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区
曲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韶关市辖区,地处广东省中北部,:24位于韶关市区南部,介于北纬24°27'~24°52',东经113°11~113°58′之间,全区总面积1620.77平方千米。:24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有湿热和干冷季之分。:252021年末,曲江区户籍人口有31.19万人。境内居住有汉族、瑶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27
曲江区是人类祖先“马坝人”的繁衍生息之地,“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曲江县。2004年5月29日,撤销曲江县,设立曲江区。截至2021年10月31日,曲江区辖1个街道、9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环城路曲江政务服务中心。
曲江区是韶关市的南大门,有湘、粤、赣交通之咽喉之称,:172G4、乐昌—广州高速公路、国道106线贯穿南北,赣韶铁路、赣韶高速横跨东西。也是广东省工业百强县,2021年,曲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49亿元,比2020年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45:59.21:31.34。
名称来历
曲江得名有三种说法:
一说以江流回曲而得名。利水与浈江、武江两条河流汇合后,抱城回曲而流,故名。
二说以古曲江得名。明郭子章在《郡县释名·广东》记载:“汉曲江,武溪水名。在(韶州)府城东,出郴州市临武冈市,经宜章县南流,合水为曲江,故名。”
三说,因东汉末期,该地境内有曲红山(即今韶石山),而一度改称“曲红县”,而古字江红通用,“曲红”当读作“曲江”。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为楚国属地;秦朝时,属南海郡;赵佗立南越国国后,又为南越国属地。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刘彻平定南越,设置曲江县,隶属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省郴州市)管辖。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桂阳郡曲江县受荆州刺史部监察。西汉末年,桂阳郡改称南平郡,属南平郡。东汉初,又属桂阳郡。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桂阳郡南部分设始兴郡(郡治设于曲江县城),隶属荆州始兴郡管辖。
西晋武帝太康(280年~289年)中期,改隶广州市始兴郡管辖;司马炽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州地置长沙郡,曲江县改隶湘州始兴郡管辖。东晋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废湘州,曲江县复归荆州始兴郡。
南朝刘义隆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又改隶广州始兴郡。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复归湘州始兴郡。刘彧泰豫元年(472年),属广兴郡管辖。南齐(479年—502),复属湘州始兴郡。梁承圣(552年~555年)中置东衡州,曲江县隶东衡州始兴郡管辖。
杨坚开皇三年(583年),废始兴郡,曲江县隶属东衡州管辖。隋炀帝大业(605年~618年)年间,将州改为郡,曲江县改隶南海郡管辖。
唐初,改郡为州,曲江县隶属广州市管辖。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番州,曲江县隶番州,未久番州改称东衡州。唐贞观元年(627年),改东衡州称韶关市,曲江县隶属韶州管辖,受岭南道监察。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隶属韶州路管辖。元至顺元年(1330年),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广东道韶州路管辖。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韶州路为韶州府,属韶州府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府,曲江县直隶广东省。民国三年(1914年),复设道,曲江县隶广东省南韶连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北江行政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北江善后委员会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北江绥靖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称北江行政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隶属第三专署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7日,曲江县城解放;同年10月10日,成立曲江县人民政府,隶属广东省北江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领导。1950年1月,属北江专区。1952年3月,曲江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合并成立曲江乳源县,简称曲乳县;同年9月,属粤北行政区。1953年5月,撒销曲乳县,各自恢复原建制。1956年3月,属韶关市专区。1959年1月,撤销曲江县建制。1961年3月,恢复曲江县建制,仍隶韶关专区。1970年,属韶关地区。1977年1月,属韶关市管辖。2004年5月29日,撤销曲江县,设立曲江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曲江区辖1个街道、9个镇:松山街道、马坝镇、大塘镇、枫湾镇、小坑镇、沙溪镇、乌石镇、樟市镇、白土镇、罗坑镇;110个村(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环城路曲江政务服务中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曲江区地处广东省中北部,:24位于韶关市区南部,介于北纬24°27'~24°52',东经113°11~113°58′之间,东邻始兴县,西至乳源瑶族自治县,南接翁源县、英德市,北靠浈江区、武江区、仁化县,全区总面积1620.77平方千米。:24
地形地貌
曲江区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盆地地貌3种形态,:25呈四周高、中间低状态,西南部和东部中山环抱;中部丘陵、盆地交错,海拔多在200米以下,谷底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80~100米之间。位于境西南部的山峰船底顶海拔1587米,是韶关市市城区最高峰。:25山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80.6%,平坝占土地总面积19.4%。主要山峰有石壁坑(海拔870米)、罗矿山(海拔1059米)、仙人嶂(海拔1097米)、七星墩(海拔1300米)、文笔塔(海拔914米)、梅花顶(海拔1384米)、船底顶(海拔1587米)、三磨岌(海拔1296米)、枫岭头(1110米)。
地质
曲江区位于南华准地台湘桂粤海西印支凹陷区,韶关凹褶断束内。北东向构造形迹构成该区构造的骨架,东西向构造横贯全区。区内褶皱发育,均为印支构造阶段的褶皱。属曲仁盆地南部,以北东走向占优势的褶皱构造带。地层发育比较齐全。由老至新依次由上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
气候
