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萌珠
郑萌珠,女,甘肃人,1988年3月10日8时56分生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出生时,郑萌珠重3900克,身长52cm,是由张丽珠教授接诊试验的第一例“试管婴儿”。
2007年,郑萌珠考入西京学院英语专业。大学毕业后,郑萌珠回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为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工作人员,从事病案管理工作。2019年4月15日早上8时34分,郑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分娩,诞下一男性婴儿,这是中国大陆首个“试管婴儿二代宝宝”。
郑萌珠的出生,开启了中国辅助生殖技术的新征程。“试管婴儿二代宝宝”的出生,则证实了中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
人物经历
郑萌珠于1988年3月10日8时56分出生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出生时,郑萌珠重3900克,身长52cm。是由张丽珠教授接诊试验的第一例“试管婴儿”。给孩子取名“萌珠”是因为“萌”取萌芽之意,“珠”则是取自张丽珠教授的名字,感谢她赋予孩子生命。
从小到大,郑萌珠的父母都很爱她。母亲郑桂珍一直专门在家带她,直到她4岁才去上班。郑萌珠上了中学,父亲又一直亲自接送。2007年,郑萌珠考入西京学院英语专业。郑萌珠大学毕业后,投身生殖医学,回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工作,成为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工作人员,从事病案管理工作。
2019年4月15日早上8时34分郑萌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分娩,诞下一男性婴儿,这是中国大陆首个“试管婴儿二代宝宝”。
个人生活
郑萌珠的母亲郑桂珍和父亲左长林来自甘肃省礼盐县,都是身体健康,憨厚爽朗的庄稼人。郑桂珍是乡村教师,喜爱说笑,左长林相对不善言辞,比较朴拙。
亲属关系
相关事件
在生郑萌珠之前,她的妈妈郑桂珍因为输卵管堵塞,一直没有怀孕,1986 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原卫生部将“优生—早期胚胎的保护、保存和发育的研究”列入“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张丽珠教授是课题组负责人。郑桂珍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前,张丽珠教授团队已成功给一些不孕不育的女性植入了胚胎,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等到胎儿发育成熟、可以分娩的那一刻,当时,实验室的条件有限,张丽珠用一根特制的塑料管将受精卵植入郑桂珍子宫内,移植之后,郑桂珍被严格保护起来,7周后,医生终于听到了 胎儿原始心脏有力地搏动声,这标志着临床妊娠成功。此后,每天都有医生来给她监测血压,测胎心,10月怀胎后生下郑萌珠。
张丽珠教授在2016 年去世。一个个被她改变了人生的试管婴儿家庭来到北京送别她,一手“缔造”的萌珠也来送别她,萌珠说:“奶奶,我们会好好的。”
在郑萌珠出生的10年前,也就是1978年,英国科学家让普迪、罗伯特·爱德华兹和妇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将培养皿中的单细胞胚胎分裂为8个细胞,并成功将其移植入母亲子宫内,世界上首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Louise Brown)就此诞生。试管婴儿的学名是“体外受精卵和胚胎移植”(IVF-ET),即: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再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宫中,发育成胎儿。据统计,自路易斯·布朗出生以来,约有650万婴儿在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下来到这个世界。而在中国,自1988年郑萌珠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成功出生3万多名试管婴儿。
人物影响
郑萌珠的出生,开启了中国辅助生殖技术的新征程。“试管婴儿二代宝宝”的出生,则证实了中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
参考资料
中国试管婴儿技术30年:是赋予女性生育权 还是剥夺女性主体性?.百家号.2024-04-07
试管婴儿30年:能阻断遗传病 可冻卵冻胚胎.光明网.2024-04-07
31年前的“试管婴儿”昨天当了妈.finance.sina.com.cn.2019-04-20
31年前的“试管婴儿”昨天当了妈.新浪财经.2024-04-07
中国首位“试管婴儿”,如今已33岁,与普通人相比有差别吗?.网易.2024-04-07
从0到超过40万例次,中国的试管婴儿技术离不开这位“奶奶”.百家号.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