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古树博物馆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9%以上,内现有1000多种植物、300多种动物,其中有7种国家保护濒危植物,是东莞地区发现国家保护植物数量最多的景区。2004年9月10日开馆的国内首家古树博物馆观音山古树博物馆坐落于该园的国际会展中心。观音山森林公园为古树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和科学资料。依托古树博物馆的丰富收藏,国内首家古树研究中心也将在这里挂牌成立。
建筑布局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
馆藏文物
观音山古树博物馆内,内现有1000多种植物、300多种动物,其中有7种国家保护濒危植物,收藏了近年来出土的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古树50余棵,从黄帝时代到周、秦、汉、三国、唐、宋、明、直至清末,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树收集齐全。许多古树直径达一米以上,年轮超过500圈,可以想象原树的巨大无比。科学家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树年轮的分析,可获得一部古代气候变化、环境变迁、水文状况、地质运动的编年史,还可以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及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该馆的镇馆之宝是一棵距今约4500年的古树,身躯粗大,尽管风蚀和河水浸泡已使其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外层,但仍遗留下300多圈年轮。这棵古树在黄帝时期就已经生长在南粤大地,属于热带乔木,它证明了4500年前广东省的气候比现在热,与现在的海南省相似。
这里收藏着具有科研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地下埋藏古树60棵。古树通过碳十四同位素年代测定,最老的为距今5000年左右黄帝时期的遗树,最“年轻”的为距今200余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古树。树种既有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特有的水松、青檀、格木等,也有反映我国南方气候冷暖变化的隆兰、青梅、青冈等。
2020年5月,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公布,观音山古树博物馆藏品为301件。
重要活动
观音山古树博物馆从开放之日起免费向游人开放,已免费接纳各地参观游客50余万人,其中中小学生20万人。成为人们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探知古环境古气候,以及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2004年12月该馆被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科技局、东莞市教育局表彰为东莞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05年,该馆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命名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参观信息
观音山古树博物馆从开放之日起免费向游人开放。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日8:00—18:00时
参考资料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