曲江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有明显的湿热和干冷季。南北气流交汇颜繁,冬季以吹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吹偏南风为主,春秋偏北风和偏南风互为交替,曲江既具有气温高、热量足、雨量丰,受海洋气候影响的热带性气候特征;又表现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夏温差大,冬季降雨少,在南下的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影响下有短期骤冷和霜冻,春季多低温阴雨天气。:25多年平均温度为20.7℃。一年之中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0.5℃;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9℃;年平均无霜期309天,霜期56天(霜日1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50小时,年平均总辐射111.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总积温7300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21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3天;雨季集中在每年3月至10月,占全年降雨量85%左右。每年4月至6月为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50%。
2021年,曲江区全年降雨量1168.5毫米,比2020年减少32.0%;年均气温21.4℃,晴天天数为237天。
水文
曲江区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区内所有河流均发源于山区,向中部汇合后注入北江。主要河流有北江、马坝水、樟市水、枫湾水等。北江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在曲江区的河段长约45千米,河床宽200~500米,平均流量为471立方米/秒,流经曲江区白土、马坝、乌石、樟市等镇,从大坑口流出进入英德市。马坝水发源于黄茅蟑,流经沙溪镇、马坝镇,在马坝镇龙头寨汇入北江。樟市水发源于船底顶山,流经罗坑镇、樟市,在宣溪水汇入北江,河长42千米。枫湾水发源于旗头山,河长56千米。:271地下水有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和松散岩潜水等类型,水位深埋1.20~7.75米,单位涌水量16升秒米以上。:25
土壤
曲江区士壤主要由水稻土、黄壤、红壤、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潮砂泥土、石质土,共7个士类、2个亚类、30个土属、78个土种构成。以水稻土为主,分布于该区中山、低山的情谷、丘陵和河谷台地。:112-116
自然灾害
曲江区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水、干旱、霜冻、冰雹等。洪水主要发生在4月至7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4年6月9日至17日,连降大雨到大暴雨,8天内降雨565.9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暴涨,23个乡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受灾人口达15万余人,其中1.2万人无家可归,死亡13人,重伤6人,失踪15人。干旱主要是秋旱,1963年夏、秋两季,曲江境域遭受百年罕见大旱灾,全年水稻受旱面积占实插面积的51.5%,受旱面积80%以上的有601个生产队,其中有155个生产队全部失收或基本失收。低温霜冻天气主要发生在12月至次年1月,1975年12月12日~14日,曲江境域降了大雪,之后连续16天霜冻,冬种油菜幼苗大量死亡。冰雹灾害时有发生,1987年5月15日,枫湾、大桥、灵溪、花坪、火山、白土、马坝等7个乡镇遭冰雹和龙卷风袭击,冰雹直径10~20厘米,共有2332户12829人受灾。:271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曲江区共有耕地12992.07公顷;园用地4009.92公顷;林地126355.39公顷;草地1212.98公顷;湿地107.2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157.4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23.7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358.03公顷。
矿产资源
曲江区处于南岭成矿带内,蕴藏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截至2020年末,曲江区共发现各类矿48种;已发现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11种,包括铜、铅、锌、钨、锡、铋、、锑、汞、金、银;稀有及分散元素矿产14种,有、但、铍、锂、、绝、稀土、象、、镉、铊、、、;放射性矿产有;燃料矿产有煤和泥炭土;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耐火黏土、溶剂灰岩、白云岩、硅石、萤石;特种非金属矿产有水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黄铁矿、磷、、正长石;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8种,有水泥大理石、水泥配料黏土、水泥配料砂岩、高岭土、大理岩、花岗石、矽卡岩、彩石。其中铁矿储量在1亿吨以上、占广东省总储量的1/8,铜矿储量名列广东省第一,锑矿储量居广东省第二。:25
生物资源
曲江区有木本植物204科,1563种以上,其中:裸子植物9科,25种以上;双子叶植物纲139科,1183种以上;单子叶植物19科,208种以上;蕨类植物门37科,147种以上;乔木一类有40科,120种以上。植物种类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树,属于国家二级、三级和四级保护的有伯乐树、大看麦娘、南方铁杉、银钟花、秀丽锥等17种,属于省级保护的有黑桫椤,属于珍稀植物的有深山含笑、野含笑、中华锥、南岭锥。:25
曲江区兽类有豪猪、獐、石洋、白面狸、大灵猫、水獭亚科等;鸟类有松鼠鸡、鹧鸪、麻鹏、猴面鸟、长尾雉、鹤、灰胸竹鸡等;鱼类有赤眼鳟、团头鲂、长春蝙、鱼、鳗鲡、大眼鱖、斑罐、大刺辙等;其他的还有金环蛇、眼镜蛇属、百步金钱、石蛤、蚬、蝼蛄科、牛虻、天牛等。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黑麂、黄腹角雉,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鳞甲目、白鹇、黄山短尾猴、虎纹蛙等12种。:25
环境
2020年,曲江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47天,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3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96.5%。:25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末,曲江区户籍人口有31.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3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2.28%;常住人口有29.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82万人,城镇化率61.31%;全年出生人口0.26万人,出生率为8.22‰;死亡人口0.11万人,死亡率为3.68‰。
民族构成
截至2020年末,曲江区居住了汉族、瑶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伺族、土家族、黎族、京族、彝族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其中世代定居曲江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瑶族。:27
经济
综述
