-21

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政治学卷.豆瓣读书.2024-01-21

纪念东京审判闭庭75周年 新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首发.人民网.2024-01-21

“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系列(10) | 梅小侃:用翻译史料告慰父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4-01-22

梅汝璈之子:审判不是受害者的简单复仇.中国法院网.2024-01-21

梅汝璈:东京大审判中的中国法官.澎湃新闻.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