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喜马拉雅天梯

喜马拉雅天梯

《喜马拉雅天梯》,是一部由萧寒梁君健联合执导,索朗多吉、普布顿珠、格桑央宗等主演的纪录片,于2015年10月16日上映。该片讲述了一群西藏登山学校藏族年轻人,经过培训成为高山向导,并最终成功登上喜马拉雅山脉顶峰的故事。

剧情简介

建于1899年的上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当打扰她,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出色高山向导。

这所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两个县招生,目的是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他们将在每年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大本营到8400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高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09年,雷建军作为摄影师跟随一个剧组去西藏拍摄登山专题片,那是他第二次看见珠峰。在从拉萨市出发到珠峰的路上,雷建军遇到了西藏登山学校的一名叫做次培的年轻学员,次培把一沓藏传佛经交给他,托付雷建军把经书带给他的父亲。原来,次培的父亲是绒布德寺唯一的喇嘛,绒布德寺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位于珠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有缘的是,次培所就读的学校,就是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该所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定日县聂拉木县招生,目的是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导演梁君健和雷建军一致认为,这两代人的关系,不仅体现现代化的拉萨市与日喀则乡村的关联,还显示了西藏自治区的传统与未来的关联。这一故事,成了纪录片最初的剧情构想。

拍摄过程

2013年9月底,纪录片开始正式拍摄。

2013年12月,主创团队进入位于拉萨的登山学校拍摄。

2014年的登山季,摄影团队把镜头对准了珠峰绒布德寺的僧人。

制作团队

该片由萧寒、梁君健两名纪录片导演联合执导、凭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获得金马奖的法国剪辑师马修历时一年完成剪辑、制作团队Mr.Fantastic(神奇先生)担纲音乐制作藏族摄影师扎西旺加担当摄影指导。

花絮

该片在拍摄高山镜头的两个月时间里,工作人员平均减重15斤。

该片是第一次将摄影脚架带上珠峰峰顶。

该片是第一次在海拔7000米以上高度进行特殊摄影

该片是第一次将飞行器带上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完成航拍摄影。

制作发行

上映信息

发行信息

影片评价

在《喜马拉雅天梯》中,“天梯”画面透彻、精美、壮观、奇特,“神奇先生”创作的音乐在悲壮、苍凉中透着坚毅、激越,都显示了纪录片在艺术上的追求和魅力,但由于纪录片的创作初衷与电影的成片要求之间的某些错位,导致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叙事情节的连贯性方面多少有些损失。坦率地说,“天梯”并不完美。但是,其喜马拉雅山脉极限景观之奇特、攀登世界之巅之惊险,特别是对西藏自治区青年和西藏文化原生态记录之生动,都使其具有某种不可替代、不容错过的唯一性。在中国的纪录片历史上,在西藏的影像记录文献中,这种“唯一性”必然会被人们珍惜和记住。(《北京青年报》评)

《喜马拉雅天梯》在情感上是克制的,创作者没有刻意煽动戏剧高潮,却“平淡”完整地保有了主人公们直面信仰的过程献给阿妈的新衣,带上绝顶的经幡,闲聊时关于天葬的讨论,出发前的锅庄,到绒布寺的祈福,攀登过程中的颂经,登顶之后亲吻山巅,都清晰地展现着宗教如何构造着一个民族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腾讯控股娱乐评)

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的动人之处在于真实,片中所有的向导、游客都是真实的。该片所有画面都是来源于现实的一手资料,这是中国第一部拍摄珠峰登顶的纪录片。湛蓝如洗的天空,鲜艳圣洁的经幡,气势磅礴的冰雪山川,景致极美,还带着观众领略西藏自治区当地人的风土人情。(《武汉晚报》评)

参考资料

喜马拉雅天梯的海报.豆瓣电影.2024-09-23

喜马拉雅天梯.豆瓣电影.2024-09-23

10部关于西藏的影片,让你身心一同到西藏!.西藏文旅.2024-09-23

喜马拉雅天梯 (2015).movie.mtime.com.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