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仁化白毛茶

仁化白毛茶

仁化白毛茶,仁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仁化白毛茶是广东省特有的地方名茶,根据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红茶和绿茶。仁化白毛茶古称白茅茶,创制于明代,清嘉庆时已成贡品。仁化白毛茶具有芽头肥硕、茶毫满披、滋味乙二醇、带兰花香味四大特点,白毛茶以清明节前后采收的“清明茶”品质最高,古为朝廷贡品。仁化白毛茶内含物特别丰富,使仁化白毛茶具有浓、醇、鲜、爽、香的品质特征。

2014年09月0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仁化白毛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仁化白毛茶的茶树品种主要是本地茶树经过多年的种植和改良形成的,受仁化县产地环境气侯的影响,茶叶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内含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具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减肥健美,防癌抗病的作用,以香气清幽如兰,滋味鲜爽乙二醇且耐冲泡而著称。

广东省茶科所测定,仁化白毛茶茶多酚含量高,绿茶类≥23%,红茶类≥13%;氨基酸1.98%,叶绿素1.44%,水浸出物38%以上,以及C、B、E、P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常饮能减肥健美,防癌抗病,养颜益寿。

产地环境

仁化县红山镇森林覆盖率达89%,地处高寒山区,辖区内平均海拔500米以上,而且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红山境内,这些对孕育出好茶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里山高雾漫、气候湿润、蒸腾量小、空气中阴离子成分高,使得茶叶枝嫩性强,昼夜温差大及漫射的紫外线特别有利芳香型茶叶的生长。

历史渊源

仁化白毛茶历史悠久,据中国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位研究员主编的《世界茶叶100年》中研究论证:“天宝、五代韶州(后改名为韶关市)的曲江区、仁化等县均已产茶”。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记载:“岭南茶生韶州,其味极佳。韶州生黄茶,产于韶州各县。”

明嘉靖《仁化县志》土产类记载有:“茶类:有乌龙茶黄茶甜茶苦茶”。

清康熙《仁化县志》和清同治《仁化县志》都有记载:“茶有白毛、黄毛两种,黄岭(注:今仁化县红山镇境内之黄岭嶂)山窝产白毛茶,时称白茅茶”;同治韶州府志》卷十一物产篇记载:“鹧鸪茶出西山有白毫,苦涩大寒,消暑解热去积滞”,西山即仁化县董塘镇安岗云龙寺一带地区。据仁化县志记载,早在爱新觉罗·颙琰年间,仁化白毛茶就已成为朝中贡品。

生产情况

建国初期,仁化全县种茶360亩,仅有红山镇烟竹一个茶区,茶叶产量有限。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茶园面积首次突破1万亩。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资金欠缺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全县大部分集体茶场茶园丢荒严重,1998年干茶产量仅达到5000千克

2013年有茶叶面积2.52万亩,年产干茶610吨,其中产“清明茶”上等白毛茶约120吨。

2015年全县拥有茶园面积近2.5万亩,产量预计达2000吨,产值约2亿元。

2022年仁化县红山镇茶园种植面积达1.39万亩,年产商品茶600多吨,销售额5500多万元。

产品荣誉

1992年,仁化白毛茶荣获广东省名茶称号。

1994年,仁化白毛茶评为全国林业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1996年,仁化白毛茶荣获广东名茶称号。

1998年,仁化白毛茶获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名茶推荐产品。

2011年,仁化白毛茶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等。

2014年09月0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仁化白毛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1年12月22日,仁化白毛茶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仁化白毛茶产地范围为仁化县红山镇城口镇、丹霞街道办事处、董塘镇闻韶镇黄坑镇共6个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丹霞1号、丹霞2号。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50米至1200米、坡度≤35度的山地;土壤为黄壤或红壤土,pH值4.4至6.5,土层厚度≥55厘米,有机质含量≥2.2%。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插繁殖的方式进行育苗。

2.茶树种植:

(1)定植时间:2月份至3月份或10月份至12月份。

(2)定植密度:单行种植,密度≤4.5万株/公顷;或双行种植,密度≤5.6万株/公顷。

3.茶树修剪:幼树3次定型修剪,投产茶树则在每年春茶采摘后修剪。

4.土壤管理:每2年对茶园土壤进行一次深耕压绿填埋山青、农家肥等有机肥改良土壤。

5.施肥:每年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3.5吨,化肥≤300千克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1.采摘时间:每年2月底至5月初,9月至11月初。

2.采摘方法:提手采,严禁捋采和抓采。

3.鲜叶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初展,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头蒂、茶果和老叶。

五、加工工艺

1.绿茶加工工艺:

鲜叶→杀青→揉捻→烘干→筛分→包装→产品。

(1)杀青:采用连续滚筒式。

(2)揉捻:轻揉搓条、老叶热揉、嫩叶冷揉。

(3)烘干:毛火烘干控制风口温度115℃至125℃;毛火烘干后将茶叶摊凉至室温,然后进行足火烘干,风口温度90℃至105℃。烘干后茶叶水分含量要求低于7%。

2.红茶加工工艺:

鲜叶→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筛分→包装→产品。

(1)萎凋:叶片失去原有光泽,叶色由鲜绿变成暗绿色,青草气味减退,略显清香时结束萎凋。

(2)揉捻:60分钟至90分钟。待茶汁溢出,茶叶成条率大于90%后停止揉捻。

(3)发酵:室温控制在22℃至28℃之间,相对湿度在90%以上,发酵2小时至6小时。

(4)烘干:毛火烘干控制风口温度115℃至125℃,时间10分钟至15分钟;毛火烘干后将茶叶摊凉至室温,然后进行足火烘干,风口温度90℃至105℃,时间15分钟至20分钟。烘干后茶叶水分含量要求低于6.5%。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绿茶:

(2)红茶:

2.物理化学指标:

(1)绿茶:茶多酚≥23%,氨基酸2%至4.5%,水浸出物≥38%。

(2)红茶:查黄素≥1.1%,氨基酸2%至4.0%,水浸出物≥36%。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仁化白毛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仁化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仁化白毛茶的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参考资料

仁化白毛茶受盛誉,是如何炼成的?.南方网.2018-05-17

红山白毛:古老贡茶 再现辉煌.新浪网.2023-12-08

白毛茶香飘四方 富民增收产业壮——仁化县大力发展白毛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韶关新闻网.2023-12-08

喜讯!仁化白毛茶上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南方+.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