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北方民族史探
东、西羌与羌族的抗争一 十六国的纷争与民族分布一 汉、前赵:汉化政治制度的先驱二
内容简介
《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内容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与发展,我们策划组织了《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并把它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是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主流,研究中国社会和政治史应该是研究中国史的主流。
作者简介
陈琳国,1943年生,福建省龙海区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民族史的教学和研究。著有《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 《伟大的步履——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与凝聚力》、 《可汗的子孙》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匈奴内乱、南迁与杂胡化
一 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
二 南匈奴南迁的前后
三 西晋内迁杂胡与杂胡化趋势
四 汉晋陇右河西的三种胡
第二章 东、西羌与羌族的抗争
一 羌人的原始居地及其抗争
二东羌与西羌
三 羌人内迁渭河平原
第三章 蒙古草原的动荡与乌桓、鲜卑
一 乌桓内迁与东、西部乌桓
二 蒙古草原的动荡与鲜卑的兴起
第四章 十六国的纷争与民族分布
一 第一阶段:永嘉以后至后赵之亡(311-350年)
二 第二阶段:后赵之亡至淝水之战(350-383年)
三 第三阶段上:淝水之战至北魏统一北方之战(383-439年)
四 第三阶段下:淝水之战至北魏统一北方(383-439年)
第五章 汉及前后赵、诸燕国、前秦政治制度
一 汉、前赵:汉化政治制度的先驱
二 后赵:重用汉族文士,实行胡汉分治
三 诸燕:以礼制奠基,以门阀立国
四 前秦:力削氐羌酋豪,力主夷狄应和
第六章 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 坞堡壁垒与汉人大姓豪族经济
二“军封”、营户与依附关系
三 关东地区的社会经济
四 前秦劝课农桑与社会经济
结语:民族融合——十六国历史的必由之路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