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徽
杜建徽(864—950年),字延光,五代新城(今杭州市富阳区)人。杜稜幼子。
杜建徽少年从军,随父归附钱镠,累战有功,在军中号为钱俶,从灭董昌,助平武勇都之乱,又在苏州之战中大败淮南军,辅佐钱建立吴越,由武安都都将、两浙行军司马累升至吴越国丞相。他历仕武肃王钱镠、钱元瓘钱元、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倧、忠懿王钱弘俶五代十国吴越王,官至泾源昭化诸军节度使、丞相兼中书令,封郧国公。
刘承祐三年(950年),杜建徽病逝,终年八十八岁,追赠太师,谥号威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建徽的父亲杜稜在唐末与董昌、钱镠等一同训练杭州市诸县乡兵,组建杭州八都兵,任新城县武安都都将。他本与钱镠同为八都都将,但在钱镠升任杭州刺史后,认为钱镠能成大事,遂奉其为主。
杜建徽少年时便有“强勇”(指顽强勇敢)之名,从军之初本无事奉他人之意,及随父归附钱镠,乃倾心事之。他累从征战,以骁悍著称,临敌则单衣入阵,所向有功,军中号为“虎子”。
累战有功
光启三年(887年),杜棱率军攻取常州,被钱镠任命为常州制置使。当时,杜陵将麾下兵马交付给三个儿子统领。杜建思负责治内,杜建徽负责御外,杜建孚则“往来经度其间”。兄弟三人皆以武艺著称。后来,杜建徽又接任杜稜的武安都都将一职。他治军严整,对杜棱定下的制度一无所改,因而甚得称道。
龙纪元年(889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遣军袭破常州,擒获杜棱。杜建徽当时曾自新城率部驰援,但尚未到达常州便得知城池已被淮南军攻破,只得返回新城。而杜棱不久便被杨行密释放,得以返回杭州市。
干宁二年(895年),董昌在越州(治今绍兴市)称帝,建立大越罗平国。钱镠遂出兵讨伐董昌。杜建徽亦从征,在战斗中被流矢射穿左肩,犹自挥军力战。钱镠最终于次年(896年)五月讨平董昌,兼并了浙东地区,不久便被朝廷授为镇海军、镇东军两镇节度使,成为两浙一带最大的割据势力。
天复二年(902年),武勇都左右指挥使徐、许再思趁钱镠出巡衣锦军,起兵叛乱,攻打杭州内城。杜建徽率武安都自新城驰援杭州,并破坏了叛军焚毁内城北门的计划,大挫叛军士气。钱镠不久亦由衣锦军潜入内城,命杜建徽及马绰、王荣等分屯各门。当时曾有人劝钱镠放弃杭州市,渡江退守越州。杜建徽按剑而起,厉声呵斥道:“事若不济,大不了同死于此,岂能弃城东渡。”后来,钱镠在杜建徽和顾全武的建议下,向杨行密寻求援助,最终平定了武勇都之乱。
助建吴越
天复三年(903年),睦州刺史陈询叛乱。杜建徽因与陈询是儿女亲家,也受到钱镠的怀疑,但他却表示:“陈询忘恩负义,自取灭亡,我与他既是姻亲,理当受到怀疑。我曾多次致书劝告,待破城之日得到我的书信,自能证明我的清白。”不久陈询的属吏投奔钱镠,献上了杜建徽的书信。钱镠见信中皆是劝诫之辞,方才消除了疑虑。但杜建徽因与兄长杜建思不和,又被杜建思趁机诬告谋反,称其私藏兵器。钱镠疑心又起,派人前去搜查。杜建徽坦然自若,仍凭使者搜查。使者一直搜到内室,结果一无所获。钱镠由此对杜建徽愈加信重,以其为浙东地区营田副使、常州刺史,并在城南为他建造府邸。