曲江区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是广东省省工业百强县,境内有宝武集团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韶关粤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广东省大型工业企业。截至2022年7月,境内的曲江经济开发区粤北地区规划面积最大的广东省级开发区。
2021年,曲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49亿元,比2020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3亿元、增长17.4%,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5.4%;第二产业增加值131.74亿元,增长12.7%,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1.6%;第三产业增加值69.72亿元、增长7.8%,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3.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612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20年的10.1:57.0:32.9调整为9.45:59.21:31.34。
第一产业
曲江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茶叶等;农产品有马坝油粘、沙田柚、火山粉葛、白水蜜桃、罗坑茶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272
2021年,曲江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20亿元,比2020年增长21.2%。其中,农业增长8.7%,林业增长7.5%,畜牧业增长39.6%,渔业增长1.9%;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64万亩,比2020年增加0.22万亩;甘蔗种植面积0.24万亩,减少298亩;油料种植面积4.68万亩,减少0.3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5.15万亩,减少0.41万亩。全年肉类产量4.09万吨,比2020年增长35.1%。
第二产业
曲江区是广东省重点工业生产基地,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冶金、电力、机械、煤炭、建材、化工、轻工、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
2021年,曲江区规上工业产值为639.86亿元,比2020年增长38.1%;年末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个;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2020年增长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比2020年回落0.8个百分点;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2020年增长60.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比2020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1年,曲江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11.28亿元,比2020年增长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7亿元,增长14.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8.6%;金融业增加值6.87亿元,增长7.1%;房地产业增加值11.08亿元,增长2.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8亿元,比2020年下降0.7%。
人文
综述
曲江区文化底蕴深厚,是13万年前人类祖先“马坝人”繁衍生息之地,是3000一6000多年前“石峡文化”的发样地,是华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播篮之一,是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219
饮食习俗
曲江区居民有喝米酒(农村称黄酒)的习惯,常以黄酒水煮鸡蛋、煮油糍待客,妇女产期常喝黄酒。饭后饮茶为该地习俗。另外逢年过节,农村喜食糍粑;清明节做艾糍、端午节裹粽子、六月初六尝新节做粘米糍(又称蕉叶糍)、七月半包叶子糍、中秋节打米饼、寒衣节做牛糍、冬至春白糍、春节炸油糍、糖环等。冬季时,农户家家晒冬粉、清化粉,做糯米酒,晒腊肉、腊肠、腊鸭、鱼干。曲江区居民还喜食狗肉、蛇肉。有腌制酸菜、咸萝卜、酸笋、腐乳、豆豉、鲜辣酱的习惯。:897
宗教
曲江区宗教主要有佛教和基督教两大教。至2021年末,曲江区有宗教活动场所3个,佛教寺院有韶关南华禅寺和月华寺;有基督教聚会点1处。佛教宗教场所主要以南华禅寺为主。:27
方言
曲江区语言状况复杂,有客家话、粤语(白话)、虱婆声、连滩话、瑶族勉语等方言。客家话流行于该区绝大部分地区。:27客家话总体上与乳源瑶族自治县、乐昌市、仁化县、英德市的客家话较为接近,与南雄市、始兴县、翁源县的客家话差异稍大。虱婆声是一种系属不明的方言土语,学者称其为韶关市土话,而使用此方言的村民则自称虱婆声。主要流行于该区北江两岸地势平缓的水稻及经济作物种植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末,曲江区有完全小学共19所;初中阶段学校12所;高中阶段学校2所;中等技术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51所。主要学校有曲江中学、曲江区第一中学、韶钢第一中学;:192-193其中,曲江区第一中学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2021年末,曲江区各类学校有专任教师共3537人,其中学前教育713人,小学教育1422人,初中教育856人,高中教育396人,特殊教育14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136人;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387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20年,曲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5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4项,区级10项。:216南华诞庙会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打击乐“十点梅花”列入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22020年,曲江区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7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3处、市级29处;可移动文物5238件。:215其中石峡遗址、韶关南华禅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21年末,曲江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9万册;有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其中曲江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曲江区文化馆为国家二级文化馆,曲江区博物馆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16
2021年末,曲江区全区共有体育场地710个,体育场地总面积共7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4平方米。主要体育场馆有曲江区体育馆、曲江区马鞍山田径场、曲江区游泳池、曲江区江畔全民健身广场等。:225
