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湘云寺

湘云寺

湘云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压坞山南侧,始建于明朝末期至清代初期。历史上,湘云寺曾因战乱而遭到破坏,后经过多次修复和重建。寺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成为了萧山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

相关简介

湘云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在清朝之前,有关压坞山的诗歌作品中并未提及湘云寺的存在。然而,清初著名学者毛奇龄在其诗作《垒上人还归西陵》中提到了湘云寺,这表明了该寺至少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存在于压坞山上。湘云寺的名字来源于众多诗人对湘湖景色的描绘,尤其是“湘湖云影”这一景象,因此也成为了萧山区八景之一。湘云寺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成立了专门祭祀对湘湖有贡献人士的“湖贤会”。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黄元寿等人创立了“湘湖吟社”,旨在通过诗词创作来纪念湘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此外,多位文人如林国柱和陶元藻也为湘云寺留下了传世之作。湘云寺在清咸丰辛酉年(1861)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在同治年间得以重建。到了民国十二年(1923),寺庙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作,延续了其作为萧山区地区重要文化遗产的地位。

参考资料

神秘的压乌山.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2024-09-23

钱塘南岸新传奇 秀美绽放新湘湖.闻堰网 .2024-09-23

大运河 我们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萧山日报.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