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浐灞长歌

浐灞长歌

《长歌》是一部由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浐灞生态区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5集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历时三年制作完成。

节目介绍

《浐灞长歌》本系列纪录片一共五集,每集35分钟。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隆重献映。

首播时间:2014年5月3日首播;每周一至周日 22:00

重播时间:次日上午06:00 下午13:45

《浐灞长歌》 凭借收视于2014年9月2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连续重播,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制作剧组

中 文 名:浐灞长歌

出品单位: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

联合摄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

播出单位: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制作单位:中视凤凰天下(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出品单位:北京中视星闻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总 导 演:宋一丹

制片地区:中国

作 曲:徐鲤

独 唱:韩磊

演 奏:中国爱乐乐团

合 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上映时间:2014年5月3日

分集片名

《万古长河》

《灞水一方》

《大汉漕渠》

《生生不息》

《千年守望》

主题篇引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文化和历史之源。

古语讲“八水绕长安”,这八水分别指的是西安市的(渭、泾、、涝、潏、、浐、灞八条河流),渭河平原沃野千里,就得益于这些河流。

浐河灞河发源于秦岭,流经陕西省西安市东,注入渭河

灞河从上游往下游走,其长度不过100公里的河流。可它竟浓缩了中国100万年的历史画卷。灞河源头,是著名的蓝田人栖息的地方,沿着灞河顺流而下,中国文明的每一段历史,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了各自存在的证据。

开篇介绍

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已于2014年5月3日,播出5集大型纪录片《浐灞长歌》,本片再现了西安市八水之一的(浐河、灞河)这两条灌溉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前世今生,再现了我们民族的一段尘封已久的足迹,并在用影像来进一步探索“浐河与灞河”无限魅力的过程中,触摸到了中华文明之根。

这是一次人类心灵与河流的对话.....

这是一次探寻陕西浐灞流域的全新之旅.....

这是一次发现陕西浐灞文明的全新尝试.....

这是一部“浐灞长歌”的视觉呈现.....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它最大的支流是渭河,这里而渭河的最大水源则是灞河浐河,这两条长度不过100公里的河流,却浓缩了中国100多万年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通过影片去发现“西安浐灞生态区”它所处在的流域,探索它的未来,关注它的现 在。”

灞河发源于蓝田县灞源镇,原名滋水,春秋时期秦穆公为了炫耀其霸业,改名为灞河。与浐河汇合,流入渭河,全长109公里,绕西安市之东,是东西交通必经之地。

唐在此地设驿站,亲友出行多在这里折柳送行。沿河岸遍植柳树,春天柳絮纷飞如雪,“灞桥遗址”成为 长安八景之一。

分集介绍

第一集万古长河

灞河,这条长度不过100公里的河流,浓缩了中国100多万年的历史画卷。

灞河东岸的新街遗址部落的居民,创造出了中国最早加工过的蓝田玉、第一头驯化的马匹、第一块烧制的砖,而这一切为何却在4500年前突然消失。

是人为原因,还是自然的伟力,在瞬间毁掉了如此高超的部落文明呢?考古学家试图揭秘这个拥有超前智慧的部落的消失之谜。

第二集灞水一方

灞河岸边的小村庄,出现一座奇怪的唐代古墓。墓葬规制与墓中出土的文物等级十分不符。墓室墙壁上还绘有两层壁画。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座合葬墓,而且其中一位墓主身份地位非同寻常。最终墓制揭晓谜底。本期节目将带您一起走进这位神秘墓主的一生,见证大唐的博大开放。

第三集大汉漕渠

数场暴雨过后,在灞河下游的东岸边突然惊现十来个巨大的木箱、大片黑色柱状物,这让考古专家联想到汉代传说中的超级工程。这一消失了的超级工程真的存在过吗?细细的柳条又是如何“抵御”千军万马的呢?本集讲述考古专家如何一步步再现两千年前的水利工程遗迹。

