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岱
唐岱(1673年—1752年之后),字东,号静岩,又号知生、爱庐、默庄,满洲正蓝旗人,清代著名画家。承祖爵,任骁骑参领,官内务府总管,以画候内廷。山水画初从焦秉贞学,后与王敬铭、张宗苍同为王原祁弟子,名动京师。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赐称“画状元”。
人物经历
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赐称“画状元”。并尝题其千山落照图,有句云“我爱唐生画,屡索意未已”,“位置倪黄中,谁能别彼此”。雍正中正式入宫至乾隆十一年左右出宫,在此期间“深荷两朝知遇”,爱新觉罗·弘历“数有题咏,后益被宠遇”,其作品 和理论在画院称誉于时。山水师法王原祁,远承董、巨、黄、王之遗脉,用笔沉厚,布局深稳,但为适应宫廷需要,其画风更趋纤秀细腻,琐碎繁复,富于装饰性。
传世作品
传世作品有雍正五年(1727)作《重峦叠翠图》轴,藏北京画院;《刘长卿诗意图》轴、乾隆六年(1741)作《晴峦春霭图》轴藏故宫博物院;《松鹤图》轴藏沈阳故宫博物院;《溪流曲尽图》轴藏浙江省博物馆;与郎世宁合作《乾隆春郊试马图》卷藏日本京都有邻馆;乾隆十七年(1752)作《青山白云图》,时年已八十。精画理,著有《绘事发微》。亦工诗,著有《载乐堂集》。
主要成就
唐岱于清康熙至乾隆时在宫中任职,康熙帝曾赐他“画状元”称号。他擅长画山水,学董源、巨然、黄公望画法,著有《绘事发微》一书传世。唐岱出生时逢康熙盛世之初,由于祖先战功显赫,承袭爵位,成年后,于康熙年间授官至晓骑参领。唐岱在未入宫之前,就与当时尚为皇子的爱新觉罗·弘历弘历关系密切,曾为弘历作《松荫抚琴图》。自雍正初期正式进宫,至乾隆十一年(1746)离开宫廷,供奉宫廷达数十年,其作品被乾隆皇帝所主持编的《石渠宝笈》收集,据胡敬《国朝院画录》的记载,唐岱作品收录于“石渠著录二十有八,内合笔三(含与郎世宁合作)”,且作品得乾隆帝“御题最多”。
唐岱作为“清代四王”之一王原祁的嫡传弟子,又将王原祁的绘画风格进行了创新和演变,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体例与风格,成为娄东画派中比较有创新和开拓的院体画家,体现了“正统山水画”的新面貌和新风格。
研究书目
《清史稿》
人物评价
唐岱擅长画山水,学董源、巨然、黄公望画法,有“画状元”之称号。(故宫博物院评)
唐岱是清代著名画家,以山水画名动京师,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赐称“画状元”,他用笔沉厚,布局深稳,但为适应宫廷需要,其画风更趋纤秀细腻,琐碎繁复,富于装饰性。(齐鲁壹点评)
参考资料
唐岱.故宫博物院.2024-05-01
“画状元”唐岱.中国书画网.2024-04-30
清史稿(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微信读书.2024-08-27
清代画家唐岱山水画作品赏析.腾讯网.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