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烟囱

烟囱

烟囱,真名彭撼,1983年出生于湖北宜昌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绿校”联展发起人之一,现Special Comix漫画主编、策展人。

个人简介

烟囱,真名彭撼,湖北宜昌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就读大学时成为星空间画廊签约艺术家。“绿校”联展发起人之一,现Special Comix漫画主编、策展人。

解读艺术家作品

烟囱的作品来源于他的艺术生活,从寝室里的孤单和无聊时光中挖掘出来的艺术生活。他通过给网友发自己的漫画和小插图来克服孤独感。虚构的风景与小镇居民是烟囱本人的心况与童年乡愁的结合,抑或是对老家农庄的回忆。

烟囱的作品看上去像儿童画,但是他作品中人物的眉毛、眼神,等等类似的细微差别却透露出作者娴熟的处理手法。在烟囱的神话世界里,微笑的月亮保持着俯瞰一切的姿态,还能遇到长牛角的坏蛋和有狗头的乖男孩儿。为了感动你,这些人物可以把心掏出来。烟囱的作品虽然纤小,其中的内容却在膨胀,每一个小图片 都化作他私人的神话,庇护着观众在更简单的世界中停留。

在创作时烟囱常常使用不起眼的工具作为最基本的材料:圆珠笔、报纸拼贴、低科技的数码绘画工具,甚至针线他都用过,这些简单的原料反映出作者试图回归单纯生活的愿望。在不同尺寸和质感的纸面上,神话怪物的奇遇在烟囱的寂寞世界中展开。烟囱的叙事能力在从小读漫画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美院国画系的教育背景又在画面处理的技术层面上有所助益。他在博客" 汽水小店" 上跟朋友分享所有的作品,同时也是" 绿校年展" 的发起人之一("绿校"可以称得上当代最活跃的青少年民间艺术团体)。作为一个国内网络业余漫画创作平台“绿校”的核心成员,烟囱因自己的作品被网友们刷了一层颇为理想主义的色彩。对“绿校”,烟囱说他很珍惜这个平台,因为曾经在这里得到了众多的鼓励和支持。

近期,烟囱与《SC》漫画团队成员受邀去往法国巴黎,参加了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型漫画系列活动“漫画星球”。网友们评到:透过大众热爱的漫画文化,中国新一代青年的艺术观念、文化及生活方式将为更广泛的地域人群所了解。

解读艺术家

粗略勾勒一下“烟囱”,他是个生于80年代沉静的眼镜男,少白头,圆脸,不说话的时候显得稳重,开始说话就暴露了率直和挑剔。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职业艺术家,烟囱混迹于网络业余艺术活动里,若即若离又血脉相连。他在网络上的知名度,掩盖了他生活里的角色。他有个铿锵有力的本命,叫“彭憾”,可惜,烟囱毫无理由地爱上了“烟囱”这个网名。烟囱爸爸只能被动接受儿子从“彭憾”变成“烟囱”,只有在乘坐飞机需要出示身份证的时候,烟囱才勉强扮作“彭憾”。他喜欢网络世界的身份,认为做“烟囱”要比做“彭憾”更令他快乐。

在网络里烟囱有个自留地,他的博客“汽水小店”经常挤满爱好漫画的同道,烟囱在这里发表的漫画新作也常常能得到一片叫好。网络对烟囱来说特别重要,甚至是他的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烟囱是在2003年“非典”的特殊时期开始上网。那一年,中央美术学院提前放假,烟囱回到了湖北老家,闲着没事做,他听说网上有个平台能画画,就上网去找,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网上画画。通过这个虚拟世界,他结识了一批朋友,生活从此就有了新的变化。烟囱说:“如果当时我没有上网,没有那些人鼓励我,我可能现在不会去画画”。