第四集生生不息

白鹿原上村民修建蓄水池时,发现“怪兽”颅骨。专家前来考察,不料发生塌方。逃过生死劫,终于确定“怪兽”头骨是大熊猫的头骨。然而大熊猫的头骨为何出现在白鹿原上?它与仅有两百米之远的汉代薄太后陵又有什么关系?本期节目将为您讲述一段两千年前,鲜为人知的人与大熊猫的故事。

第五集千年守望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中国古代大文豪都曾经不吝美词,赞颂过隋唐古灞桥。随着村民在灞河河道中偶然挖出一块石头,这座古桥得以重现人间。但很快,随着一场暴雨,它又消失地无影无踪。

十年后,又是暴雨倾盆,灞河河道中再一次出现巨大石块,这会不会就是十多年前被大水淹没的古灞桥遗迹?本期节目将带您一起探访这座神秘又充满人文气息的隋唐古灞桥。

业内翘楚

节目特色

《浐灞长歌》刷新了多项国内拍摄纪录片的纪录,也创造了业内许多“第一”。

首先,这是国内第一次历时三年时间,拍摄的一部关于西安市八水之中著名的“浐河灞河的”纪录片。

摄制组50余位工作人员,也曾担任过《中国之路》﹑《大国崛起》﹑《森林之歌》﹑《迁徙的人》﹑《澳门岁月》﹑《大长庆》﹑《寻找迷失的宝藏》﹑《大三峡》﹑《千年菩提路》等大型纪录片的主创,堪称国内顶尖的制作团队,《浐灞长歌》导演组历时3年奔赴国内外多地,采访那些来自考古、历史、地理、水利、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先后到英国法国,北京,西安,浐河,灞河流域,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世博园,汉中市宝鸡市等外景地现场拍摄,行程两万多公里,寻访了大量的人物线索,历经3年真实纪录了“西安八水”之中著名的浐河、灞河两大水系千百年来的璀璨文明。

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五集纪录片的拍摄访谈,得到了各位学者们尽心竭力的支持。

整理出的大量历史学资料以及访谈记录足有100万字之多,工作量可想而知。

《浐灞长歌》还第一次在纪录片中尝试以全新的考古新发现角度来诠释浐灞两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片亮点

总导演组宋一丹说,为了力求本片的高品质还专程邀请了国内著名资深歌手(荣获“我是歌手冠军歌王”的萌叔——韩磊)为本片献唱主题歌,特邀影视演员——(杨童舒尹国华)出演本片重要角色,参与本片创作的人数之多、投入拍摄时间的精力之长,也都在国内同类题材的拍摄中少见。

节目通过具体可视的物体和言之有物的真实镜头,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怎样改变历史走向的,让我们用影像真实纪录浐灞流域千百年来的足迹,呈现给我们广大观众的一次视觉盛宴与心灵震撼。

同时,也让我们用影像的魅力去真实感受“西安浐灞生态区”在浐灞流域谱写的传奇,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本片,让人们能够了解,之所以在浐灞流域有如此多的全新发现,不得不说浐灞这个地方有太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去探索,由此让我们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生态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需要,人与水之间,人与城市之间真正的关系有多么的重要。

主题曲

浐灞楼船渡 ——

风烟函谷路 ——

蓝田县问沧桑 ——

半坡拜先祖 ——

浐灞楼船渡 ——

风烟函谷路 ——

蓝天问沧桑 ——

半坡拜先祖 ——

汉唐古今意 ——

风雪灞岸柳 ——

映竹映山无尽头,

唯见浐灞万古流。

汉唐古今意,

风雪灞岸柳。

映竹映松无尽头,

唯见浐灞万古流。

总导演

担纲《浐灞长歌》制片人总导演的宋一丹,曾担执导过中国中央电视台多部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大长庆》﹑《中国之路》﹑《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唐代《树下仕女图》﹑《西汉鎏金铜马》﹑《彬县大佛》﹑《神奇的泉》等多部大型纪录片等,对中央电视台重大题材的把握有一定的丰富经验。