医疗卫生
2021年末,曲江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7个;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其中,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为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21年末,曲江区医疗卫生床位有157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0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40人,注册护士873人;有乡镇卫生院10个(含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252张,卫生技术人员495人,乡村医疗点87个。
社会保障
2021年,曲江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98万人,比2020年增长11.2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24万人,减少0.1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7.81万人,增加1.46万人;年末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待遇的离、退休人员1.84万人;全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收入5.68亿元,年末累计结余-2.98亿元;全区医疗、生育保险基金收入3.44亿元、比2020年增长23.89%,年末累计结余12.43亿元、增长19.85%;年末城乡居民享受低保人数3680人;年末有敬老院9所、床位数452张、在院人数177人;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数166张、在院人数141人。
交通
综述
曲江区是韶关市的南大门,有湘、粤、赣交通之咽喉之称,形成以“三铁三高一航”(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赣韶铁路、G4公路、韶赣高速、乐昌—广州高速公路公路、北江航道)为骨架,国、省道和县乡道为经络的交通运输网络。:172
公路
截至2021年末,曲江区公路通车里程有1711.7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8.53千米,一级公路41.51千米、二级公路77.46千米。曲江区有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国道106线贯穿南北,赣韶高速横跨东西。
铁路
曲江区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赣韶铁路。
航运
曲江区有三级航道北江航道。至2020年底,全区港口有生产泊位12个,港口吞吐量303.9604万吨,北江曲江段航道长38千米。:172-173
景区
综述
截至2022年6月30日,曲江区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6家,其中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4家。
主要景区
韶关市曹溪温泉假日度假村位于曲江区南华寺向北2千米处。该景区始建于1999年,2001年正式对外营业,200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温泉区内三面环水,设置七个功能区,分别是药浴区、游泳池、健身按摩区、流瀑布区、百花温泉区、儿童池、蒸气房等。
韶关市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景区位于曲江区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内。2014年10月26日开业,201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以以“禅”文化为主题,集禅修养生、温泉度假、休闲旅游、绿色饮食、健康娱乐于一体。
韶关市马坝人遗址景区位于曲江区马坝镇西南3千米处狮子岩。2014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从2015年起,该景区免费对社会开放。
人物
荣誉
1995年,曲江区被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县”。
2020年12月,曲江区被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军区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曲江区概况 - 韶关市曲江区门户网站.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2-11-20
广东省(粤)·韶关市-曲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1-20
曲江区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2-11-20
曲江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2-11-21
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_A级景区_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1-21
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1-20
曲江概况(2022年) - 韶关市曲江区门户网站.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2-11-20
建置沿革.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2-11-20
广东区县工业百强榜发布:珠三角地区独占前十_南方plus_南方+.南方+.2022-11-21
曲江区.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1-20
自然环境 .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2-11-20
韶关市曲江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韶关市曲江区自然资源局.2022-11-21
方言.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2-11-20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名单.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22-11-2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2-11-21
医院简介.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官网.2022-11-21
曹溪温泉度假村.韶关市人民政府.2022-11-21
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 .韶关市人民政府.2022-11-21
在曲江,有一种回忆叫「马坝人遗址公园」.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2-11-21
曲江区2021年A级旅游景区介绍 .韶关市人民政府.2022-11-21
文化建设- 韶关市曲江区门户网站.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2022-11-21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军区关于命名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表彰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