烟囱在网下的生活有些平淡。2002年考进中央美院,就读国画专业,由于是第一批扩招,学院改变了以前设立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以频繁更换老师的形式,让这批学生接触不同的创作理念。频繁更换老师的结果,就是让烟囱没有对任何人的教学留下印象,加之美院里高手云集,烟囱更加觉得气短。大学一年级,是烟囱最茫然的时候,他自己形容那段时间:“没有什么朋友,宿舍里的人都有女朋友了,就我一个人留在屋里画画”。

可以说,烟囱的生活因为有了网络而产生不同。画画带来了朋友,带来了新鲜的话题。忙着出书、办展览、搞聚会,虽然漫画在美院校园里不是焦点,但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烟囱找到乐趣,还找到一个也喜欢画漫画的女朋友。对画漫画,烟囱曾言:“它让我感到放松和自在”。

素人的叙事——关于烟囱的漫画

文/ 付晓东

“素人”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普通人、门外汉、偶尔客串的爱好者。“素人风格”在这里指称为追求生涩、稚拙、朴素、原始生命力的一种创作风格。他们好像从没有受到过专业化的训练和规范一样。他们每个人的方向各不相同,分别带有新手感、无意识、反学院倾向、民间趣味、童稚趣味、低级趣味、坏画等,以或粗糙、或反智、或破坏的手法,越是以自己的作品否定中西方艺术史,否定流行和成功艺术家,与这些创作风格拉开距离,越是在当代艺术的绘画领域里显得格外另类,不可兼容。

易英说,“在荒原的那一头是真正的自我。”敢素面朝画的人多半是有横溢的天赋,特异的秉质,或者独享的审美,曾经有过的感觉范式和绘画程式已经被最大限度地挤压干净了。虽然“生”和“涩”也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品评美学中的范畴,但是素人绘画还有更多的层面,它在对绘画语言的颠覆性的解体的同时,同时也为全然破坏性内容的表达敞开了大门。素人不但抗拒建构,更抗拒理性;以无意识和潜意识抗拒现实和责任;以想象和游离抗拒消费主义体制。由于不受外界和历史的影响,使对改变艺术史及艺术界无能为力,同样一切支配和依赖对素人来说也毫无意义,从而获得了完全的自主的自由。他们不是天才,就是疯子,素人风格几乎是不可论证的。

烟囱正是素人风格中的一员,他的漫画形式多样,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经常在豆瓣关注和blog订单里发现这些意外的更新,可能是一张贺卡,或是一张单页的原稿。我对他的记忆也是片段式,零散式的。即使如此,我依然可以从上万种卡通形象里,一眼就认出哪一款烟囱风格的T恤。烟囱以一种自传体的方式,以一个圆头圆脑和椭圆形的眼睛的忧郁青年让人印象深刻。如同烟囱本人,天真、老实、有些压抑或狡,对生活充满美好或恐惧的想象。这一切在他的连续漫画中体现得更为生动,他的故事总是围绕着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平常遭遇而展开,一个在梦里不及格的学生,出老千的烤串者,不断被打扰的意淫狂,失明的配钥匙的人,无奈的修自行车的人,主动献身的打工者……他们总是被生活胁迫,自然而然,而又顺理成章的做出了不可挽回的恶,或者什么也不做,等着让罪恶发生。那些服从于生理需要,被生活迫使的小人物不得不的犯着错,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他们在成为被害者的同时又是罪恶的帮凶,经常带着怜悯之心的主动去迎合欲望,放任罪恶。受害者经常是更无辜的猫、乌龟、章鱼,当然,还有自己。他们被别人欺骗,也欺骗别人,在互相砍杀和彼此出卖中自欺欺人。似乎什么也无法改变,这个流淌的,尖锐的,如同呕吐物一样的世界,依然我行我素的运行着。

