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彪

石彪

石彪(?—1460年),忠国公石亨之侄,明朝渭南县南志道里(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路乡附近)人。明朝中期将领,定远侯。

石彪勇敢善战,善于用斧,公元1449年10月,石彪参加了保卫京城的大战,因为表现出色立了战功,所以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到了公元1450年,石彪被任命为游击将军,负责守卫威远卫这个地方,并且成功地把蒙古军队给打退了。到了1452年冬天,石彪被任命为参将,和其他人一起防守大同。1457年,英宗复辟后,石彪被召回京城,参与了推翻皇帝重新立帝的夺门之变,他因此被提升为都督同知,还在大同狠狠地打击了蒙古军队,被封为定远伯。1459年,石彪又在安边堡把蒙古军队打得大败,因此被封为定远侯,爵位升了一级。

天顺三年(1459年),退休的大同千户杨斌等人联名上书朝廷,举报石彪有谋反之心。于是,英宗下令逮捕石彪,并将其关入诏狱进行审讯。公元1460年2月,在定罪之后,明英宗下令将石彪处死,并抄没其全部家产。

石彪率军于安边堡再次抗击蒙古军队,立下了西北第一战功,为明朝西北边境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石彪最初以舍人的身份参军,凭借军功逐渐崭露头角。正统末年(1439年),他因累积战功升任指挥同知。当时,也先率领瓦剌军围攻京师,明军溃退时,石彪勇敢追击敌人,斩杀了不少残余敌军,因此再次升任署都指挥佥事。

景泰年间

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即位,石彪被任命为游击将军,负责守备威远卫。瓦剌军围攻土城时,石彪用炮击毙了百余名敌人,成功击退了敌军。在边疆作战中,石彪每战必胜,勇冠三军,因此在一年内多次升迁,官至都督佥事。

石彪倚仗石亨的权势,经常纵容家人强占百姓的财产,还招收了五十多户流亡的人,擅自越过关卡建立庄园,开垦民田。这些行为被给事中李侃和御史张奎弹劾,他们还请求朝廷将石亨一并治罪。然而,皇帝并没有追究石彪的罪行,只是命令他将强占的民产归还给原主,并遣散那些流亡户,让他们恢复原来的生计。到了1452年冬天,石彪被任命为参将,和其他人一起防守大同。他常常觉得巡抚年富对他有所压制,不能随心所欲。1457年,英宗复辟后,石彪被召回京城。当时石亨还在掌权,石彪就诬告年富犯罪,导致年富被关进监狱。不久后,石彪升为都督同知,再次以游击将军的身份到大同防守。在一次与参将张鹏在磨儿山放哨时,蒙古贵族率领一千多骑兵来袭。石彪率领壮士迎战,斩杀了把秃王,拔掉了他的旗帜,共斩杀、俘虏了120多人。随后,他们乘胜追击到三山口墩,又斩杀了72人。因为这次战功,石彪被封为安定伯,仍然担任游击将军的职务。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夜晚,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潜入南宫,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位。石彪因参与拥立有功,被封为定远伯,并担任大同副总兵。

天顺年间

天顺二年(1458年)七月,石彪被任命为平夷将军,不久后又升任总兵官,镇守宁夏。第二年正月,蒙古孛来率领两万骑兵入侵安边营,石彪与彰武伯杨信等人率军防御,接连取得胜利,斩杀了敌将鬼力赤,追击敌军六十余里,生擒四十余人,斩首五百余级,缴获马、驼、牛、羊两万余只,成为西北战功第一的将领。天顺三年四月,石彪晋爵为侯,继续镇守大同。

罪发被杀

1459年正月,蒙古贵族鞑靼部首领孛来率领两万人侵扰安边营,大肆劫掠。石彪与杨信率军迎战,接连取得胜利,斩杀了鬼力赤,追击敌人至寨外,转战六十里,擒获四十多人,斩首五百余级,缴获马、骆驼、牛、羊等牲畜两万余头,成为西北战功第一人。捷报传到京城后,石彪被封为侯爵。

石彪原本是靠战功起家的,并非依赖父兄的庇荫获得官职。他与石亨两人一门之中出了两位公侯,做了不少坏事。石彪企图谋划镇守大同,与石亨里应外合,掌握兵权,这引起了英宗的疑虑。到了八月,英宗将石彪关入锦衣卫监狱。朝中的言官纷纷弹劾石彪和石亨的罪行。经过查证,石彪犯了“谋叛律”,于天顺四年(1460年)被斩首示众,并抄没了他的全部家产。

主要成就

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石彪被任命为游击将军,驻守在威远卫。他多次率领军队迎战蒙古军队,每次战斗都取得胜利,勇猛无比,被誉为三军之冠。到了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石彪再次率军抗击蒙古军队,亲自冲入敌阵搏杀,斩杀了蒙古的把秃王。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石彪在安边堡再次率军抗击蒙古军队,斩杀了鬼力赤,并追击鞑靼军队六十余里,俘获了两万多头马、骆驼、牛、羊等牲畜,立下了西北第一战功。他的这些战功为明朝西北边境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轶事典故

与代王

石彪担任大同市游击将军时,将代王增加食禄之事划为自己的功劳,代王因此前来跪谢。此后代王多次招待石彪,让歌妓依次为他斟酒。

与英宗

明英宗由杨善接回北京之后,也先遣送自己的女儿到大同,要石彪转献给明英宗为妃,但石彪见此女姿色可人,自己暗中霸占,时明英宗被朱祁钰软禁于南宫之中,一时不知。后王斌等人上书告诉了明英宗,明英宗大怒,将石彪关入诏狱。

人物评价

亨既败虏,威名益震。虏自是不敢复逾塞深入,辄请和。虏见边人呼石亨爷爷。论功,亨第一。封武清伯,寻进封侯兼太子太师,总京营。彪都督佥事、大同左参将。诸子侄,涧、溟、濬、仁并陞千户、镇抚。涧战殁,彪为参将,虏畏之称石王。(《四库禁书精华》评)

石亨、石彪骁勇善战,有陇西李氏之风。使之卧虎北陲,自当匹马不南矣。帝既北狩,也先再薄京师,陵寝崩摧,祭器灰烬,朔骑凭陵,目无中国。于谦督军九门,亨、彪转战甚力。德胜、安定、彰义、清风店、倒马关诸捷,军声复振。也先诸部恸哭出关,既惧且悔,乃拥还上皇,以结好中国,战之力也。(谷应泰评)

彪勇冠流辈,每战必捷。(《明史 10》评)

彪本以战功起家,不藉父兄廕,然一门二公侯,势盛而骄,多行不义。(《明史 10》评)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大明王朝1449 (2003).豆瓣.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