导演近十余年来与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频道,四套中文国际频道,9套纪录频道,10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多年战略合作,期间负责香港凤凰卫视中国业务(广告)发展及合作部运营总监,全媒体战略发展、影视纪录片投资、媒介资源的管理决策,为了更好的将权威资源得以高品质呈现,旗下(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凤凰天下(北京)投资有限公司、陕西中视凤凰国际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中视星闻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曾多次成功投资运营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大长庆》、《中国之路》、《浐灞长歌》、策划多期电视专题、中央电视台电视广告发布等国内外广受赞誉的高品质作品。

中央电视台5集高清大型纪录片《大长庆》制片人、总导演

中央电视台5集高清大型纪录片《浐灞长歌》制片人、总导演

专家学者评价

凤凰网5月21日)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畅广元等专家学者与《浐灞长歌》总导演宋一丹及媒体代表,相关文化宣传部门负责人汇聚一堂,就2014年5月3日至7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连续5天播出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浐灞长歌》进行了研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也对《浐灞长歌》的文化意义和浐灞生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著名学者肖云儒评价该片“犹如一扇门,打开了浐灞,触及了浐灞的灵魂。”

纪录片以近年来浐灞河流域新发现的考古遗迹为主线,

通过层层悬念的破解,探索几千年甚至一百多万年来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重温了西安市八水中的浐河灞河这两条灌溉了数千年中华文明河流的前世今生,再现了作为中华黄河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浐灞流域的文明印记。片中穿插展现了现代浐灞生态区的绿色发展成果,同时也展示了美丽陕西省和“八水润西安”的美好景象。该片采用高清画面与优质环绕声完美结合,充分再现了西安“八水”中著名的浐、灞两条灌溉了数千年中华文明河流的前世今生,用影像再现浐灞地区生态文明的足迹,在探索“浐河与灞河”无限魅力的过程中,再现中华文明之根。

《浐灞长歌》播出之后,其恢弘的气势,精美的画面,巧妙的编排,吸引了广大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好评如潮。据统计,《浐灞长歌》播出期间,每天有3000万人收看。多家中央省市级媒体聚焦《浐灞长歌》中国中央电视台热播情况,其网络阅读量和评论达到空前的新高,《浐灞长歌》百度搜索量达58000余条。

亮相央视展示陕西

《浐灞长歌》再现了浐灞文明的足迹。

西部网讯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浐灞生态区联合中央电视台,历时三年联合推出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浐灞长歌》,将于2014年5月3日至7日每晚黄金时间22点整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陕西浐河与灞河发源于秦岭,流经西安市东,注入渭河。灞河从上游往下游走,其长度不过100公里,可它浓缩了中国100万年的历史画卷。节目通过具体可视的物体和言之有物的镜头,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怎样改变历史走向的,用影像真实纪录浐灞流域千百年来的足迹,呈现给广大观众一次视觉盛宴与心灵震撼。

总导演宋一丹介绍说,《浐灞长歌》系列纪录片采用高清画面与优质环绕声完美结合,充分再现了西安八水中的浐河、灞河这两条灌溉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前世今生再现了浐灞文明的足迹,用影像来进一步探索“浐河与灞河”无限魅力的过程中,再现了中华文明之根。

记录片以近些年来浐灞河流域新发现的考古遗迹为主线,通过层层悬念的破解,探索几千年甚至一百多万年来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同时片中穿插展现了现代浐灞生态区的绿色发展成果,同时也展示了美丽陕西省和“八水润西安”的美好景象。

新的高度

宋导认为,新时代的纪录片可以拥有另一种品质。对于广大的世界万物,纪录片会成为最值得珍藏的深远的宝藏!这应该才是纪录片导演的职责,和当下众多浮躁潦草的影视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浐灞长歌》这部真实的电视纪录片是一个新的高度,浐灞两河流域的精彩将长久横亘于古今过往的时空中屹立不倒!从这个角度渗透,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观众或多或少可以带着理想去理解一部纪录片的意义

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曾经说过,鸟儿并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而飞,飞翔是让它们觉得很疲劳的。它们这样的飞翔是为了生命的需要,不是为了娱乐,是一种必需。对宋一丹来说,拍摄纪录片虽然很辛苦,但这是她生命中的一种必需。而毫无疑问,这部打动了无数人的优秀纪录片《浐灞长歌》是她“必需”的产物。

参考资料