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称帝。钱镠向后梁称臣,被封为吴越王,建立吴越。朱温为了拉拢钱镠以牵制淮南势力(吴国),还让钱镠兼任淮南节度使。吴国因此出兵两浙,命周本、吕师造围攻苏州市。杜建徽于天宝二年(909年)四月与钱镖、何逢、司马福等率军援救苏州,与苏州守军内外合击,大败吴军,擒获何朗、闾丘直等将领三十余人,缴获战舰二百余艘,打得周本、吕师造连夜遁逃。他们随后乘胜追击,在黄天荡再次大破吴军。
天宝十六年(923年),钱镠进封吴越国王,他改府署为朝廷,设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礼制皆依皇帝规格。杜建徽由两府行军司马被拜为左丞相。当时,钱镠每有朝会,都会盛赞杜建徽:“我今日能居此位,皆是杜丞相的功劳。”
晚年及病逝
杜建徽在钱镠死后,又历仕钱元瓘、钱弘佐、钱倧、钱俶四代吴越王,累官至国子祭酒、泾源昭化诸军节度使、丞相兼中书令,封郧国公。他在世之时,子弟孙侄多连姻公室(即钱氏一族),高官显贵更是充溢门庭,被誉为“有国以来,莫比其盛”。
刘承祐三年(950年),杜建徽病逝,终年八十八岁,追赠太师,谥号威烈。
主要影响
杜建徽历仕钱镠、钱元瓘、钱弘佐、钱弘、钱弘俶五代十国吴越王,为两浙钱皇后割据政权的形成及吴越政权的建立、发展立下了功勋,主要有:
轶事典故
少年大志
杜建徽少年时曾在山墅之中私署军州押牙,被乡里告知杜稜,遭到杜稜的叱责。他却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又何止做一军事押牙。”
老而益壮
杜建徽至老犹能骑射,八十余岁仍在广场击鞠,兴酣之际竟有早年所中的箭镞自臂中飞出,“时人壮之”。
人物简介
少强勇,有大志。及长,从父于军中。唐中和年间,杜稜任常州制置使,乃以东安兵属建徽。杨行密来攻,杜建徽率部驰救,未及境而城已下。杜稜见其部伍整饬,甚器重之。每从征战,杜建徽单衣入阵,所向披靡,因有“钱俶”之称。天复二年(902年),淮南降将徐绾叛乱,进逼杭州市。杜建徽自新城入援。徐绾据城焚木拒之,杜建徽命士卒持火钩钩木,越城而入,敌军大溃。次年,睦州刺史陈询起兵叛钱镠。杜建徽系陈姻亲,钱镠颇具戒心,使马绰窥其意向。杜建徽以为“陈氏自属背义,而向结姻娅,见疑固当。但已致书劝谕,日后方明我心耳。”及陈询兵败,其属吏持杜建徽致询之书来降。钱镠阅书不胜嘉叹。钱镠为吴越王后,拜杜建徽为丞相,封郧国公。建徽年逾八十,尚能骑射。尝于广场中击球,兴酣,前中箭镞竟从臂中飞出,人皆壮之。卒后,赠太师,谥威烈。
历史评价
罗隐:天下之无事也,吾乡则有河间凌准宗一、阳吴降下已、汝南袁不约还朴以文学进;天下之有事也,吾乡则有太师建徽伯仲及诸将佐以武艺称。岂文武之柄,倚伏而然也。(《东安镇新筑罗城记碑》)
钱镠:今日窃一方,杜丞相力也。
作品欣赏
【自叙】
杜建徽
中剑耳缺,被箭射过。为将须有胆,有胆即无贾。
人际关系
父亲:杜稜,官至两浙诸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润州刺史,后因杜建徽显贵而追赠太师。
女儿:杜氏,嫁忠献王钱弘佐。
孙子:杜昭达,钱弘佐在位时任内牙都监使,后因罪被诛杀。
史料索引
《十国春秋·卷八十四·吴越八》
《九国志·卷五》
《吴越备史·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