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里弄住宅

里弄住宅

里弄住宅最早在上海租界出现,随后扩展至天津市、汉口、南京等大城市。它是房地产商开发的商品性住宅,具有联排式毗连的紧凑式布局,同时保留了传统三合院楼房的格局。这种住宅不仅实现了高密度,而且提供了较大面积和多个房间,适合大家庭居住。内部布局延续了传统起居习惯,迎合了新兴富裕家庭的需求。

建筑特色

里弄住宅的设计反映了本土住宅为了适应近代城市生活而发生的转变。它们通常由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作为商品出售或出租。这些住宅采用了联排式毗连的紧凑式布局,单体建筑仍然保持着浓缩的三合院楼房格局。这样的设计既能实现高密度,又能提供较大的面积和更多的房间,非常适合几代同堂的家庭居住。内部布局的特点是高墙围合的带内天井的内向布局,这延续了传统起居的习惯,同时也满足了当时刚搬离旧式民居的富裕家庭的需求。

文化影响

上海市的里弄文化是中国江南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这些小巷道被上海人亲切地称为“弄堂”。弄堂不仅是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场所,也是他们创造独特文化的地方。尽管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叫法,但弄堂之所以能够像北京的胡同一样闻名世界,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出现了大量的里弄住宅。

类型分类

广式里弄

广式里弄是一种从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衍生出来的住宅类型。它的平面为单开间,高度为两层。这类住宅最初大多居住着广东籍居民和日本侨民,因此得名。广式里弄早期主要分布在沪东地区,其中八埭头是广式里弄的一个典型例子。

新式石库门里弄

新式石库门里弄是对原有三间二厢住宅的改进,形成了单开间、双开间或两间一厢的结构。这种住宅使用砖承重墙取代了传统的立贴式结构,外形上不再采用马头墙等装饰,石库门门框也多用斩假石等人工材料代替石料。墙面多为清水砖墙,门楣等处使用石发券,上部建造希腊式或罗马式的门罩。里弄的规模也有所扩大,有些甚至占据了整个街坊。

新式里弄

随着新式石库门里弄的发展,新式里弄应运而生。在这种类型的里弄中,石库门住宅形式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或半开放的绿化庭院。新式里弄在外形上更倾向于西方建筑样式,而不是中国传统样式。设施更加完善,分布范围也逐渐从市区东部扩展到西部。

花园式里弄

花园式里弄是在新式里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这种住宅由长条式转变为半独立式,注重建筑之间的环境绿化,室内外布局和外观接近独立式私人住宅,风格多样,常见的是西班牙式或现代式。

公寓式里弄

一些花园式里弄并非每户独栋,而是类似公寓,每层都有一个或几个不同规格的单元,这种花园弄堂被称为“公寓式里弄”。

相关著作

王绍周和陈志敏合著的《里弄建筑》详细介绍了里弄建筑的起源、演变、类型特征、设计处理、结构特点、空间利用以及更新改造等方面的内容。陈丹燕的作品《上海的弄堂》则通过描绘上海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弄堂生活的“安详”和“实在”,表达了作者对弄堂生活情趣及其背后文化的欣赏之情。

参考资料

里弄、新村、大计划与蒙太奇,上海现代生活的四个片段.知乎.2024-10-23

近代居住建筑丨近代上海产业型里弄街区住宅室内特征研究 .搜狐网.2024-10-23

没有了里弄,上海将成为一座失忆的城.澎湃新闻.2024-10-23

中国城市居住史上的重要角色——里弄住宅.腾讯网.2024-10-23

上海弄堂的历史——时代变迁的产物.搜狐网.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