烟囱的故事经常脆弱而绝望,如同臆想,又如同现实,如同象征,又如同陈述。他试图用一种孩子般的单纯的心,还原世界上的荒诞。这个线索也许发端于一场年幼母猫的阉割手术,医生把摘除的子宫和器官拿出来观看,对无伤大雅的罪恶的观赏,敲打着观看者的知觉和良心。这到底是对是错?烟囱似乎总是在生活琐事里寻找一种矛盾性,一个常识对另外一个常识错位,通俗说法的谬误。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冲突,在空间的缝隙之中盘旋,使得他的故事总是显得有些意识流,不完整,缺少连贯的剧情,不够重口味。但这也正恰恰是烟囱区别与其他地下漫画作者的特别方式。一个小人物喋喋不休的讲述生活里那些不了了之的故事,暗示到恰好为止。故事里压抑、绝望、琐碎,但却总是不动声色的杀人放火,系统崩盘,一切细节都暗示这是一场勾心斗角的心理游戏。

烟囱的漫画完全不同于日本精雕细琢的漫画风格,更多的是随意挥发,怎么想就怎么画,选择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他的用心之处在于各种造型的控制和整体构图的把握。“素人”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朴素的面对自我,保持全部的努力,仅仅是为了完成并且呈现普通的生活。

个人履历

个展

2011

大暑 烟囱\u0026 温凌双人展,星空间,北京市,中国

2010

大象的梦,远东电影节意大利

2008

像素屁,星空间,北京,小行星3789

薄荷糖泰康保险集团顶层空间,北京,中国

汽水小店,星空间,北京,中国

群展

2012

自恋,星空间,北京,中国

解禁之后,星空间,北京,中国

漫画星球,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夏天的十三个夜,西五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0

BCA x Timeout 青年艺术市集- " 我是",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9

新作,星空间,北京市,中国

编织一个中国梦,星空间,北京,中国

从Zero 到Hero,星空间,北京,小行星3789

全手工- 2009BCA 青年艺术市集,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8

找自己,民生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市,中国

浅薄不是我的座右铭,星空间,北京,中国

重建,星空间,北京,中国

当代中国设计展,维多利亚港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

BCA 青年艺术市集:来自60 位青年艺术家的新年礼物,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中国

2007

果冻时代,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出街展,COCOPARK 广场,深圳,中国

绿校第二次年展,星空间,北京,中国

2006

绿校和朋友们,现在画廊,北京,中国

打眼,西五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饥饿的艺术家,西五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坏孩子的天空,星空间,北京,中国

绿校年展,星空间,北京,中国

2005

下一站:卡通吗?,星空间,北京,中国;何香凝美术馆,深圳,小行星3789

大声展,OCT 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信泰富广场上海市;幸福村艺术中心,北京市,中国

一卡通,顶层空间,北京,中国

漫画

2011

作品《时间》发表于意大利杂志《Canicola Bambini》

作品《石头》发表于国内杂志《SC》第4 期

2010

作品《呼呼呼》发表于瑞士杂志《Bile noire》第18 期

作品《小穗的夏天》发表于瑞士杂志《STRAPAZIN》

作品《分开》发表于《SURFACE》别册《PEN》创刊号

2009

作品《呼呼呼》发表于国内杂志《SC》第3 期

作品《呼呼呼》发表于德国杂志《ORANG》第8 期

作品《哈里淘特》发表于意大利杂志《Canicola》第8 期

2008

作品《打工兔》发表于国内杂志《时尚先生》第37期

2007

作品《泰山饭店》发表于国内杂志《SC》第2 期

2006

作品《一颗心》发表于《慢慢快活》和德国杂志《ORANG》第6 期

作品《小蚂蚁》发表于意大利漫画杂志《Canicola》第4 期

2005

作品《懒虫》发表于德国漫画杂志《ORANG》第5 期

2004

作品《谎言》发表于国内杂志《SC》创刊号

出版

2011

《小穗的夏天》,星空间,北京市,中国

2010

《大象的梦》,Canicola,意大利

2008

《烟囱》,星空间,北京,中国

《像素屁》,星空间,北京,中国

《汽水小店》,星空间,北京,中国

《找自己》,星空间,北京,中国

2006

坏孩子的天空》,星空间,北京,中国

2005

《下一站,卡通吗》,星空间,北京,中国

收藏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

参考资料

烟囱:漫画可以慢悠悠的.新茶锋潮.20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