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婆罗门参
中亚婆罗门参(学名:Tragopogon kasahstanicus S. Nikit.)是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少分枝,被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含多数舌状小花,单生于茎顶或枝端,总苞圆柱状;花托蜂窝状,无毛。舌状小花两性,紫色,舌片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细长,花药基部箭头状。瘦果圆柱状,冠毛1层,羽毛状,污白色或黄色,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羽枝纤细,彼此纠缠,在与喙或瘦果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通常有5-10根的超长的冠毛,超长冠毛顶端糙毛状。生长于海拔1500-4200米的林缘草地及荒漠草原。分布于中国新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哈萨克斯坦。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茎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或自下部分枝,有纵沟纹,头状花序下部及叶腋具白色棉毛,果期无毛。下部茎叶披针形、披针状线形或线形,长8-20厘米,宽5-15(20)毫米,基部宽,抱茎,先端渐尖,边缘狭膜质。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枝端,花序梗在果期多少膨大。总苞钟状圆柱形,长3厘米。总苞片8枚,披针形,长3厘米,宽3-6毫米,先端渐尖,基部被白色棉毛。舌状小花紫色。边缘瘦果长约1.5厘米,直立或稍弯曲,沿肋有鳞片状突起,先端渐尖成粗喙,喙长3-5毫米,粗糙,顶端不扩大,与冠毛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冠毛污白色或淡黄色,长2.5-3厘米。花果期4-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1400米的山坡、山前平原、河谷及沙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青河、富蕴县、布尔津县、塔城地区、托里县、裕民县、奎屯市、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阜康市、霍城县、伊宁市)。俄罗斯欧洲部分和哈萨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